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新能源战略启动,长安决胜2025

作者:
李德喆
时间:
2017-10-19 23:26:39

长安方面宣布,“香格里拉计划”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的打造,更重要的一点是,到2025年,长安汽车将全面停售传统意义的燃油车,实现全谱系产品的电气化。

◎ 《汽车人》记者  李德喆

10月19日,在京召开的中国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览会上,长安汽车新能源战略暨新品上市发布会如期举行,这也是继“十一”前夕,开启第三次创新创业大幕后,长安汽车描绘未来发展蓝图的又一重要举措。

“香格里拉计划”正式启动

作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领军代表,早在2001年起,长安汽车就已经率先践行,并开始在新能源领域投入研发。

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在致辞中说:“截至目前,长安汽车已经形成了系统设计、整车集成、部件开发等核心能力,建成了覆盖新能源6大领域的15个试验室,累计申报专利580多项。”此次长安汽车公布的“香格里拉计划”战略,也正是为全面落实《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而在其原有战略基础上优化升级,打造的全新战略。

长安方面宣布,“香格里拉计划”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的打造,更重要的一点是,到2025年,长安汽车将全面停售传统意义的燃油车,实现全谱系产品的电气化。

需要指出的是,这不仅是行业内首家给出具体时间的企业,同时,对于长安来说,这无疑也是对自身生产、制造等全方位的巨大挑战。为此,长安汽车也特别制定了“四大战略行动”——即“千亿行动”、“万人研发”、“伙伴计划”及“极致体验”来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

另据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介绍,长安汽车打造的“香格里拉计划”将在全产业链上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其中,新能源产品研发领域的投入将超过400亿元;新能源专有平台打造的投入将超过100亿元;动力电池领域的投入将超过300亿元;共享、充电设施和服务等领域的投入将达到200亿元。

与此同时,长安汽车将组建独立的新能源事业单元,并将继续依托“五国九地”的研发体系能力、1.1万名研发人员、16个国籍的400余名专家、10余名“千人计划”专家,以及多年来在PHEV、EV、高效内燃机等领域的深厚技术储备,全面加速新能源研发。

此外,在这个提倡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发展的时代,长安汽车也将整合全球最优秀的资本、技术、和专业人才队伍等资源,携手各行业领先企业共同打造新能源生态圈。在新计划实施阶段,长安将在与宁德时代、博世集团、蔚来汽车、滴滴集团以及BAT等伙伴战略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合资参股、联合开发、产业链合作等多种方式,在电池研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研发、充电方式及环境的建设、出行方案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创新合作。

新能源家族再添新丁

除了公布备受瞩目的新能源战略规划外,在本次新能源车展现场,长安汽车还带来了包括长安CS15 EV、新逸动EV300、逸动PHEV、新奔奔EV等多款新能源车型和升级产品。产品的导入不仅进一步丰富了长安新能源汽车产品谱系,同时也反映出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厚技术储备。

作为长安汽车首款纯电动SUV,CS15EV最高续航里程可以达到350公里,并提供上百种个性化的配置组合供消费者定制;逸动PHEV是长安汽车在海内外新能源领域专家共同打造的第一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新车采用国际主流的P2混动构型,最大续航里程超过了1000公里;新逸动EV300则是在逸动EV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其在电池模组、BMS算法及控制策略上已实现平台化、模块化,与逸动EV相比除了续航的增加外,在充电效率方面也提升了一倍。

随着新产品的入列,长安汽车已经推出包括逸动EV、新奔奔EV、欧力威EV等13款新能源产品,而从销量上看,今年1-9月,长安新能源汽车销售3.5万辆,同比增长150%,全年销量预计将突破5万辆大关。长安方面也表示,公司明年新能源产品的计划销量将提升至6.5万辆。

另据长安方面的规划,从现在起到2025年,长安汽车将计划累计推出多种形态的全新纯电动车产品21款,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12款,实现小型车EV化、中大型车PHEV化,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的目标。并且,长安也承诺将一如既往地按照军工品质的严格要求,应用主动被动安全技术、严苛的电池安全技术,继续打造五星安全的新能源产品。

总体来看,在目前国内双积分政策的压力下,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短兵相接是必然趋势,而随着消费者对产品本身的认可度的提升,包括长安汽车在内的自主品牌优势也将逐渐显见。对于长安汽车而言,新战略的提出正当其时,同时,也让其肩负着更重要责任和使命。长安汽车也将在新能源领域以切实解决用户痛点为目标,在产品开发上,组织架构、人才培养、技术平台升级上继续发力、砥砺奋进,向着汽车业追求的“绿水青山”大步前行,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汽车人》记者/李德喆【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