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汽车人》编辑部
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汽车人传媒社长兼总编辑李苗苗与全国青联常委、著名艺术家蔡国庆共同主持
这是历史与未来融合交织的一刻,这是光荣与梦想激情燃烧的舞台。4月16日晚,第九届“汽车人之夜”在上海盛大举行。当晚活动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无疑是揭晓“庆祝共和国70周年 中国汽车70人”。当大屏幕上缓缓播出包括饶斌、孟少农等行业前辈与领军者的影像时,台下超过500名与会者无不动容,由衷赞佩的掌声久久回荡。
从1949当家作主到2019大国崛起,共和国七十年,亿万华夏儿女前仆后继,热血奉献;
从1953破土动工到2019十年称冠,汽车产业六十六载,千千万万中国汽车人踏平坎坷,砥砺实干。
从荒土奠基到涉水开山,从落子长春到布局十堰,从合资合作到自主创新,从惠于世贸到市场鏖战,从基业伊始、四顾茫然到问鼎世界、拓新谋篇,实业兴邦之路上,中国汽车人,一路相随,始终相伴。
值此共和国七十周年华诞,遴选七十位中国汽车人精英代表,向创业者致敬,向汽车业献礼,向共和国颂歌。
70年,70人。他们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开创者,他们是产业链的奠基人,他们是纵横捭阖的企业领袖,他们是坚守一线的大国工匠,他们是科技兴国的新生力量,他们是中国汽车人的精英代表,他们是中国汽车业的基石和灵魂。
70年70人,汗水、智慧,毫不吝惜,火热的生产线上,记录着大国工匠的艰辛轨迹;
70年70人,激情、斗志,尽情挥洒,滚滚的车轮下,神州在铭刻世纪丰碑;
70年70人,梦想、信念,代代延续,满腔热血抛洒,只为行者无疆。
70年,千千万万中国汽车人,峥嵘岁月,携手奋进,继往开来,薪火相传。
回望当下,放眼未来,站在新的产业高度和历史时点,中国汽车人精诚团结,心手相连,在汽车大国的地基上,添砖加瓦,夯实奋进。推动中国制造,共筑汽车强国梦想。
历史不曾忘记,未来正在谱写。
“我老了,无法投身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三次创业。但是,我愿意躺在地上,化作一座桥,让大家踩着我的身躯走过,齐心协力把轿车造出来,实现我们几代人的中国轿车梦。”作为中国第一代汽车人的代表,饶斌的这番真情表白让闻者动容。燃烧自己,无私奉献,正是以饶斌为首老一代汽车人的代表。他们是一汽、二汽的创立者,是百姓轿车生活的奠基人。他们以人格魅力为表率,为中国汽车培育出一个五彩斑斓的苗圃。
老一辈汽车人,为中国汽车牵肠挂肚一辈子。新一代汽车人正继往开来奋勇拼搏,他们的愿望不仅是造好中国车,更要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
让人惊喜的是,“中国汽车70人”中的部分代表也来到了“汽车人之夜”现场,他们与晚会主持、汽车人传媒社长兼总编辑李苗苗女士一起,袒露心声,畅想未来,期许并践行中国汽车强国梦想。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党委书记王瑞祥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党委书记王瑞祥表示:“严格说起来,我不是纯粹的汽车人,但我是汽车工业发展的见证者,我也是为汽车工业做好服务的服务者。我祝愿我们汽车工业越来越强,祝愿中国的汽车有一天能够喊出一句口号: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中国车!” 王瑞祥特别谈到,倘若有一天,国际上的知名人士、成功人士能够为拥有一辆中国车而自豪,那么那个时候,中国汽车的强国梦也就梦想成真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董扬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董扬谦虚地说,作为汽车人,他“干得少、说的多”,特别是汽车行业有很多不便于讲话的都由他代表行业表达。这次入选“中国汽车70人”,他将继续为汽车产业鼓与呼,当好汽车产业的发言人。晚会主持、著名表演艺术家蔡国庆老师点评:您是称职的发言人。
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留平
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留平不仅入选“中国汽车70人”,也是当晚惟一一位获评的2018—2019“中国汽车年度人物”。不计个人得失,只为企业长足发展,成为徐留平一年多来,在一汽大刀阔斧改革最真实的写照。谈及获奖的感受,徐留平非常谦虚地说,一年多没干什么事拿奖,受之有愧。展望未来,如何做好汽车,他谈到了四个关键因素:
“首先是要有情怀,没有情怀,没有热爱,做不好汽车;第二要有洞见,汽车业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行业,但是需要洞见,如果没有洞见,后面或许有远见;第三,要有勇气,既然有洞见,那就去干;最后,一定要谦敬,对于消费者、对于汽车,要有一种谦卑和敬畏的感觉。对于我本人,对于一汽和红旗来讲,我们怀着情怀、希望与洞见,同时怀着决心和勇气,最后抱着谦卑和敬畏的心,做好红旗、做好一汽!”
