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今年夏天特别热,7月淡季也特别淡

作者:
张恒
时间:
2018-08-10 21:50:00

总体来说,7月份这个淡季,可谓是淡季里的淡季。除了轻卡和微卡之外,整个市场毫无亮点。乘用车市场尤其糟糕,SUV没有抬头的趋势,轿车又开始疲软。9月天气凉爽之后,有没有报复性反弹,对今年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 《汽车人》记者  张恒

《汽车人》曾经多次提过,我国的汽车销量和货币的政策有明显正相关性。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它解释了不少的情况,但现在不同了,2018年的7月中汽协统计的数据一出,这个模型完全不准了。

众所周知,一年当中除了春节,汽车销售最淡的就是7月。而2018年的7月在淡季里也算是差的。当月,我国汽车共销售了188.9万辆,同比增长-4%,今年前7个月累计销量1595.5万辆,同比累计增长4.3%。其中乘用车当月销售了159万辆,同比累计增长-5.3%,今年前7个月累计销售1336.5万辆,同比累计增长3.4%。商用车当月销售了30万辆,同比增长3.3%,前7个月商用车累计销售259万辆,同比增长9.7%。

不难看出,7月的销售数字非常不乐观。6月数据虽然有回落趋势,但商用车仍表现坚挺。7月份商用车也撑不住了。之前的数据轿车还出现了重新走强的态势,而7月轿车也出现了负增长。

7月销量不好,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天气炎热,今年7月比往年更热。如果这真的可以成为卖不好的第一理由,那么8月份也不会好,但束缚了两个月后,9月就应该出现报复性反弹。往好处想,只能寄希望于此,而不是把主因归为社会对耐用品的购买能力下降。

海通宏观有一段关于7月份经济数据的描述:需求分化而供给偏紧。地产销量增速因低基数而有所回升,乘用车表现依然不佳,批零跌幅双双扩大。工业生产仍在减速:发电耗煤增速逐旬下滑,上中旬粗钢产量增速较6月持平,但下旬高炉开工率大降。7月底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政策层面有保有压:一方面,经济“稳中有变”,仍需积极财政托底,基建投资成为主要抓手,减税降费仍值得期待;整体而言,去杠杆仍保持定力,未来绝非再次大水漫灌,而是靠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

再来看汽车销售的细分情况,各大品类清一色下跌,只有货车是增长的,但重卡还下降了。中国品牌最关切的SUV同比增长-8.2%,延续了下跌的趋势。

新能源汽车大幅放缓的趋势从6月份开始初见端倪,7月份得到了延续。而新能源商用车同比增长已转负,这是新信号?

值得庆幸的是,我国汽车出口数据近年来一直在坎坷中前进,震荡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自主品牌的品质正在逐步受到外界认可。

可以看到,除去春节的2月,今年以来,7月是首度出现了负增长。其实,4、5、6、7这四个月的汽车销量增速趋势是一路下滑的,在汽车销量累计增长率的图表上看得更清楚。

由于上半年商用车表现不错,所以,我们单独把乘用车拿出来看,不好的趋势就会显得更严重。我们看到在月度销量增长率的图上,今年4月到7月这一段的下跌幅度可以和2016年最后四个月的那一波相比。

商用车的情况令人费解,原本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出现了一波稳定增长的态势,到了7月份,突然就掉了下来了。从商用车每年的周期性特征来看,人们买车确实受到了气温的影响。虽然商用车和乘用车的需求逻辑和周期不一样,却也是每年7月份销量最差,不是气温还能是什么?

过去几个月中,《汽车人》已经发现了重型卡车和中型卡车销量有放缓的趋势,而轻卡和微卡的增长趋势越发明显,7月份,这一特点得到了放大。当月重卡甚至出现了下滑,而轻卡销量惊人,同比增长62.4%。客车表现更不好,大型客车和中型客车都下降了1/4以上,只有轻型客车微幅增长4%。

在3、4、5月份的时候,我们还说照新能源汽车这个发展速度,到了年底其柱形图可能会顶破表格。但现实很骨感,6月出现了下跌,7月延续了这一情况,但好在下跌的速度还没有扩大。

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继续微幅下降,但从曲线来看,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和。过去的两年显示,到了年底,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都会明显回升,希望今年也如此。

今年前7个月中国品牌汽车销量15强,上汽集团作为头把交椅的增长率仍然在持续扩大,其14.1%的增长率已经大幅跑赢市场均值。如果有人说,上汽的销售数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我国汽车市场的话,可就不对了!

总体来说,今年7月这个淡季,可谓是淡季里的淡季。除了轻卡和微卡之外,整个市场都黯淡无光。乘用车尤其糟糕,SUV没有抬头的趋势,轿车又开始疲软了。9月天气凉爽之后,有没有报复性反弹,对今年车市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汽车人》记者/张恒,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