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亏损倒逼费率改革车险市场或将洗牌

作者:
吴影
时间:
2014-12-22 15:00:42

 

今年下半年,保监会以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分别发布了《关于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条款》征求意见稿,意在进一步推进商业车险费率改革。

车险亏损倒逼改革

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加快,很大程度上来自目前车险业务经营状况惨淡的倒逼。国内49家经营车险业务的财产保险公司2013年年报显示,除了人保、平安、太保三家上市险企实现承保获利外,其余未上市财险公司去年的车险承保全部宣告亏损;不仅中资公司,获得了交强险经营牌照的外资险企如利宝、美亚、三星等也亏损了从数千万元到上亿元不等;而即使是盈利的三家险企,利润同比也出现了大幅度下滑,太保的车险承保利润降幅甚至达到了90.5%。

车险承保业绩的恶化,主要是人伤赔付标准、车辆零件成本、车辆维修的工时价格等大幅提升,加上近年来车险市场居高不下的赔付率,拉高了车险业务的综合成本率。财险老三家人保、平安、太保去年的综合成本率全部出现上涨,上市公司的年报显示,2013年太保财险和太平财险两家综合成本率均超过99%,人保财险的综合成本率达96.7%。

高成本、高费用是目前车险业面临的一大难题。物价上涨,医疗费用也随之水涨船高,无疑增加了交通事故的赔付成本;车企的零部件售价上调,也抬高了承保车辆的维修费用。

另一方面,本该互相合作实现共赢的汽车经销商和险企之间也有龃龉。由于竞争日趋激烈,为争抢业务,保险公司给车商的佣金也一路上涨,变得不堪负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财险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车险业务的销售普遍依赖汽车经销商,目前大部分财险公司都会给予车商10%到30%之间的佣金,“而且4S店的零部件价格说涨就涨,险企的地位非常被动,赚钱的是他们(汽车经销商)”。

不过,汽车经销商显然也对险企心有怨言。“车险上涨其实都是险企在决定,但消费者往往误以为是4S店在涨价,向我们抱怨和投诉,这样的误会影响了我们的服务口碑。”一名合资品牌4S店经理就表示,“你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才是‘弱势群体’。”

自主定价优胜劣汰

随着新车销量增速放缓,车险业务增量也开始下滑,各家财险公司只能通过价格战争抢市场,线下营销抢赠礼品、网上直销返现打折等眼花缭乱的让利加上车险赔付额的逐年递增,导致车险市场陷入亏损。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