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
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谈到:“为我们祖国7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绩感到骄傲,作为当代的汽车人,我们一定努力为打造一流的汽车企业而奋斗。”
北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和谊
让北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和谊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中国汽车工业伴着共和国成长一路走来,接近70年过程中,我觉得特别自豪的是:没给祖国丢脸,为我们的伟大祖国争了光。接下来,作为我们这一代‘汽车人’,可以说使命光荣,任重道远。我们将不负前一代‘汽车人’的期望,为我们伟大祖国继续争光!”
广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曾庆洪
广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曾庆洪说,祝贺所有的“汽车人”,70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忘不了老前辈,更忘不了一代代汽车人所做的努力,“我们将继续努力,我们都是追梦人,共筑汽车强国梦!”
奇瑞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尹同跃
奇瑞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尹同跃表示,把自己与那么多伟大的汽车前辈放在一起,真的是诚惶诚恐。未来,将继续秉承老一辈汽车人的精神,把中国品牌做出去,让中国汽车走出去,让中国的汽车人成为世界上受尊重的人。他谈到,由于合资股比政策变化,不少人开始担心汽车业,担心汽车人。他坚信,中国汽车人不会让大家担心,更不会给大家丢脸,“我们有信心!”
东风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
东风汽车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这次代表东风汽车董事长竺延风而来。他说,今天参加“汽车人之夜”,心里非常激动。“虽然汽车市场是下降的,但是作为汽车人的内心是骄傲的,我们有无限的激情,不负2018,不惧2019,作为一个汽车人,非常骄傲,也期望中国品牌汽车跑遍世界各地。为中国品牌,为中国‘汽车人’感到自豪!”
沧海桑田,中国巨变。推动中国驶上汽车高速路的,正是千千万万的汽车人。70年来,他们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将自己的青春和梦想献给祖国的汽车事业。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所说的那样,“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过去70年里,中国汽车筑梦成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突破;未来,一代代汽车人还将继续在奔跑中拥抱梦想、成就未来,推动汽车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
中国汽车人,任重道远!
