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依旧是标杆 高尔夫7“马”到成功

作者:
孟 桐
时间:
2014-12-22 15:00:14

高尔夫在中国开辟了一个新的细分市场,从而奠定了其“一代神车”的地位,但这只是一个开始,一汽-大众全新高尔夫(以下简称高尔夫7)的上市,其产能的释放,都预示着一个新标杆的诞生。

高尔夫7于去年年底在羊城璀璨亮相。它秉承了历代高尔夫车型的设计精髓,以简洁精练的线条勾勒出倍加时尚、动感、硬朗的造型,再度成为了年轻人的最爱。

在走访的几家一汽-大众授权的4S店中不难发现,预订或提车的用户,大都是20-30岁之间的年轻人,有很多客户本来想购买高尔夫6,但是听说高尔夫7要上市后,决定等待。直到去年年底上市,他们才开始正式预订,“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够在春节前提车的重要原因。”一位销售顾问如是说。确实,当年高尔夫6上市之初的火爆预定和“幸福的等待”过程,相信很多消费者都有所耳闻,如今一汽-大众全新高尔夫的上市依然会延续这一现象。


细节改变更具诚意

高尔夫7和高尔夫6有很多相像之处,但当你真正“走近”它的时候你会发现,细节之处的改变真正彰显出高尔夫7独具匠心的设计。外观上,创新的车顶轮廓特征线充分塑造出全新高尔夫的刚劲气质,锋利的锐棱腰线,从视觉上降低了整车的重心。简洁的C柱设计依然保留了高尔夫品牌的经典元素,形如满弓的设计传承了高尔夫历代车型的精髓,与尾部造型交相辉映,更为高尔夫7增加了一抹蓄势待发的动感。首尾呼应的镀铬线条,使外形更加高档精致。

全新的大灯造型与雾灯造型也是备受消费者追捧的,诸多消费者对于这一改变十分喜欢,这一细节的改变使得新高尔夫的前脸更具大气稳重的质感。高尔夫7的整体大灯轮廓更为扁长,在视觉效果上更显硬朗动感的风格。大灯内部的镀铬装饰条与进气格栅及轮眉线条形成呼应,设计的整体感更为强烈。相比于第六代高尔夫而言,全新高尔夫的前雾灯由圆形变为了菱形,镀铬设计也演变为线条的勾勒。从视觉效果上来看,全新高尔夫的菱形雾灯设计,不仅与车身造型融为了一体,更具设计感的时尚效果也从这里散发出来。

当你坐进高尔夫7里,内饰上的改变更是让驾驶者为之心动。高尔夫7在内饰部分采用了大众汽车最新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元素,精致豪华的环抱式中控台设计以驾驶者操作为考虑初衷,方便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操作控制面板,提升了驾驶者的尊贵驾乘感受。高尔夫7所采用的环抱式中控台设计理念,引领了未来大众品牌产品的内饰设计方向,它不仅彰显了以驾驶者坐席为初衷的人性化设计理念,更将未来大众品牌车型内饰设计理念传达出来。

高尔夫7那设计动感十足的方向盘依旧令操控者爱不释手,整体造型一改常规的标准圆形设计,在底端采用了平直线条,最大限度地激发了驾驶者的驾驶欲望。除了设计上的一骑绝尘外,全新高尔夫的方向盘还应用了更多镀铬、黑色亮漆以及真皮包裹,不仅为驾驶员的视觉效果及手部触感做出了提升,更丰富了全新方向盘所带来的豪华尊贵感受。


动力强劲安全随行

高尔夫7全系车型拥有1.6L自然吸气、96千瓦1.4TSI以及110千瓦1.4TSI三种不同动力表现形式的发动机供您选择,并且在5MQ手动变速箱、6TipTronic自动变速箱以及7DSG双离合变速箱的辅佐下,充沛动力与舒适体验从全新高尔夫的“芯”脏输出,令操控者的行车体验更为惬意。

在安全行车方面,高尔夫7的车身不仅采用了正弦曲线激光焊接工艺以及B柱不等厚滚压成型技术,使得全新高尔夫的整车结构强度得到有效提升,在其他方面,更多的越级安全配置同样出现在了全新高尔夫之中。其中,MKE疲劳提醒系统会记录每一个驾驶者在正常状态下的驾车习惯,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在行驶过程中,系统通过众多传感器感知方向、油门、行车轨迹等70多项参数检测驾驶员的注意力水平,如果发现有异常,系统便会及时发出警示声音,提醒驾驶员停车休息。这些安全设计,可以有效预防驾驶过程中的诸多安全隐患。

近日,一汽-大众发布2013年产销业绩,其以刚过50%的产品覆盖率,挑战150万辆年销量目标的战役,不仅完成了既定目标,以终端销量超过160万辆,同比增长17.4%的业绩,取得了新的历史突破。处于产品更换期的第六代高尔夫也有10.18万辆的不俗表现,第六代高尔夫作为欧系A级两厢车的杰出代表,在中国的人气也可见一斑。

同样,作为两厢轿车的标杆,高尔夫7肩负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使命,诸多细节的改变只为追求完美,更多越级配置的增加让驾驶者感受更加舒适。毫无疑问,这款车型将再次成为所处细分市场的标杆。

 

【版权声明】:本文系《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独家稿件,版权为中国商报·汽车导报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商报·汽车导报)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10-63045013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