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比亚迪的加州口罩生意,泡汤了吗?

作者:
黄耀鹏
时间:
2020-05-18 12:14:33

虽然KN95标准口罩出口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不需要额外认证,但美国、日本、欧洲都有自己的标准,只要试图进入这些市场,就得按照其标准。这属于国家主权范畴,不存在打压。反过来,任何国家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也必须符合中国标准。

文/《汽车人》黄耀鹏

近1个月以来,比亚迪口罩出口到加州受阻一事,余音不绝。其原因和发展进程众说纷纭。而且,远未到尘埃落定的时候。

最晚在4月下旬,深受疫情困扰的各国舆论几乎都已知道,当前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商不再是3M,而是比亚迪。后者的产能在4月份就已提升到每天2000万片(现在可能达每日3000万片)。而这个传奇的口罩王国,始建于2020年1月26日。

 

奇迹的开头

当时,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了解到比亚迪口罩储备不足,影响未来的复工,而且很多企业将面临比亚迪同样的问题。他将之看做危机和商机混合物。

他采取了“赛马机制”,提出哪个事业部两周内把口罩造出来,将获得总裁奖。虽然有在口罩机厂学习的插曲,但比亚迪几乎从零开始研制口罩生产线。比亚迪集中了3000多名工程师、12个事业部的总经理,从第一张图纸到第一台设备制造完成,用时7天。最困难的第一台设备调试,花了12个小时搞定。工程师出身的王传福亲临第一线参调。

27天建立了100条生产线。3月中旬达到日产500万片,开始接到出口订单,接着一发不可收拾,订单越来越多。比亚迪在做口罩这件事上,体现出决策魄力和执行力。如果故事到此为止,是妥妥的励志片。

事实上,发展下去,是剧情片。而现在是悬疑片,问题是后面有没有可能变成悲情片?

 

口罩简单,认证复杂

4月份,比亚迪和美国加州政府签订了2亿片口罩的供货合同,其中有1.5亿片为KN95(并非N95,这一点很重要),另有5000万片为普通医用口罩。通常认为,中国KN95是美国N95的替代标准。

双方对预付金和供货方式展开激烈谈判,焦点在于预付金,当然还有违约责任。应该说,从协议本身来看,加州政府的做法超出了普通商业惯例。

加州政府先支付50%预付金,即4.95亿美元。这很少见,信用证才是国际贸易中普遍做法。加州促成交的诚意还是满满的。比亚迪方面,则将NIOSH认证、510K认证的时间表,也向加州政府公开。

普通医用口罩很顺利,已经有1000万片到货,增强了加州政府对比亚迪生产质量的信心。据说已经有900万片分发下去使用。

问题就出在KN95口罩的NIOSH认证上。这里面涉及到一些出口到美国的医用、防护用品的标准和认证的专业说法,我们略过具体标准内容和实验过程,只求讲清逻辑。

防护口罩在美国销售,需要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著名的N95标准(其实分为N、R、P类),就是NIOSH认证标准。认证工作由NIOSH下属试验室进行。NIOSH是民用标准。

普通医用口罩,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将之归为II类医疗器械,性能测试后给予510K批准,这是医用标准。而普通外科口罩为I类医疗器械,可以豁免510K认证,只须工厂注册和产品列名。

美国疫情爆发,口罩奇缺,FDA特意开放了绿色通道,即EUA(紧急批准)授权,相当于一个临时简易合格证,只在疫情期间有效,替代两个耗时漫长的认证。

EUA认证和NIOSH认证的区别是,前者不要到厂检验,后者则须验厂,即按照某种标准核查原材料、生产过程、环境等。

 

比亚迪低估了认证难度

4月3日,美国给予中国80家企业EUA批准。但后来使用方爆出不少批次口罩存在质量问题,5月7日,EUA白名单上只剩下14家,比亚迪仍在其中。

比亚迪送检的样品通过了NIOSH试验验证,但后者委派的第三方机构到比亚迪深圳工厂“验厂”后,在5月13日出具了“不予通过”的书面否决通知。

有消息称,在生产车间的质量现场认证中,比亚迪忽视了“Paper Work”(日常文书工作),NIOSH要求比亚迪改进这项工作,因此拖延了认证进度。但NIOSH没有义务向外界透露认证过程,所以消息并未获得证实。

而比亚迪方面对此的回应有点轻描淡写,认为只是需要补充材料。

实际上,比亚迪已经为这个超级大单使尽浑身解数,采购了大量原材料、组织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团队。双方约定,4月30日前,比亚迪不能拿到NIOSH认证,需要退回预付金的一半,即2.47亿美元。

不管真实被拒原因如何,比亚迪方面低估了NIOSH认证的难度,是这笔大单暂时搁浅的原因。

双方经过紧急磋商,将认证最后期限改为5月31日,届时还不能通过NIOSH认证,剩下的预付金也将退回。这笔订单很可能打水漂了。

需要指出的是,截至目前,比亚迪并未在该笔生意上遭受实质性的损失。在听到NIOSH认证没过的消息后,加州政府还向比亚迪追加了1亿片普通医用口罩的订单。而KN95口罩目前尚未实际交付,并不存在加州和FDA玩仙人跳,企图哄骗耍弄比亚迪的问题。

虽然NIOSH认证被拒不等于就完了,整改后仍可继续申请,但现在仅剩不到半个月,比亚迪如期拿到认证希望渺茫。除非加州政府对于NIOSH具备影响力,能敦促加速“验厂”和试验验证。

虽然加州是美国最富庶、财政最强大的州,但它很难对联邦机构指手画脚。特别是加州属于民主党票仓,加州州长、民主党人加文·纽森和白宫已经数次隔空口角,势同水火,更不可能要求联邦机构网开一面。

 

工程师思维不能包打天下

还需要指出,虽然KN95标准口罩出口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不需要额外认证,但美国、日本、欧洲都有自己的标准,只要试图进入这些市场,就得按照其标准。这属于国家主权范畴,不存在打压。反过来,任何国家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也必须符合中国标准。

判断是否存在打压,应该以认证是否对内外资一视同仁为准。到目前为止,至少在口罩问题上,尚未发现美国NIOSH对中企有针对性打压。

仅用不到两个月时间,比亚迪就崛起成为世界头号口罩工厂,至少说明其工程师人才济济,工业制造能力出类拔萃。美国有人质疑为什么加州政府不把订单给通用汽车。这不光是成本问题,比亚迪能在短时间内在内部取得共识,调动如此庞大的资源,说明尽管成立多年,比亚迪仍然保持了创业的热情,以及辨识度非常高的工程师思维。这一点和特斯拉很像。

不过,要是栽在某些文书工作上,说明其对发达国家市场的行政审批流程的熟悉程度,没有其做工程那么专业。如果只是因为翻译的问题,导致对规则的理解出了偏差,学费未免太过昂贵。

很多中国品牌,梦想都是向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市场出口整车或者在当地设厂。但汽车出口根本没有如今口罩交易那种紧迫性,不存在临时性的绿色通道。而且,汽车比口罩复杂得多,把握技术标准的难度更大。比亚迪碰到的认证问题,有值得借鉴之处。(文/《汽车人》黄耀鹏,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