共和国70年,中国汽车70人
行业前辈
饶斌
中国汽车之父、中国汽车工业奠基人
1913-1987,中国汽车工业奠基人。他把第一锨黑土抛向一汽建设奠基石,并参与了二汽建设,促成上汽与大众合作。曾任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第二汽车制造厂厂长,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中汽公司董事长。其一生都在探索中国汽车工业腾飞之路,享有“中国汽车之父”的盛誉。
孟少农
汽车工程专家、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奠基人
1913-1987,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奠基人。曾任中共吉林市委书记、吉林省委委员、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院长、第二汽车制造厂厂长,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
郭力
一汽第二任厂长、中国汽车工业奠基人
1916-1976,早期主持筹建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领导人。1950年,就任重工业部汽车工业筹备组主任,负责筹建汽车工业,还兼顾筹备拖拉机、坦克及航空工业。曾任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一机部副部长兼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经理。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开创者”。
张德庆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汽车技术奠基人
1900-1977,中国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新中国建立前,张德庆就是国内有名的汽车专家。新中国成立后,张德庆坚持留在大陆。主持了“解放”、“跃进”等车型改装煤气车的技术设计,并在全国推广使用。除了燃料技术,张德庆在汽车机械工程方面也做出卓越贡献。
刘守华
一汽第三任厂长
1920-1999,中国汽车工业的创始人之一。他是一汽的第三任厂长,参加和领导了一汽的破土动工、红旗基地扩建、解放生产与改进,推进企业现代化管理的第一次艰苦创业全过程。从刘守华起步,一汽开始了解放卡车换型改造的谋划工作。
方劼
中国汽车工业的创始人之一
1921-2003,原一汽、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党组书记。为制造我国第一辆汽车和第一汽车制造厂发展壮大做出贡献。他还是我国重型汽车工业的创始人之一,在筹备和成立第三汽车制造厂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中国重型汽车工业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何光远
原国家机械工业部部长
1930年生,原国家机械工业部部长。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他15岁参加革命,留苏回国后辗转参与建设一汽,从一名技术员到分厂厂长,从政府官员到农机部,从机械委到机械工业部,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他都发挥了自身的作用。他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摇旗呐喊,始终站在推动中国汽车业发展的最前沿。
邵奇惠
原国家机械工业局局长、党组书记
1934年生,原黑龙江省省长、原国家机械工业局局长。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他富有远见,也是脚踏实地的学者。他在汽车行业最早提出“中国汽车强国战略”的思路与方向。他是一个改革者,为汽车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陈清泰
原二汽总厂厂长
1939年生,原二汽总厂厂长、二汽总工程师,原东风汽车工业联合公司董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副主任。陈清泰长期担任大型企业的领导工作,参与过中央和国务院许多重大政策和重要文件的制订和起草工作。
吕福源
原一汽副厂长兼总经济师、原商务部部长
1945-2004,先后担任一汽副厂长兼总经济师、中汽总公司副总经理、国家机械工业部汽车司司长、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后出任国家商务部首任部长。制定了中外合资企业50:50股比的政策,推动了中国汽车业合资合作的发展,被誉为是“最懂汽车的政府部长”。
李刚
一汽第四任厂长、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董事长
1926年生,毕业于清华大学,一汽第四任厂长。作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开拓者,李刚参与了一汽建立、红旗车研发、筹建中汽公司等诸多影响中国汽车产业进程的大事。在担任中汽公司董事长期间,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基本理顺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系统的企业间关系,起到了稳定发展的效果。
胡信民
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首任理事长
1926年生,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首任理事长。毕业于南京大学经济系,后调入第一汽车制造厂任计划科科长。随后担任北京一机部汽车局规划处处长,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副董事长,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理事长。他一直在探索中国汽车工业管理体制改革,为此付出了毕生精力。
陈祖涛
中国汽车工业奠基人、一汽第一位员工
1928生,中国汽车工业奠基人,见证了中国汽车从零开始的历程。他曾是一汽第一位员工,二汽第一任总工程师,还曾参与川汽、北汽、南汽、北内、长拖等大型项目的规划设计等工作。陈祖涛的一生,始终与新中国的汽车工业联系在一起,是与共和国汽车工业命运同行的汽车人。
蒋涛
原汽车拖拉机联营公司董事长、上汽大众合资谈判主要成员
1921年生,曾任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咨询委员会主任。改革开放初期主持了上海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轿车合资项目。开创了我国汽车业首家大型合资企业,改变了发展理念,为90年代汽车招商引资大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被业界誉为“上海桑塔纳”之父。
李子政
原二汽筹备组成员、党委书记
1921-2013,曾被派往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学习,历任一汽铸造分厂厂长、二汽筹建五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原第二汽车制造厂党委副书记、副厂长,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东风汽车公司咨询委常委。为二汽的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确定了建厂纲领和建厂方针。
