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宝能来说,资本搏杀是矛,意在当前获益;进入汽车产业是盾,对地产不可测的未来做点防御。其投资逻辑,还是很清晰的。
文/《汽车人》黄耀鹏
到了2019年最后一两个月,宝能重新变得活跃起来。无论从资本市场,还是汽车产业,宝能频频出手。
宝能买到了啥?
2019年12月30日,长安PSA 50%股权在重庆产权交易所挂牌的第二天,宝能旗下“前海锐致”以16.3亿元代价摘牌,首付一半。
在此之前的12月20日,PSA将自己手中的另一半合资公司股权,也转让给宝能,因未公开交易,代价不详。但坊间猜测,与长安的挂牌底价,可能相同。这不是一次竞买行动,而是三方谈好了之后,各自履行交易手续而已。
宝能对三方交易的评价是:“充分的市场行为”,为自己的合规性背书。
协议公告没有透露长安PSA合资公司的负债转移,以及DS品牌的使用问题。有猜测认为,两者很可能是捆绑的。虽然这次交易必然涉及制造资产,但如果没有品牌,宝能收购的理由不够充分(硬资产+债务合计为负值)。同样,如果债务不能剥离,长安也不会卖。所以,宝能很可能同时接下债务和品牌有限使用权。存在疑问的是,DS将来以进口车的方式继续在华存在,那么宝能还怎么生产DS?
还有一个理由是,宝能收购同样边缘化的品牌观致,花了65亿元。这是毫不含糊地包含品牌在内的完整收购。30多亿还不足以买DS品牌,PSA还有本土市场需要考虑。
宝能的资本围猎
与此同时,宝能也在资本市场制造热点。事实上,4年来宝能在A股的资本运作从未停止。姚振华本人,因“自有资金造假”问题,被银保监会处以10年禁入的处罚。就好比足球比赛中教练被罚上看台,后者通常是老老实实当看客吗?显然不,透过耳麦联线助理、遥控指挥就好了。姚振华也如此,他透过亲属代持(同样违规),但很难抓到其把柄。
在A股市场,姚振华未被处罚,只被当时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斥之为“害人精”、“妖精”。在资本市场,姚振华有没有问题?当然有。但是,道德审判代替不了法条。
姚振华的问题在于违规使用险资。400亿的收购资金由万能险、以钜盛华为主的投融资平台、隐蔽的夹层融资杠杆构成,其中肯定包含广东潮联协会内的隐形融资(姚振华是该协会名誉会长)。这种杠上开花的融资方式,风险巨大。
在“宝万大战”之后,舆论主动为姚振华加了很多内心戏,诸如“洗脱野蛮人形象”、“进入汽车业实业报国”等等,估计姚振华看了要笑得打跌。
如果道德指摘有用,还要法律法规干什么?何况在潮汕同乡中间,姚老大形象好得很。
宝能系投资20多家A股上市公司,但大多数都是参股。宝万大战形成的刻板印象,是宝能喜欢短时间内携天量资金(成本当然也很高),痛下杀手,夺取控股权等大戏。实际上,宝能信奉的是广泛撒网、悄悄潜伏,只有等到好机会才追求击杀。
2019年最后两个月,好机会来了。
12月4日,南宁百货发公告称,南宁富天(宝能子公司)增持至18.85%,超过原大股东南宁沛宁持有的18.26%,而富天手里的股份,系由前海转让。
后者不得不寻求资金支持,与富天争夺控制权。资本争斗导致南宁百货在13个交易日中拉了10个涨停,俨然宝万大战的小型翻版。
宝能打“明牌”
在宝万大战中,姚振华控制的宝能系浮盈300亿元(未扣除资金成本)。他并非没有战略目标,而是在战略和战术目标间切换自如。假动作也可能变成真杀招。
宝能系貌似不过是大型游资罢了。炒股获利就是其征战资本市场的直接目的。只不过像大型猫科动物捕猎一样,足够地接近之后,才一跃而起发起最后攻击。舆论只注意了它凌厉的最后攻势,而忽略它长期的铺垫和布局。
那么,转向汽车业又为了什么?无论地产、保险,还是当A股野蛮人,利润率都远超造车。业界翘楚丰田,净利润率才达到8.34%(2019-2020财年上半年)。为什么宝能要苦心积虑从高利润率领域,部分转向低利润行业?
大规模制造和研发储备,并非整车制造业的护城河,低利润率才是。新势力们在进入车型量产和规模交付(虽然只是万辆水平)之后,仍然苦苦挣扎,就因为前期投入带来的利润率太难看,以至于后续融资困难。虽然嘴上说做好5年不赚钱的准备,但投资人身体还是诚实的。特斯拉做了14年领头羊,不是才看到盈利曙光吗?
舆论猜测宝能接盘甩卖的整车资产,往往将其动机与地产项目联系在一起。声称宝能只是看上长安PSA的深圳工厂地块,宝能5个汽车产业园都是实质上的地产项目等言论,都基于“金锄头”理念。
在未获得政府许可前,工业用地不可能转成商业地产开发,这是常识。宝能就是想做汽车,而不是模棱两可的“汽车地产”项目。
宝能接盘的观致和长安PSA,都是亏损累累的业务。长安+PSA做不好的DS,奇瑞+量子做不好的观致,初入行的宝能也没有金手指,该亏还得亏。只不过,地产商兼资本大鳄的体量,对亏损的容忍度,比前者高多了。亏几十亿元,不能算小意思了,就算“中等意思”吧。上市车企无法忍受这样的亏损幅度(长安2019年亏22.4亿元,达到历史新高),于未整体上市的宝能系而言,不过是一次宝万大战收益的10%而已,亏得起。
对于造车,宝能如今基本上算打“明牌”——潮汕系资本的投资欲望,极其渴望从明日黄花的地产行业,进入造车领域。姚振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是资本代持人。
大工业时代在中国是否即将陷入迟暮,还有争议,但汽车和未来的科技增长、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汽车作为科技载体的角色,日益吃重,进入这个行当,就是保留一张进入未来的“入场券”。何况,除了地产和汽车,还有什么行业是对民资开放而且体量能达到上千亿呢?
恒大试过了粮油、矿泉水,证明都不过是小池子。既然英雄所见略同,枭雄见地,也大抵相差不远。只不过对于汽车资产的收购,恒大主要在欧洲买,宝能则主要在国内买。
不是说潮汕系游资没有长远眼光,只会玩资本围猎和买空卖空吗?当他们真的有了点长远想法,被误解很正常,为此前的蛮力操作手法引发的负面形象买单,也很正常。
对宝能来说,资本搏杀是矛,意在当前获益;进入汽车产业是盾,对地产不可测的未来做点防御。其投资逻辑,还是很清晰的。(文/《汽车人》黄耀鹏,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