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赵英专栏】贵阳市“取消汽车限购”的意义

作者:
赵英
时间:
2019-09-16 07:43:00

以行政手段限购汽车,对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效果有限,反而会造成畸形消费。真正解决交通拥堵,要在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改变轿车使用方式、转变人们交通习惯等方面下功夫,以发展的眼光解决问题。

文/《汽车人》评论员 赵英

前几天,笔者写过一篇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中提出的“取消汽车限购”政策的评论文章,贵阳市政府2019年9月10日就做出了废止《贵阳市小客车号牌管理暂行规定》的决定,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自2011年以来根据《贵阳市小客车号牌管理暂行规定》拟定发布的小客车号牌管理相关公告相应予以废止。

这是国务院文件出台后,有关地方政府做出的第一个反应。贵阳人民中秋佳节,又添了某些欢乐,又增加了某些忙碌(赶紧买车、准备买车和咨询买车)。

对贵阳市政府做出的这一决定,笔者认为是件大好事,但一开始,并不想予以评论,因为贵阳市毕竟是一个西部的“二线城市”(恕我无礼),但仔细一想,还是觉得有写一写的必要。

当初,贵阳市政府限购,笔者不以为然。因为贵阳市当时总体上轿车保有数量实在有限。当然,笔者当年去过贵阳,从市区交通情况看,轿车有些过度集中于市内惟一的主干道上,会有些拥堵。但是,与北京、上海、深圳遇到的交通拥堵的挑战相比较,还不到“限购”程度。重要的是,一旦这个规模的城市开限购之先河,对全国汽车消费,可能产生连锁反应。

当时笔者在一个会议上说:“对地方政府限购汽车的行政作为,要有一个标准。贵阳市限购,反映了行政机关作为的随意性,地方政府如果这样限购下去,诸多城市都可能限购。”现在贵阳市政府废止限购,笔者认为也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情。

首先,贵阳市废止限购,意味着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对汽车消费政策做出了重要转折。简单地以行政手段限购轿车,这一政策或许在今后各级政府工具箱里消失。“限购”的合理性,已经在舆论导向上、操作层面上逐步消失,仍然推行限购措施的地方政府也将会感到越来越大的舆论压力。

其次,贵阳市取消限购,给限购政策的推行划出了“到此为止”的底线。今后,地方政府简单地实施行政限购,恐怕难以再现了。

第三,贵阳市取消限购,对改善贵阳市形象,促进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改善西南地区轿车的消费环境,对促进轿车消费产生一定积极影响。贵阳市正在通过建设大数据等产业,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向具有国际化风范的城市转变。取消限购,对推动贵阳市的形象转变和经济发展,会产生积极作用。

第四,贵阳市取消限购,为地方政府取消限购开了先河,起了某种程度的示范作用。贵阳市取消限购后的轿车消费状况,取消限购前后采取的相应措施,可以为其他城市政府决策,起到借鉴作用,可能引发其他城市跟进(当然,不可过于乐观)。

第五,贵阳市取消限购,是地方政府着眼大局做出的决断。做出决断,首先是战略思维的转变。其他地方政府也应当从大局着眼,从为人民的初心出发,有所考虑。毕竟限购已实施近10年了(从北京市2010年12月颁布有关政策开始),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交通状况、人的理念以及汽车产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需要重新予以反思、评价、调整,做适度改变。

“天不变,道亦不变”是行不通的。各地政府面对不同城市管理的挑战,不同的城市发展环境,必然有不同的对策。取消限购,也可以有不同的做法,但终究到了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其实,以行政手段限购汽车,对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效果有限,反而会造成畸形消费。就像前几年,挂着外地车牌的轿车,在北京满地跑,笔者住的小区里满是外地车牌的轿车。最近,庞大的皮卡以其雄伟的身姿,奔驰在五环以外。

真正解决交通拥堵,要在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改变轿车使用方式、转变人们交通习惯等方面下功夫,以发展的眼光解决问题。日本东京比北京轿车拥有量多、道路比北京狭窄,但堵车程度远不如北京。转变管理方式的前提是转变思维方式。

即便通过行政手段限制轿车发展,也不应简单“限购”,而应该在引导、限制使用轿车上想办法。在我看来,北京的轿车根据尾号出行的管理办法,就比“限购”有效地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

凉爽的秋风里,汽车消费环境在悄然改善。(文/《汽车人》评论员  赵英,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