黄正夏
二汽第二任厂长
1921-2009,曾任中国科学院局长,湖北省十堰市委第一书记、市长。参与二汽筹建,先后担任二汽厂长、二汽集团董事长。他带领二汽冲破计划经济束缚,从深山艰难崛起,使二汽摘掉濒临倒闭的帽子,彻底改变了二汽面貌,为二汽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黄兆銮
一汽第五任厂长
1924-2015,曾任一汽厂长、一汽集团咨询委员会主任。他是我国汽车工业第一代工具管理的创始人,经历了老红旗“下马”的动荡岁月,见证了一汽走上合资的整个过程。这个自称“不懂汽车制造的汽车制造厂厂长”,不仅解决了一汽自主权问题,更为一汽发展争取了广阔的空间。
张兴业
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副董事长
1926年生,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副董事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他多次临危受命,帮扶四川大足汽车、洛阳轴承研究所走出亏损泥潭,为初创的第二汽车厂参与框定了技术流程。退休后他仍然热心关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为之奉献全部精力。
冯克
北汽奠基人
1922-2012,原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副总经理。他是北京汽车工业的拓荒者,也是奠基人。他领导了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的筹建,带领员工制造了北京汽车工业历史上第一辆小轿车“井冈山”牌,在北京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每个重要历史阶段,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顾尧天
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总经理
1933-2017,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南京汽车制造厂厂长。中国汽车工业践行者,历经一汽、二汽的创业时代。他所主导的南汽时期,也是南汽的鼎盛时期。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开拓者,离休后依然心系行业,为当代中国汽车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蔡诗晴
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总经理
1932年生,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总经理。任职期间,他针对中国汽车的现状,确定了汽车工业“从载货汽车转向轿车”的发展方向。主导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制定,为汽车工业尽快实现规模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勾勒蓝图。
陆吉安
原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总裁
1933年生,曾任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副主任、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总裁、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董事长。他被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亲自“点将”弃官从商,主持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以一个“弄堂小厂”起家,为今天上汽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陈光祖
原中汽总公司副总经理
1933年生,原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副总经理。曾任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咨询公司总经理。他剖析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现状,提出汽车企业要从制造为中心转变为以研发为中心的战略理念,以核心零部件提升推动汽车强国梦想。
耿昭杰
一汽第六任厂长
1935年生,原一汽集团总经理、董事长、党委书记,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他领导一汽二次创业,成功实现了世界汽车史上少有的老产品单轨制垂直转产,使传统老国企焕发青春。引领了中国汽车改革开放、合资合作的新一轮发展浪潮。
徐兴尧
原一汽副厂长
1938年生,曾任一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国家863计划纲要建议软课题研究专家,天津大学、吉林工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等数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完成了汽研所与设计所的合并管理。
马跃
东风汽车公司原总经理
1942年生,曾任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机械工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东风第四任厂长,在他主持工作的七年中,带领东风汽车绝境求生,从亏损走向盈利,奠定了东风汽车体制改革新框架。
张小虞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
1945-2014,曾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会理事长、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他对中国汽车工业倾注了全部的爱和毕生心血,在各个重要时间和事件节点上参与决策。从80年代初起关注并见证了中国汽车30年发展,被誉为中国汽车业的“形象大使”。
孙敏
江铃汽车原董事长
1936年生,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他把一个亏损5000万的地方汽车修配厂变成轻卡市场的领头羊,他一手推动了江铃A、B股上市,他推出盘活江铃的一系列举措,引入了战略投资者——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他在关键时刻把江铃推上快车道,把江铃带出了困境并取得了业绩。
张玉浦
陕汽集团原董事长
1943年生,曾任陕汽总经济师、厂长,后任陕汽集团董事长,中共十七大代表。1968年,张玉浦进入陕汽,是企业的第一代创业者。在他领导下,陕汽从国家投资不足亿元、陷于严重发展危机的三线企业,一跃发展成当年产值超百亿元、重汽领域的中国500强企业。
安庆衡
北汽集团原董事长
1944年生,北汽集团原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担任北京齿轮总厂副厂长、总工程师,北汽摩联合公司总工程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在北汽集团董事长任内,推动了北京现代、北京奔驰合资公司的成立,是北京汽车工业发展的功勋元老。
