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杂志记者管宏业报道)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拜谒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大计,凭借孔明先生的“隆中对”,最终成就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大势;
1800年后,襄阳这座历史名城再次成为“起点”,11月6日,英菲尼迪首款国产车型Q50L在东风日产襄阳工厂下线,这被看做是英菲尼迪国产化进程中里程碑式的成果,更是英菲尼迪角逐中国高档车天下的“隆中对”。
从国产项目启动到第一辆本土产车型下线,东风英菲尼迪仅仅用了两年时间,这成就了中国汽车历程上的又一个速度传奇。随着国产落定,东风英菲尼迪再度强化了在中国的中期战略目标:到2018年,英菲尼迪年销量要达到10万辆以上,其中一半以上的销量将由国产车型贡献。
亲临现场的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徐平表示,今天是值得记忆与高兴的一天。他相信,随着东风汽车和日产汽车整合最优资源,双方将再造一个合作的成功典范。更重要的是,“东风英菲尼迪的国产,补足了东风汽车公司在豪华车领域的空白。”
让人多少有些不安的是,与竞争对手在中国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的豪华车制造经验相比,襄阳工厂绝对是一个后来者,并不具备比较优势。但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打消了人们的疑虑,他信心十足地表示:英菲尼迪国产虽然国产较晚,但起步就是大步,襄阳工厂绝对能够保证高档车的制造品质。
他介绍,作为东风日产的中高端车生产基地,襄阳工厂为满足英菲尼迪对品质的要求,执行英菲尼迪全球统一的生产标准,并在硬件设备、生产工序等多方面甄选升级,确保英菲尼迪全球“同一品质”承诺。
在过去两年筹备国产的过程中,襄阳工厂对原有生产线进行了大规模的硬件升级改造,针对英菲尼迪国产增加了数百道专有工序,并在各车间共新增60余套专属生产及检测设备,新增投资额达30亿元人民币;在“软实力”方面,从襄阳工厂的2500名员工中,精挑细选出24名代表,在日本枥木工厂接受培训并达到“巨匠级”标准。这一切都构成了对英菲尼迪品质的最有力保障。
在回答外界关于东风日产与东风英菲尼迪关系的提问时,任勇解释,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东风日产承担了英菲尼迪国产化产品的研发、采购、生产制造等价值链前端管理,将为国产车型提供有力的产品品质保证;他形象地说,对外宣传时,Nissan品牌与Infiniti品牌一定要彰显不同特征,突出两个品牌的独特性;而在公司内部,则要强调一个团队,特别注重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英菲尼迪国产,对东风日产的意义在于,形成了三个品牌高中低搭配的格局,进而构建了更富竞争力的体系架构。”任勇表示。
虽然仍有竞争对手裹足不前,但对英菲尼迪来说,国产确实已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今年前三季度,英菲尼迪在华累计销量超过两万辆,达到20787辆,同比上涨91%,超过去年全年销量,成为在中国市场增长最快的豪华汽车品牌。
比销量上涨更值得肯定的是,过去一年来英菲尼迪在品牌建设以及营销传播上的诸多卓有成效的创新,为这个品牌融入中国提供了最好的背书。
以“敢•爱”概念为传播主线,英菲尼迪巧妙地找到了触动消费者内心中最柔软的一点,那就是感性。
从年初高调发布“敢 爱启示录”,随后携手《舌尖上的中国2》,到暑期档开始的《爸爸去哪儿》,英菲尼迪令人羡慕地与上半年两大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都发生了深入交集;下半年,英菲尼迪与深圳卫视联合推出明星全球竞技真人秀节目《极速前进》,不仅再度刷新了传统品牌的营销模式,同时也在不断逼近收视榜的榜首。
尽管在营销创新以及国产化效率方面都堪称业内典范,但东风英菲尼迪总经理戴雷坦言:“现在豪华车领域最快的发展阶段已经过去了,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们目前最大的挑战就是速度,在保持品牌独立管理的前提下要跑得比别人快。”
深谙中国文化的戴雷语带双关地告诉记者,占据着襄阳的“战略地位”,英菲尼迪一定能够在市场上实现与德系竞争对手的鼎足而立。 (来源:汽车人杂志 作者:管宏业)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网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网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汽车人网)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