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谋求新姿态 汽车出口获良机

作者:
安丽敏
时间:
2014-12-22 15:00:38

07251.jpg

在当前全球经济仍然阴晴不定的时候,金砖国家在巴西世界杯之后召开的领导人会晤让全球为之动容。对于汽车业来说,除了金砖国家之外,国家主席习近平展开的拉美四国访问更加值得关注。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3年,南美洲已经成为我国汽车业出口最大的目的地。

在当前自主品牌国内市场遭遇寒冬的时刻,如果能够开辟出新的海外市场,也不啻为一个值得庆贺的事情。


金砖国家未褪色

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之前,金砖褪色的言论甚嚣尘上。

“尽管金砖国家经济增速仍高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但最近几年增速已经放缓,这意味着即使他们还是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他们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仍将受到阻碍。”路透社在报道中称。而在一些国际学术讨论会上,“金砖快不行了”更是一些西方学者乐于提及的话题。

有外媒表示,每年金砖峰会前,有一个问题大家总要问一问,除了是个朗朗上口的字母组合,金砖国家是不是什么都算不上?文章说,巴西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仅约0.2%。而金砖国家的内部团结也是西方媒体乐于炒作的话题。

这也并非无中生有,巴西经济近年来陷入泥潭,俄罗斯经济今年更可能出现萎缩,南非经济势头已经被邻国尼日利亚盖过,印度经济也面临种种结构性瓶颈,只有中国经济尚能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经济发展史已证明,“现象共同体”容易分化和重组,因为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表现存在代际更替现象,在金砖崛起之前,拉美、东南亚部分国家已经风光过一段时间,而在金砖之后,许多新的“现象共同体”已经出现,诸如金钻十一国、灵猫六国、雄鹰十国、未来七国等。今年国际投资界呼声最高的当属“薄荷四国”(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和土耳其)。

不过,所有这些新的“现象共同体”均未能超越金砖,这是因为金砖近年来已经逐步开始从“现象共同体”实心化为“利益共同体”,由一个单纯的经济概念,开始发展出政治内涵。

同时,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前景仍然看好,巴西驻中国大使馆负责经济事务的外交官嘉奥斯•卡斯特罗回应称:“我们一些新兴国家的发展速度,和过去几年比有一点小小的放缓。但是就像几年前,很多西方媒体夸大地乐观看待一些新兴国家的发展,现在认为金砖国家褪色则是一种夸大的悲观主义。”

他认为,西方媒体要考虑以下因素:金砖国家即使是现在发展速度有所减慢,但是仍然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因为利用发达国家的科技,金砖国家可以更快达到发达国家以前的水平。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金砖各国政策和政府都是非常稳定的,也有非常多的发展项目,比如说中国有很多改革的项目,印度政府也有很多实际性经济改革措施,巴西政府也在努力改正以前犯下的一些错误,比如说现在要加大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和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嘉奥斯•卡斯特罗的观点也得到了其他金砖国家人士的认同。

随着中国在金砖国家中心地位的确立,对于今后中国汽车业的出口将带来重大利好。


南美市场存机遇

值得关注的是,在结束了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之后,国家主席习近平还访问了拉美四国,本就是中国汽车第一出口地的南美,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据悉,2013年中国向南美地区出口汽车28.65万辆,占对外出口总量的30%,较2012年同比增长19%。奇瑞、吉利、江淮和长城等汽车品牌表现活跃。乌拉圭目前是中国汽车厂商投资南美汽车产业的首选。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介绍说,2013年中国汽车前10名出口国家中有4个在南美,分别为智利(7.9万辆)、秘鲁(3.95万辆)、哥伦比亚(3.75万辆)、乌拉圭(3.11万辆)。

据报道,乌拉圭市场上在售的54个品牌中有26个是中国品牌,2013年占据23.3%的市场份额,这是中国品牌渗透率最高的海外市场。秘鲁是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拉丁美洲又一个极重要的制造中心。秘鲁汽车市场15%为中国品牌占据。当地分析师认为,秘鲁汽车市场上出现过96个中国汽车品牌。在智利,中国品牌占据11%的市场份额,19个品牌挤入品牌50强。在哥伦比亚,吉利汽车成为首家跻身前十强的中国汽车品牌。

在这些成绩基础之上,现在中国车企瞄准的是巴西和阿根廷。其中,巴西是世界第四大汽车市场,去年共销售376.7万辆汽车。目前已经有多个中国自主品牌在巴西建设组装厂,奇瑞位于圣保罗州雅卡雷伊市的新工厂今年投产,北汽福田和吉利正筹划在巴西建厂,江淮在巴西的新总装厂定于2015年投产。

而就在习近平访问巴西期间,还见证了比亚迪与巴西出口与投资促进局正式签订合约。这项在巴西利亚总统府签订的合约是比亚迪将在南美投资的第一家铁电池工厂,新工厂预计会在2014年年底或2015年年初投产。

现在中国和南美洲之间经贸关系的加强,无疑将助推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开拓,而国家主席为自主车企站台更是展现了一种对自主品牌支持鼓励的态度。

未来,中国自主品牌在南美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文| 安丽敏


【版权声明】本文系《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中国商报·汽车导报》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商报·汽车导报)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