陈祥麟
上汽集团原董事长
1944年生,曾任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总经理,上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在他任内,主导了中国首家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的奠基及成立,牵手全球零部件巨头,大手笔地推动上南合作,牵手上汽通用和五菱的三方合作,为上汽集团战略发展奠定了基础。
杨金槐
昌河汽车原董事长
1944年生,曾任昌河集团董事长,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昌飞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昌铃公司董事长,九昌公司董事长。任职期间,昌河微车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他负责成立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后组建了九江昌河汽车公司,为当地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凌玉章
东南汽车原董事长
1945年生,曾任东南汽车董事长,福汽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他主导成立了“东南汽车”,实现了多元化生产目标。他曾为集团创造了“8年效益增长10倍”、20世纪末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的辉煌业绩。在他带领下,基础薄弱的东南汽车实现了业界瞩目的三级跳,深化了两岸合作,成为了当年中国汽车界的一匹黑马。
左延安
江淮汽车原董事长
1949年生,曾任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在江淮汽车最困难的时候临危受命,手握“底盘”、“轻卡”两张王牌,带领江淮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实现“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战略,优化整合安凯和江淮客车。在他的领导下,江淮汽车经历了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他本人也被尊称为“江淮教父”。
胡茂元
上汽集团原董事长
1951年生,曾任上汽集团董事长,中共十七大代表。他是上汽集团历史上最年轻的厂长,在上汽通用的筹建过程中,胡茂元创造了“上汽速度”,带领上汽进入世界五百强行列。在他的任职期间,上汽集团发展迅速,一直稳居中国车企销量第一位。
尹家绪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原董事长、党组书记,长安汽车原董事长
1956年生,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共十六大代表,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长安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在长安最困难的时候,他披挂上阵,把长安汽车带到了国内第四的位置。他不断推进长安自主品牌研发,奠定了长安汽车由微车向乘用车转型的基础。
张房有
广汽集团原董事长
1956年生,广汽集团原董事长。他大手笔推进跨区域兼并重组,形成了广本、广丰、广汽三菱和广菲克为主的合资板块业务。他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带动广汽传祺强势崛起。在他率领下,广汽一跃成为规模前五的大型汽车集团。他让“大广汽”梦想成真,让广州汽车工业从衰落走向繁荣。
马纯济
中国重汽原董事长、党委书记
1953年生,中国重汽原董事长、党委书记,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他临危受命,将中国重汽从亏损的泥沼中救出。他加快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重汽核心竞争力;他把中国重汽产品出口世界各地,他是重汽绝处逢生的领路人,也是中国重汽迈向全球领先商用车制造商的奠基者。
李建新
长丰汽车原董事长、党委书记
1953年生,长丰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党委书记,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开拓创新、四次创业,将一个濒临亏损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国家和军队生产轻型越野汽车的定点厂,为军工转民用创出了一条高速发展的新路,被誉为“湖南汽车工业的奠基人”。
祁玉民
华晨汽车原董事长
1959年生人,历任大连重工总经理、董事长,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05年,就任华晨汽车董事长,将濒于崩盘的集团业务逐步推向正轨。13年来,他将华晨汽车打造成一家年收入超2000亿元的大型汽车集团。在他带领下,华晨从宝马获取先进发动机技术,首开合资合作先河。
行业管理
王瑞祥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党委书记
1948年生,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党委书记,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他不断完善中国汽车行业体系,强化基础能力;他加速汽车产业跨界融合,提升质量品牌,深化开放合作。他为中国汽车行业国际发展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奔走。在全面推进汽车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为实现汽车强国目标而付出最大努力。
付于武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1945年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从一名技术员到最年轻的总工程师,再到如今中国汽车产业强有力推动者,他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的风雨历程,也影响着几代汽车人的前进方向。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总都能听到他的声音,他始终站在中国汽车行业的第一线。
董扬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
1956年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他曾主持制定了全国汽车行业“八五”、“九五”科技规划;执笔《汽车行业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载入国家科技《白皮书》;他主持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全国汽车电子项目技术攻关和引进组建联合电子公司、电动汽车及车身开发项目,并参加了WTO谈判。在推动实现汽车强国的路上,董扬一直跑在最前沿。
整车企业
