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开玩笑地说我们现在要两条腿走路,其中一条腿是欧洲,另一条腿就是中国。”在巴黎车展上,著名的铁腕CEO唐唯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即便是坐镇主场也不忘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唐唯实的这番话绝对不是恭维性质的漂亮话,自从PSA深陷困境之后,来自中国市场的表现便一再提振PSA高层的信心。随着东风汽车公司的入股,平添了战略合作的紧密关系后,中国市场的表现更加让唐唯实满意,他表示:“从去年以来,PSA集团与东风集团的合作一直表现良好,而且这点我们是很满意的,中国市场的销量增加也意味着我们的市场份额同步增加。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未来PSA将在2014年实现销售70万辆的目标,而2013年PSA的中国销量只有55万辆。”
在唐唯实今年4月公布的“重返赛道”规划中,PSA将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瘦身运动”,同时DS品牌也在谋划独立。而在中国,却是另一番景象,就在巴黎车展开幕半个月之后,PSA在中国的合资公司神龙汽车将宣布在成都建第四工厂,而DS,中国也是率先导入的市场。
可以说,在瘦身的同时,PSA选择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进一步扩张,中国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之一,PSA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法系车在强调浪漫的同时,也给中国消费者留下了“先驱变先烈”的印象。而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一是对中国市场不了解,二是对中国市场不重视。
现在这两个问题在经过了艰难磨合之后,终于得到了解决,一方面,东风入股,毫无疑问将在PSA中国乃至亚洲的发展事务中发挥出更大作用,基于对中国市场的把握,PSA将占据更加积极主动的地位;另一方面,正是欧债危机让PSA从沉迷于欧洲市场的状态中得以清醒,开始放眼全球,也真正开始以一个跨国企业的视角重新考量。
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这样说,PSA正在以更加进取的姿态“重返”中国市场。
唐唯实首先就将目标瞄准了在中国风生水起的德国同行大众。
在唐唯实看来,PSA在技术层面并不比大众差,未来更是希望在欧洲等市场实现和大众产品价格的“一致”。唐唯实表示,标致品牌汽车在欧洲的净价比大众品牌汽车要低6.5%。他计划,到2016年将这一价格差缩小至4.7%,并且力争到2020年消灭这一差距。在他看来,标致品牌车型,比如208微型车、2008小型SUV和308紧凑型车,在技术上和质量上已经能够与大众同级别车型一争高下了。
为此,PSA将在营销上进一步塑造PSA的先进技术形象,唐唯实告诉记者:“从市场营销方面,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强调品牌对于领先性技术的掌握。举个例子,中国消费者可能很少知道,在欧洲市场上,无论是标致还是雪铁龙都是二氧化碳排量最低的品牌。”
同时,唐唯实还希望能够通过PSA品牌的历史吸引更多的拥趸:“标致和雪铁龙品牌在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诸多大获成功的经典车型,而且集团也有着悠久的辉煌历史,并一直稳步向前,应该突出我们品牌的成功以及悠久的历史。所以,我们正在加强对品牌历史的宣传,关注品牌的技术底蕴,不论是发动机还是动力总成系统,进而逐步提升品牌的形象。从掌握的真实数据来看,在面对德系和日系竞争伙伴时,我们并不落后。”
唐唯实还特别提道,标致新投放市场的308,今年在日内瓦车展上经过独立的汽车专家评审团评审,击败德系、日系的竞争对手,获得了2014年年度最佳车型的殊荣。
在DS品牌的独立之路上,中国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唐唯实说:“DS确实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高端品牌,这也是我上任以后做出的一个重要决定。目前,在所有的企业中,高溢价品牌的盈利率要比一般品牌的盈利率高,所以PSA打造DS这个高端品牌完全符合市场规律。”
虽然对于PSA是否有必要“烧钱”复兴DS还有着很多争议,但唐唯实对此却信心满满。事实上,从企业发展规划角度来看,随着高档车和普通品牌之间交叉竞争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给对普通品牌带来了巨大的下行压力。打造一个独立的高档品牌与之相抗衡,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策略。
同时,在这方面,PSA也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围绕着DS,我们的目的就是展现一种法式的生活艺术,体现一种法式的奢华,其实我们在服装、文艺甚至食品等方面都有法式时尚,惟独汽车领域还没有,所以我们的目的是更好地体现法式科技和法式奢华,惟有我们这样历史悠久的法国汽车品牌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在中国,DS的布局非常迅速,又借助苏菲·玛索的人气不断刷眼球。随着热门产品DS6的导入,相信将很快展现出这一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空间和活力。
无论是PSA还是DS,都已经将自己的复兴命运紧紧地与中国关联在了一起。相比于其他欧洲车企,PSA这次对中国的倚重更彻底也更激进,虽然有点晚,但总算是来了。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网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网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汽车人网)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