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贸易战暂缓,汽车成为更大筹码?

作者:
黄耀鹏
时间:
2018-12-03 07:15:54

从汽车市场角度,贸易战如果能改变中美技术发展的节奏,就值得为折冲樽俎花点代价,否则,它就够不上分量。

文/《汽车人》黄耀鹏

G20会议期间,中美达成了贸易战缓和的共识,这是近一年来为数不多的好消息之一,但仍让人充满疑虑。

晚宴与“共识”

直到中美峰会72小时之前,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还表示,他正在研究“所有可行的办法”,将美国对中国汽车的进口关税提高至40%,以回应中国目前对美征收的进口整车关税。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则回应称,如果没有美方挑起的贸易摩擦,中国对美征收的汽车关税应该是15%。

莱特希泽当然清楚,中国对美国的汽车关税是报复手段,而他正在筹划“反报复”。

这样互相喊话的调子,舆论界都很熟悉。因为大家都听了一整年时间,也因此调低了中美元首会晤的期望值。在特朗普动身的前一天,美国人取消了美俄首脑会晤。在未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保持接触,可以安排工作会谈,甚至是“走廊外交”或“偶遇外交”。

然而,最终在当地时间12月1日傍晚,全球媒体看到的是中美元首及其高级助手们的晚宴菜单:烤西冷牛排、山羊乳酪、椰枣和当地著名的葡萄酒。菜单显然是潘帕斯式的,而会谈本身则进入中美特有的轨道。

只听了双方元首开场白,等在门外的记者们,看到晚宴比预计时间更长,就知道妥协和缓和将成为主旋律。

“共识”的内容包括,美方“暂缓”将2000亿中国输美商品的增加关税从10%上调到25%。中国则承诺购买“相当大”数额的农产品、能源和工业品,其中农产品即可执行。对知识产权和强制转让技术等问题,设置了3个月期限。如果届时协议未成,双方很可能重燃战火。

我们理解大家希望立刻听到好消息,但“共识”的措辞表明,贸易战没有停止(已经加征的10%关税未取消),只是暂缓了升级和扩大。双方除了调低调门,还努力控制争斗的范围。这表明双方都受到制约和痛苦,但始作俑的美方,无意立刻撤除威胁。

继美加墨三国新贸易协定(USMCA)取代施行24年的旧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美国也缓和了大西洋对岸的贸易关系。继10年前中国拒绝“G2”之后,就被认为是“难搞的对手”,美国一直倾向于在双边框架内与中国互动,不论威胁还是妥协。

新版的USMCA是如何谈成的?在加拿大拒不就范的情况下,美国先与墨西哥达成协议,然后前者被迫加入进来。有意思的是,中国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国际政治问题(譬如南海),也倾向于双边解决,拒绝让诸如东盟等发挥作用。

为什么中美贸易争端中,WTO、G20、APEC等机制都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一方面由于中美的体量和影响力过大,找不到适合调停人;另一方面双方都确信,只有双边机制,才能在争端中保证自己的利益诉求,不愿意受多边机制掣肘。

汽车仍是“好抓手”

声称要“痛宰”中国汽车业的莱特希泽,不过是惺惺作态。人们不记得,哪一任贸易谈判代表不是强硬的形象。巴尔舍夫斯基退休之后是优雅的教授、律所合伙人和咨询专家,但大家都记得,中国“入世”的问题上,她是如何咄咄逼人的。

同理,保守派的博尔顿(安全事务助理)、摇摆的纳瓦罗(商务部长)、温和的姆努钦(财长),在贸易战中,都只是扮演分配下来的角色而已(惟独国务卿蓬佩奥扮演超然角色)。

莱特希泽当然也清楚,在中美贸易的大局中,汽车不过是“小角色”——中国去年向美国出口了价值8.84亿美元的汽车和轻型卡车——不到美国汽车进口的1%。通用公司在中国生产别克昂科威,但是今年到目前为止运送到美国的这种SUV车型不到2.5万辆。

既然汽车的直接贸易不值一提,围绕汽车的博弈,多半还要在知识产权、合资企业治理结构和技术转让上做文章。在这些问题上,汽车产业仍然是首屈一指的抓手。

缓和之后的前景

美国的优势很清楚,提供全球贸易基础和结算体系(包括货币)、最具影响力的单一市场、是贸易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短期而言,美国的股市更健康、失业率更低,市场情绪也好于中国。

中国则在美国主导下的贸易规则(WTO多边机制)玩得越来越好,筹码越来越多,已经对庄家构成威胁,所以美国一度甩开“闲家”,摆出和中国摊牌的架势。这是美国基于自身优势地位判断做出的。

既然中国股市跪了,PMI(采购经理人指数)在枯荣线上徘徊,更依赖国际贸易的中国应该很快投降才对。事实上,无须讳言的是,自从贸易战开打以来,中国一直是损失比较大的一方,媒体们则每天都努力在报道美国的损失。

而且,当美国声称要“梭哈”——对2000亿美元商品关税增加至25%,直至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4500亿美元)加征25%关税时,中国已经明显跟不上节奏。中国给予的回应,仅是对600亿美元美国输华商品征收5%-25%的关税。换言之,双方弹药量不对等。

但为什么近两次要求重启谈判的都是美国呢?急于达成协议的似乎也是美国。有人认为,中期选举之后的特朗普变得虚弱(众院丢失),需要采取平衡措施。贸易战中受损的农民也越来越不耐烦,特朗普需要为两年之后的选情谋划。

最新的实例是通用裁员,白宫则威胁撤除对通用的电动车补贴。事实不止一次地表明,所谓事后威胁没有价值,因为是在谈崩之后的喊话而已。不管白宫如何惩罚通用,裁员不可避免,整车产能加速转移出美国本土的趋势,同样不可避免。

这就尴尬了,说好的工业产能回流呢。这边吭哧吭哧造出几千个岗位,那边一裁就是1.4万。更糟糕的是,由于汽车生产的长链效应,整车裁这么多,上游和周边丢失的岗位将有5-10倍之多。

中国的汽车销量,多年来的陡峭曲线稍有低头,业内都很不自在,因为蛋糕很可能不再变大。大家讨论的是何时能重启升势,如何上3000万辆的问题。美国汽车业则祈祷1700万辆的盘子别缩得太快。

全球经济降调,导致对汽车需求不振只是表象,甚至贸易战也只是结果而非原因。汽车正在被迫和科技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原因是汽车业正处于变革的前夜,汽车业的生态将发生难以想像的重大变迁。多边、双边贸易体系下,围绕汽车的讨价还价,很少涉及未来——除非它们有关技术的发展。

至少从汽车市场角度,贸易战如果能改变中美技术发展的节奏,就值得为折冲樽俎花点代价(譬如农产品),否则,它就够不上分量。不过,中美似乎都更认同前者。(文/《汽车人》黄耀鹏,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