徐平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1957年生,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共十七、十八、十九大代表,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曾任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一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他推动东风快速成长,提出“大自主、大协同”战略。他受命北上,为一汽改革疏经通脉,掌舵兵装,他践行着“保军报国、强企富民”的使命。
徐留平
中国一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1964年生,中国一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兵装集团总经理兼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从长安到一汽,他一直致力于中国品牌自主创新。在他带领下,长安汽车成为中国第一家销量过百万的自主品牌。他北上一汽,推动红旗振兴;他锐意改革,使合资与自主焕发活力。徐留平率领下的中国一汽,正成为振兴东北与国企改革的典范。
竺延风
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
1961年生,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曾任一汽集团总经理、董事长;吉林省常务副省长、省委副书记。他带领一汽成长为我国第一个“百万辆”级的汽车企业,他执掌东风,提出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东风向着“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陈虹
上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1961年生,上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共十八大代表,第十、十一、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推动上汽跃入世界500强第41名,他带领上汽实现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全方位转型。他着力发展自主,推动上汽自主进入快车道。他创造性整合国际、国内资源,全力打造上汽集团的整体竞争力,将上汽集团打造成为具有强大本地化竞争优势的汽车航母编队。
徐和谊
北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1957年生,北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共十八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委员。他深化北汽与现代合作,创造了被业界称道的“现代速度”;他领导北汽与奔驰合资,让北汽有了“质”的发展根基;他力推自主品牌,用“加减乘除”法进行供给侧改革;他推动新能源发展,使北汽连续5年站上国内纯电动车销量第一。
曾庆洪
广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1961年生,广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第十、十一、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带领广汽成为国内盈利能力最强的汽车集团;他不求大、只求强,与扩张规模相比,更追求质量效益为先,关注成本控制,保持稳步发展,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他重视自主品牌发展,于2010年成功推出广汽传祺,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产销量逐年攀升,创造了业界知名的“传祺速度”。
尹同跃
奇瑞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
1962年生,奇瑞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共十七、十八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坚持自主创新,努力打造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他前瞻布局,通过海外建厂,让奇瑞成为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初具知名度的中国品牌。他领导奇瑞走出一条从无到有、坚定向前之路。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他为奇瑞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安进
江淮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
1957年生,江淮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共十九大代表,全国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他是推进安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发挥江淮汽车的“底盘性格”,带领江淮汽车坚持走自主研发的道路,让江淮汽车成为中国汽车自主创新的生力军。
李书福
吉利汽车董事长
1963年生,吉利汽车董事长,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他抓住轿车进入家庭的机会,以民营企业的身份与跨国车企博弈不落下风,最终带动吉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关注国内市场的同时,他大胆利用资本运作,实现了较为完善的国际化布局。
魏建军
长城汽车董事长
1964年生,长城汽车董事长。他以皮卡为切入点,以SUV为核心竞争力,切实贯彻了长城“每天进步一点点”的理念,稳健经营,创出多项第一。从一踏进汽车圈的那天起,魏建军立志,通过制造中国人自己的汽车实现“产业报国”。如今这个使命依旧没变,“要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魏建军致力于将中国制造走到世界各地。
王传福
比亚迪汽车董事长
1966年生,比亚迪董事长。21岁的王传福开始接触电池领域,让他看到了前景与希望。1995年,他辞职创业,7年时间将镍镉电池产销量做到全球第一、镍氢电池排名第二、锂电池排名第三;2003年,他进军汽车业,迅速布局,占据新能源市场领先位置。如今比亚迪已经成为新能源时代的领军者,王传福正在将比亚迪带入一个新的阶段。
谭旭光
山东重工、中国重汽董事长、党委书记
1961年生,山东重工、中国重汽董事长、党委书记,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大刀阔斧,重组湘火炬,入主陕重汽,并购欧美企业,带领潍柴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他重回重汽,举起“改革者”的大旗,誓要将中国重汽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汤玉祥
郑州宇通客车公司董事长
1954年生,宇通集团董事长,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汤玉祥的成长史就是宇通集团的发家史。他以“宁做过头事,不说过头话”的踏实心态,带领宇通团队从濒临破产发展成为中国客车领域的一张名片,并出口六大区域、多个国家。
