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降价年年有 今年格外凶

作者:
安丽敏
时间:
2014-12-22 15:00:30

07022.jpg
    2014
年业已过半,到目前为止,如果算上小改款车型,将近190款新车上市。这就意味着,上半年几乎每天都有一款新车发布。

不过,和新车频频亮相的节奏唱反调的是,卖车却越来越不挣钱,甚至卖豪华车的经销商也开始加入了“亏损阵营”。某德系合资品牌在京的经销商销售经理直率地说:“还能再便宜么?这是我接触到的每个到店的买车顾客都必问的一句,要是人家不砍价,肯定都没打算买。”然后,他愤愤地说,“我真不如人家卖骨灰盒的,买那个的人都不划价。”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出的2014年5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49.3%,比4月再度上升3.0个百分点,接近50%的警戒线。这意味着,国内的经销商经营状况总体上很一般,比上月还略有下滑。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调查对象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的1000多家4S店,涵盖55个汽车品牌。在业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产销统计属于工业统计,即:汽车厂家只要把车卖给经销商,就算实现了销售。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商业库存统计的原则是:计算工厂卖给经销商后尚没有卖给消费者的车辆。一般国际通行的标准是将工业库存和商业库存加在一起,其合理数量是30天至45天之间的销量。由于中国地域广阔,运输周期长,有的经销商商业库存两个月也很正常。

各种数据表明,自2011年起,中国的汽车流通行业发展开始全面放缓,逐渐步入“微增长”时代。德勤发布的《2013德勤中国汽车经销商风险状况调研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汽车经销商的净利润率(销售回报率)维持在2%以下,低于3%的行业标准。

“滞销——压库——降价”的恶性循环来自经销商下游的市场不振,他们上游的生产商其实难脱干系。“压库是万恶之源,尤其豪华车,压一辆就意味着几十万、上百万元的资金被占用。”某日系经销商总经理恨恨地说,很多经销商老总对厂商的每一次产能扩张都会提心吊胆。“库存一上来,无论是抛售还是绷住,无疑是找死和等死的两种选择。”这位经销商老总很无奈。

产能激进扩张,市场业绩增长却持续放缓,导致汽车行业库存过量。一个客观事实是:在购买力和消费者都较为成熟的一线城市由于实施了限购,销量被显著抑制。尽管二三线城市消费需求庞大,却缺乏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据毕马威的调查报告预测,到2016年,中国汽车业的闲置产能还将上升至900万辆。“降价年年有,今年格外凶。”这真是每一个汽车从业者都不愿也不敢看到的现象。(文| 刘葳漪

【版权声明】本文系《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中国商报·汽车导报》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商报·汽车导报)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