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雾霾归结于汽车尾气,那一辈子也治理不好。”能够如此畅快为汽车业发声的人不是来自汽车业,而是来自全国政协委员、“名嘴”崔永元。
“两会”前,京津冀雾霾天气持续多天,在3月3日,政协会议正式开幕时,站在天安门广场看天安门都有些模糊。在问到一些政协委员对于汽车业有怎样的认知或者建议时,大都与污染和交通拥堵有关。
来自科技界的政协委员王向朝告诉记者:“我觉得汽车业真的很需要顶层设计,要理性发展,要不然你看现在这空气和交通状况。”一位来自云南普洱的委员说:“我们那儿现在还不存在污染或者拥堵的问题,还是支持老百姓实现自己的汽车梦。”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一个人对汽车业的发展没有意见。
凤凰卫视主持人曹景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现在很明确的一点,汽车就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汽车业要从自身技术层面解决这一问题。
尽管此前很多车业人士发声鸣冤,但是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反响。而在此前雾霾天气时,天津和石家庄纷纷宣布实施按尾号限行政策,这从政府层面“确认”了汽车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首要原因。
除了雾霾之外,还有很多的社会问题,都给汽车业的发展戴上了帽子,并以此为理由限制汽车工业发展。这对于汽车产业和国家的发展都非常不利,不久前,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就撰文表示:“实际上这些汽车社会病并非新鲜事物,之所以在中国问题显得格外突出,表层的直接原因是我们的汽车产业发展太快,以至于中国在完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就跌跌撞撞迈进了汽车社会。但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更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汽车产业的这种快速发展毫无预判,没有做基本的战略准备,从而未能解决或缓解这些问题。”
因此,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应当为汽车业的发展正名,毕竟,即便是现在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但是你真的可以放弃自己的汽车梦吗?
更何况,汽车业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对经济和社会的推动作用无可替代,无论从哪一个层面来讲,汽车业的发展都不能放弃,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汽车业在中国都将维持较高的增长。
如何协调汽车产业和社会发展的矛盾,应该有更加理性和建设性的法案出现,而不是武断地限行限购。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汽车业不需要解决自身的问题,这也并不意味着汽车企业会不思进取。至少,不应该把汽车业视为洪水猛兽,应当为汽车业的发展争取一个正面并且积极的成长环境,而这也是当前汽车业发展最为需要的。
【版权声明】:本文系《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独家稿件,版权为中国商报·汽车导报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商报·汽车导报)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10-6304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