晏平
广西玉柴机器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1960年生,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自接任玉柴集团董事局主席后,实现了“三年再造一个玉柴”的目标。他带领下的玉柴,发动机产销量始终位居行业首位,品牌价值连续13年行业第一,创造了行业内外广为流传的“玉柴现象”,跻身国际内燃机第一梯队。
零部件企业
鲁冠球
万向集团原董事长
1945-2017,万向集团原董事长,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曾驰骋商场48载,主宰了万向集团从公社农机厂发展成营收破千亿商业帝国的全过程。他紧跟改革开放和中国汽车发展的步伐,集中力量耕耘万向节家园,最终进阶成为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曹德旺
福耀集团董事长
1946年生,福耀集团董事长。他是中国“入世”后打赢世界反倾销案的第一人,1987年他创立福耀玻璃,而后迅速成长,打破了中国汽车玻璃100%依靠进口的历史。30年来,他只专注于汽车玻璃领域,使福耀玻璃发展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
李大开
陕西法士特集团原董事长
1953年生,陕西法士特集团原董事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71年他进入当时的陕齿,从普通车工职位做起,将自己45年的时间与汗水贡献给这里。1995年临危受命接过厂长重担,带领一家经营困难的国有企业翻身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大型汽车传动系统制造商和全球供应商。
陈爱莲
万丰奥特集团董事长
1958年生,万丰奥特集团董事长,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是轮毂领域的铁娘子,十多年时间万丰奥特就发展成为涵盖汽车部件、机械装备、金融投资三大产业的工业企业。她目标是延伸到工业机器人与新能源、金融投资与置业领域。万丰奥特已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
学术科研
王秉刚
国家电动乘用车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
1938年生,清华大学汽车专业毕业后进入一汽,几十年来一直奋斗在科研工作一线,主持完成重大课题15项和多项汽车试验技术,是我国汽车试验技术和汽车可靠性工程的学术带头人,也是我国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郭孔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5年生,汽车设计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放弃海外优越生活投身祖国建设。他学术造诣精深,主持完成多项中国汽车行业的基础性科研项目。他醉心研究,专业造诣和研究成果达到世界级水平。他是中国汽车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基础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骏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5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会轮值主席。他带领团队研发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大马力高端柴油机,创造出中国汽车行业第一。摆脱了该项核心技术对国外的依赖,推动中国商用车自主化向前迈进。
欧阳明高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8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他长期从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型动力系统研究,开展了从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到推广应用的系统性工作,建立了汽车动力系统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战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孙逢春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8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动车辆工程科技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长期致力于电动车辆总体理论与现代设计方法。提出并构建了中国电动商用车、充/换电站系统、清洁交通等系统技术体系,为我国车辆电动化技术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钟志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2年生,中国工程院机械运载工程学部院士,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先后主持科技部的“九五”和“十五”重点技术攻关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十多项省部级以上的重要科研课题,是中国仅有的两位研究车辆工程的中国工程院士之一。
一线劳模
吴殿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1974年生,一汽红旗“国车卫士”礼宾车保障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作为红旗检阅车、国宾车专属服务人员,红旗开到哪里,吴殿维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里。在举世瞩目的重大国事中,吴殿维都以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技艺为国车红旗保驾护航,是一名忠诚可靠、出类拔萃的“国车卫士”。
王涛
全国劳模
1955年生,王涛在东风商用车工作的四十余年,创造了累计装调重卡超过20万辆、未发生一起质量事故的装调业绩最高纪录;首创国内卡车行业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操作法;创造了3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为同行业工人中最多。他为东风汽车公司以及中国汽车工业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永忠
全国劳模
1964年生,加入长安汽车三十余载,他从一个普通的员工成为发动机调修的专家,他自创出独特的“望、闻、听、切”诊断方法,成为发动机维修的“重庆市职工经典操作法”。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勇于创新,他为长安汽车品牌质量提升、为中国汽车动力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汽车人》编辑部)【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