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规”的实施时间节点来看,到今年七月,逸酷的上市时间几乎整整被动延后了一年。这对于长江EV的首款乘用车战略产品而言,显然是一件“悲催”的事情。
◎ 《汽车人》记者 刘志鹏
现在来看,长江EV的首款新能源乘用车产品——逸酷,确实有些生不逢时。
“推迟上市是一个人力不可为的因素,现在只有长江汽车遇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新晋的新能源造车企业中,目前长江汽车进度最快,其他类似企业还在这个准备的过程当中。”面对外界的质疑和不解,长江汽车品牌总监胡铭每每解释起来都显得有些无奈。
不难理解。作为真正意义上“首家”摘得国家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的新晋造车企业,过往不为人所知的长江EV,于去年5月曾一鸣惊人。自此之后,纵使这家企业及企业的掌舵者曹忠先生再怎么低调,其一举一动也注定要受到业界的格外关注。
2016年4月17日,长江EV品牌正式发布,同时,号称国内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按照德国工业4.0标准打造的长江EV核心工厂也正式投产。作为首批投产下线的产品,“长江牌”纯电动中巴车“奕阁”、纯电动商务车“奕胜”、纯电动公交车“益众”和纯电动小型SUV“逸酷”集体亮相。
“未来五到十年,智能化电动汽车成为主流时,我们相信,世界前10大汽车品牌,应该有几个是属于中国的,而长江EV将是其中的一个。”一向给人印象低调随和、习惯了“闷头干事”的长江汽车董事长曹忠现场表示。
长江汽车董事长曹忠
其后,长江EV的家族系列产品不仅“高调”现身2016北京国际车展,定位高端的豪华商务车和中巴车奕胜、奕阁更是借助G20峰会、博鳌论坛的舞台斩获了不少国内外的订单。最新的消息显示,借势“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长江EV日前又携手国家图书馆、助力中国文化输出。毫无疑问,奕胜、奕阁这对“双子座”明星产品,给长江EV这个新晋新能源造车企业增光添彩不少。
然而,当长江EV在商务车领域一路“顺风顺水”之时,我们也注意到,自旗下首款纯电动小型SUV逸酷于北京车展亮相发布以来,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长江EV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鲜有动作。
逸酷为何如此难产?原本计划在去年七八月份上市的新车,“跳票”如此之久黄花菜岂不是都要凉了?
工信部公告截图
“关于逸酷推迟上市外界可能有所误解。因为新能源汽车上市除了拿到乘用车生产资质,还需对工厂进行准入认证。但目前国家新修改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等文件正待发布,所以需要等到新的规定正式实施后,才能继续备案工作。”据曹忠透露,在新晋的新能源企业中,目前长江汽车进度最快,审核还在继续,一旦通过,新车就会上市。
据《汽车人》记者了解,1月16日,工信部网站对外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公告显示,“新规”已于2016年10月20日经工业和信息化部第26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的出台也同样经历了一个“难产”的过程。根据工信部网站的公开信息,早在2015年8月,工信部就启动了相关政策的起草工作,2016年8月12日正式对外公布了征求意见稿。其后,又历时两个月的进一步讨论与修订,最终于10月20日审议通过。然而,直到今年1月16日“新规”才正式对外公布。
从“新规”的实施时间节点来看,到今年七月,逸酷的上市时间几乎整整被动延后了一年。这一年的时间里,原本的竞品车型如北汽的EX200,不仅已经在市场中攻城略地、站稳脚跟,而且还通过了新一轮的升级、迎来了进化版的EX260。不仅如此,延误了一年的“战机”,在“娘胎”里多待了十余个月的逸酷,待其“出生”后注定将要面临更多的劲敌。
在国内一片如火如荼的新能源车市,长安纯电动版的CS15、吉利纯电动版的远景X1、云度新能源的π3和π1等重磅“选手”们一个个即将粉墨登场。如此看来,逸酷真可谓“起了个大早,干了个晚集”。这对于长江EV的首款乘用车战略产品而言,显然是一件“悲催”的事情。(《汽车人》记者/刘志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63.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