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危机下寻水利工程车商机

作者:
李秋
时间:
2014-12-22 15:00:35

08081.jpg
    “持续多日,覆盖河南、山东等12个省区,160万人出现饮水困难,受灾面积达5800多万亩,且旱情还在迅速蔓延。”当前旱情肆虐引发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这几天,在微信,在微博,一条条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帖子,正在人群中传递。

农谚道,有收无收在于水。今年的旱情来势凶猛,且旱情分布集中。除了天气的原因,此次旱情严重的背后凸显出水利工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

无农不稳,水利建设对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这次抗干旱保民生是对新一届政府执政能力的一次大考。应对这次考试,中央财政部及地方政府下了“血本”,用于加强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部门也在监督,把建设项目落实到位。

这意味着,用于农业水利建设的自卸车、混凝土搅拌车、混凝土泵车等多种工程车,也能趁势而起,拉动其销量增长。

 

旱情肆虐危及民生

 

入夏以来,全国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旱情。

今年7、8月,原本应该是汛期,但河南却遭遇63年来最少降水,由于汛期来雨少,地域又特别的集中连片,所以情况比较严重。

据全国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显示,目前,河南、陕西南部、湖北中部、华北东部、四川东北部、新疆伊犁河谷地区存在中到重度气象干旱,河南中东部部分地区达到特旱。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当前正值农作物生长发育关键时期,持续的旱情无疑将影响到今年我国秋粮的产量。据农业专家介绍,旱情期间,我国黄淮、华北、西北大部分玉米处于喇叭口期,水稻处于孕穗期,正是需水临界期,生长发育快,需水量大,目前旱情已造成局部地区作物生育进程受阻。

对于旱情对农情的影响,国家防总的信息披露,目前旱区有841万亩农作物因重旱减产,有56万亩干枯绝收,对农业生产已造成一定影响。

由于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0%,又由于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产量的十分之一,因此,毫无疑问,河南等地的旱情将影响我国全年粮食产量。

此外,这次旱情不但让农作物危在旦夕,更让旱灾下的人们生活艰辛。当前,有160万人饮水困难,一些农村地区,已经断水长达3个月。

我国是农业大国,无农不稳,而保民生又是执政根本,两者相加就成为政府眼前要解决的头等大事。要解决问题需要找到它的源头。

 

水利设施重要性凸显

 

在中国,旱灾不少见,虽然我们国家的雨水水量比较丰富,但是水量分布非常不均衡,有些地方水量非常丰富,有些地方水量非常少,除了地理和天气原因之外,这次旱情肆虐,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国基础水利设施常年处在不足的状态。很多地方的农田基本的水利设施荒废。因为种粮相对来说并不是很挣钱,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GDP,盲目地上工业。无工不富,短期快速见收益更多的都是工业项目,忽略了基本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

7月30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发布了这样一组数据,山西省,225座水库是干涸的,1.6万眼机井出不来水或出水不足。河南省,21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3亿立方米,抗旱水源明显匮乏。湖北省,600多座水库低于死水位,111座小型水库、5万多口塘堰是干涸的。

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指出,像一般的中小水库是抵御不了这样程度干旱的,所以一些中小水库普遍全干了,抵御干旱还需要兴建一些大中型的水库。

 

重点关注旱区市场

 

然而,因为水利建设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投资完全要靠财政拨款。接下来,这些旱情严重的地区水利工程建设是否能落地,完全仰仗政府往里面投多少真金白银,而新一届政府为了稳定民生,保障农业发展,投入了巨额资金。

据了解,今年,中央财政下拨补助资金100亿元,支持列入《全国抗旱规划实施方案》范围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2014年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项目,提高抗旱应急保障能力。其中,50亿元用于小型水库建设,44.5亿元用于引调提水工程项目,5.5亿元用于抗旱应急备用井项目。财政部要求有关省切实落实责任,加强项目建设监管,规范资金使用管理,确保工程尽快建成并发挥效益。

此外,近期水利部、财政部下达了2014年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任务,标志着《全国抗旱规划实施方案(2014-2016年)》实施工作全面启动。

伴随着各大水利工程项目的启动,用于农业水利建设的自卸车、混凝土搅拌车、混凝土泵车等多种工程车的市场空间也随即打开。

这是一次难得的市场发展机遇,各厂家重点需要关注河南平顶山、洛阳、漯河、许昌、焦作,河北廊坊、沧州、保定、唐山,陕西渭南等旱情严重地区,尤其是河南为本次旱灾的重灾区,受灾面积逼近全国受灾面积的一半。这些“灾区”肯定是政府“关爱”的重点,是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落实最快、最到位的区域。

由于农村用车市场远离卡车经销市场,对传统的卡车了解不多,这给厂家和经销商制造了困难,也提供了机遇。在水利建设市场,主流厂家优势不明显,给新企业新品牌则提供了机遇。但机遇需要厂家积极引导,经销商的工作也要做到二级甚至三级四级市场。

同时,分散的市场给服务工作也带来了难题,怎样做好服务,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为后续的销售铺垫好道路,这都需要厂家提前做好准备。

机遇就在眼前,谁能抓住,谁就能笑到最后。(文| 李秋


【版权声明】本文系《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中国商报·汽车导报》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商报·汽车导报)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