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销100万辆对于国内车企集团来说是一个坎儿,2013年广汽集团便成为国内第六个跨过这个坎儿的企业。尽管仅从表面上看,这不过是一组“1”和“0”的数字组合,但其背后代表的意义值得思考。
相比国内其他的车企集团,广汽并没有太多积累,也并没有更多的资源可以倚仗,有的只是更为务实、开放的作风,因此广汽的100万辆并不容易,它的商业模式也更值得探讨。事实上,早在多年以前,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就为广汽规划了一个“大”格局,近年来,广汽在合资、合作等方面动作频频,目的便是为了做大,广汽2013年的100万辆虽然比原计划晚了一年,但是这并不妨碍其一路冲击的姿态,2014年有更多新产品规划的广汽将创造新的销量纪录。
以中国为主
从广汽集团2013年的销量数据看,最大的贡献来自于广本和广丰。在2012年受到“钓鱼岛事件”影响的两大日系车企已经全面摆脱这一阴影。
据了解,2013年全年广本累计销量达43.5万辆,同比增长达37.6%,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全年40万辆产销目标。2013年也是广汽本田成立15周年,从9月份开始,广汽本田连续4个月实现单月销量同比增幅超100%。广本各车型中,凌派、第九代雅阁居功至伟。
广汽丰田2013年12月销量2.97万辆,全年累计销量30.31万辆,累计同比增长21.19%。
尽管这两大合资车企实现销量快速增长有宏观环境的关系,但是更为关键的是这两家车企都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了重新布局和调整。
一个例证是广本的凌派。这款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的车型,在一上市就以“诚意十足”的价格撼动了这一级别的市场,而其成功的根本在于它是本田专门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的一款车型。2012年北京车展上广汽本田推出了Concept C概念车,也就是凌派的雏形,其外形充分融入了“中国龙”的元素。因此,当凌派在2013年上市之时,其迅速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
另一个例证是广丰的致炫,这也是一款得以体现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定制”产品。在广汽丰田的对外宣传中,最抢眼的一句便是“广汽丰田首款专为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量身打造的新车”。
今后,两大日系还将延续在这方面的探索,因此,也将尽可能摆脱政治因素的影响。
对于广汽集团来说,2013年取得的成绩并不仅仅是这两大主要板块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广汽集团正在逐步形成日系、欧系、自主“三足鼎立”的局面。
自主成支柱
日前,广汽乘用车公司宣布2013年传祺品牌实现销售8.5万辆。从2011年起步时的1.7万辆,到2012年将近翻番的3.3万辆,再到2013年的销量同比暴增157.6%,自主新军传祺正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速度。
据了解,在2013年的8.5万销量中,SUV车型GS5贡献了6.55万辆,销售占比77%,是名副其实的销售主力;GA3贡献了1.21万辆,大约占比14%。2013年,广汽乘用车公司第一次扭亏为盈,实现利润3.1亿元。
在2013年自主品牌普遍下滑的大势之下,传祺能够实现这一成绩,与其产品定位准确、和经销商共享发展的战略分不开。今后,随着广汽传祺产品线的进一步完善,将实现销量的进一步突破,并逐步成长为广汽集团名副其实的又一支柱。
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透露,传祺2014年的保守销量目标是11.5万辆,挑战性目标是冲刺13.5万辆,其中出口目标为5000辆。按照规划,传祺2014年将有GA3F、GA6、GS6三款新车上市。吴松希望GA3+GA3F这对组合能贡献月均5000辆的销量,这也将大大提升轿车在传祺销量中的占比。
新商业模式
在旗下各板块业务方面各自突破之时,广汽也从集团层面进行了整体规划,并且在一些商业模式上进行了创新,在2013年广州车展上,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曾表示,广汽新品牌将逐步推进服务资源的共享。
据称,广汽集团将率先推进广汽菲亚特、广汽三菱和广汽传祺三个品牌的服务共享。曾庆洪表示:“由于市场保有量有限,如果只是销售网络的建设而没有服务的支撑,销售店也很难支撑生存下去。所以,我们在国内提出全新的销售网络建设模式,展厅和品牌都是独立的,但可以共享后台服务资源。”
三个品牌共享服务资源之后,销售网络布设一个网点相当于服务布设三个网点,三方都互相放开,三家都可以及时为客户提供服务。“对销售商来说可以减少投资,人员共用,共享资源,投资成本降低,对经销商和消费者都是利好。”曾庆洪透露,这一规划已经在包括佛山、广州、长沙等城市开始试点推进。
在国际上,广汽这一模式被称作“超级经销商”,现在广汽从整车企业层面率先突破,在探索新模式的同时,也实现了旗下几个品牌的“整合服务”。
曾经,广州被认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很长的时间内,广州都是开放、创新的代名词,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一象征意义在逐步模糊。随着粤港澳自贸区的申报——据称获批的可能性很大——广东要重新夺回其在改革开放方面的领先地位,在这一大环境之下,广汽集团还有望搭上国企改革的风潮,从体制上再次注入发展活力。
因此,广汽的100万辆只是一个开始,张房有心中的“大广汽”格局才刚刚展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转载请标明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违者中国商报将追究其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10-6304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