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时代本身,命运本身微小地不值一提。多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开拓者们逐渐星流云散。但他们的基业长存--为当代中国汽车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 《汽车人》记者 张敏
来不及告别,顾尧天走完了他不平凡的汽车人生。
5月19日早上7时30分,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总经理顾尧天因心脏衰竭在北京辞世,享年85岁。
5月23日清晨,太阳爬升,凉意仍未消散,北京八宝山殡仪馆,《汽车人》与汽车界诸多同仁一起,送顾老最后一程。
上午9时许,阳光倾泻,人群也越聚越多,逾百人循着队伍慢慢走向礼堂,与顾老告别。礼堂外,“沉痛哀悼顾尧天同志”的挽联挂在中央,庄严肃穆。两侧是“倾毕生精力投身汽车事业,保一世清名传承勤俭家风”。这是对顾老最中肯的评价。
在中国汽车工业奠基人饶斌身边工作30余年的顾尧天,历经一汽、二汽艰辛的创业时代。1982年1月起,顾尧天调任南汽,历任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1988年1月,他被任命为南联公司经理兼党组书记,南汽厂长兼党委书记。1994年5月30日,调任中汽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可以说,他一心一意为中国汽车工业奋斗了一辈子。顾尧天主导南汽时期,也曾是南汽全面达到鼎盛的阶段。“我们经历过南汽的辉煌,所以我们怀念老顾厂长;我们经历了南汽的衰败,所以我们更怀念老顾厂长”,原南汽的员工留言道。
“多年后笔者去他简陋偏远的锁金村公寓家中发现,其家几乎没有一件象样和值钱的东西,甚至还不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富裕。”亲历者回忆者说。
“位置高很少做位上,文采好很少动妙笔”,一位已经退休的老南汽人这样对《汽车人》评价。
很多南汽人最后一次见他是在今年3月27日,彼时出席南汽建厂70周年纪念大会的顾老,虽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
而今,他静静地躺在鲜花与翠柏中,神态安详,音容笑貌恍若昨昔。他的老战友、老同事们,李刚、陈光祖、蔡诗晴、王秉刚、安庆衡……以及来自各大车企、行业协会的领导,自发前来送他最后一程。他们深情肃穆,久久伫立,向他俯身深深一躬,作最后道别。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与顾尧天合影
仪式结束了。我们默默看看大厅里的种种挽联,也看很多人擦不完的眼泪,堵不住的哽咽。“顾老是给我力量的人”人群中有人说。在大家的记忆中,顾老个是一个亲切而风趣的老人,健谈但甚少谈自己。
“一个很健谈,也很有思想的人,特别平易近人。”原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副总经理陈光祖对《汽车人》说。
笔者最早接触他是在2013年。当时,适逢饶斌诞辰百年,《汽车人》推出《饶斌百年》专刊,对这位中国汽车工业创始人进行缅怀和纪念。作为饶斌最亲密的同事之一,顾老接受了《汽车人》采访,并向我们致以亲笔书信。
“1954年,在长春,我19岁,饶斌比我大20岁,那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我和饶斌同事相识相随三十余年。他的觉悟、他的智慧、他的能力,一言一行都给我很大教诲。饶斌同志的一生都是破与立的辩证观点,这个对我的启示是很大的。”彼时,他动情地对《汽车人》如是说。
接下来的见面是在纪念饶斌诞辰百年塑像安放仪式上。在北京汽车博物馆内,顾老向《汽车人》直言不讳地指出了采访他的一篇文稿中的小意见。
2016年初,在纪念郭力同志百年诞辰大会上,他手持以纪念郭力为封面的《汽车人》杂志,向我们表示赞许和致意。
最近的一次见他是去年夏天,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走进广汽集团调研,《汽车人》有幸获邀参加,并对很多老汽车人进行视频采访。笔者也力邀顾老进行视频采访,他向《汽车人》婉拒道:还是不说了,以后有机会吧。
有些事情,一旦错过就是永远的遗憾。
《汽车人》最后一次和顾老通电话,是在一个多月前的4月初。彼时,一年一度的“汽车人之夜”即将到来,我们为“中国汽车人终身荣誉奖”的最终评定进行激烈的讨论。最后,经几位行业老专家的一致推荐,目标确定在一个人身上:他就是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南京汽车制造厂厂长顾尧天。
确定人选后,我们打通了顾老的手机。他对《汽车人》表达了真诚的谢意,但表示,夫人刚刚离世不久,自己的心情和状态不是很好,不方便出席活动。他和《汽车人》约定,明年再参加汽车人之夜。基于此,每年一度的终身人物奖,我们今年空缺了下来。我们期待明年---未料,这一席通话,却成永别。
2016年春节前夕,《汽车人》与中国老一辈汽车人聚会留念
相对时代本身,命运本身微小地不值一提。多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开拓者们逐渐星流云散。无论是多年前离去的饶斌、郭力,还是近年来的张小虞会长、顾尧天……但他们的基业长存--为当代中国汽车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他们奋斗的一生表明,梦想不是由鲜亮的口号和激昂的讲演构成,而是最艰辛的付出来成就。
汽车人传媒社长、总编辑李苗苗与顾老合影留念
这就是历史写就的方式,中国汽车工业史,同样不能例外。
如果灵魂,最终还要归于冷清和沉潜,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所坚持的最真挚的梦想,未曾被辜负。
以此,深切缅怀顾老!(《汽车人》记者/张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63.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