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腾势 “电动”中国尚待时日

作者:
安丽敏
时间:
2014-12-22 14:51:10

    现在的中国,很少有像腾势这么“慢腾腾”的汽车品牌了。

    日前,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宣布与中升、利星行、庞大签约成为合作伙伴,这三大集团成为腾势品牌在深圳、上海和北京的首批经销商。比亚迪和戴姆勒这一合资公司曾经震动业界,于2010年就已经成立,但是到去年3月份才发布腾势品牌,现在3年过去了,终于敲定了经销商合作伙伴,并且透露,量产车将在今年11月份全球首发,明年年中正式上市。


聚焦电动车

    从戴姆勒和比亚迪合资那时起,业内普遍认为双方的合作模式就是:奔驰提供车身技术,比亚迪提供电池技术。由此想来基于双方成熟技术的合作,二者一结合,推出一款车型应该不难,但这个被很多人不看好的企业拉开架势慢慢地闷头做了3年,终于准备迎接现实的考验了。

    其实,现在是个不错的时机,尽管电动车在中国频频遭遇各种困境,但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特斯拉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股市新贵。最新消息,德国分析师再次调高特斯拉的评级,并预测特斯拉的股价将达到160美元,消息一出,特斯拉股价再次大涨。这些利好均源于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据了解,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已经实现盈利,并且其定单和产量都高于预期。

    特斯拉的风暴甚至影响到了中国相关概念股的走势,腾势能够搭上这一股电动车的旋风吗?

    特斯拉的成功模式在于,它突破了汽车和科技之间的界限,用充满想像力的手法打造了一个专门做电动车的汽车品牌。这首先要求跳出传统汽车业的思维模式,戴姆勒之所以选择和比亚迪合资,大概也有这样的想法在里面,那就是跳出奔驰的局限,创造一个全新的品牌,聚焦电动车。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就不无骄傲地宣称:“腾势是中国首个专注于新能源的汽车品牌。”

    诚然,腾势聚焦电动车代表着某种意义上的领先,而且有一点,腾势可以借鉴特斯拉,那就是走高端路线,一方面,这部分消费者对价格并不是特别敏感。另一方面,在中国他们有车库或者车位可以实现在家充电。

    从目前透露出的产品信息看,腾势的首款量产车型定位确实是定位高端。从产品力角度,腾势首款车有望引领一种概念和潮流,但具体如何运作还要看腾势下一步的动作。


或遇困中国

    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先驱往往也承担着相应的风险。

    专注于新能源车,意味着产品数量无法与传统汽车厂商平台化的战略相比,特斯拉成立10年,至今也只推出了两款产品;同时,其销售渠道也将承受经营的压力,需要厂家给予长时间的支持,由于新能源车的特殊性,经销商运营成本也相对较高。相比特斯拉,腾势仍然无法突破传统汽车厂商的思路,无论是产品打造还是经销商网络,仍然走的是传统路线,同时,却失去了传统汽车的一些优势。

    最重要的是,专注于新能源,在现阶段受政策影响比较明显,而其发展在中国也受到很多现实条件的制约。

  目前影响新能源发展最大的因素之一就是政府的新能源补贴,目前,除了政府全国统一的补贴标准之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补贴政策,但是为了扶持本地汽车工业的发展,地方政府的新能源补贴往往倾向于给本地企业生产的新能源车。譬如,北京目前在示范运行的电动出租车就来自于北汽,上海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单纯以新能源车为主打的腾势在中国就不得不面临这样现实的困境。

  同时,与美国电动车浪潮相比,中国显然还未到那样的发展阶段,无论是消费者的意识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相差太远。而且,在中国对电动车热的反思才刚刚开始,关于电动车充电模式等各种标准之争仍然没有结论,而一些例如北京购买电动车也需要摇号等利空消息也让私人购买电动车的积极性受到打压……

  总而言之,电动车在中国大发展的时机还未到来。腾势或许也将如特斯拉一般,需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蛰伏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转载请标明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联系电话010-63045013

 

相关信息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