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债市哀嚎一片,国有车企未能幸免

作者:
张恒
时间:
2020-11-14 11:29:38

当下绝对不能低估的就是监管层对实体经济降杠杆的决心。虽然基建投资增速下降,市场利率高升,但好处是,即便国企,也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竞争变得更为公平。

文/《汽车人》张恒

11月13日,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晨汽车”)被格致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组,案号为(2020)辽01破申27号。作为地方国资委的重点企业,被一家供应商申请破产清偿了。这背后,反映的是我国实体经济降杠杆这个大环境下的新规则。

近日,资本市场上最热的话题就是国企信用债接连违约。债市的恐慌氛围急速蔓延,到处都是熔断下跌,甚至波及到A股。说到市场恐慌的原因,归根结底是资本发现国家竟然不再兜底了,国家信用不给背书了!

前不久,华晨汽车10亿元的债券出现实质性的违约。人们发现,公司提前划转股份,以此避免核心资产被法律冻结,被市场质疑逃债。华晨汽车由地方国资委和社保金控股,总资产接近2000亿元,员工4.7万人。按照以往的判断,区区10亿元,政府不会坐视不管。

有机构统计,截至2020年10月23日,华晨汽车存续债券共14只,债券余额合计172亿元。接下来在2021年和2022年到期的债券还有4只和8只,金额分别是65亿元和92亿元。

信用债的事,要追溯到几年前,为了解决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中央在对地方债务进行摸底之后,推出了用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地方隐性负债,也就是城投债的方案。市场意识到城投债的信用,将会变成享有国家信用的地方政府债,于是城投债的牛市高潮来到。

过去的几年间,贪婪的金融机构恰恰利用到了这一点。在信用债市场疯狂地加杠杆,但凡是国有资产,身后有地方政府背景的,他们就肆无忌惮地高杠杆炒作。当时,债市疯狂的赚钱效应甚至对银行资产和A股都形成了“抽血”。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连有硬核国企背景的企业信用债都可以违约。这是监管层明确透露出不再兜底的信号,一切按照市场的规律办。资本突然意识到,如果没有政府兜底,他们手中哪怕是AAA级的债券也会瞬间沦为垃圾债。于是机构恐慌性地抛售信用债,债券基金的净值大幅下跌。投资者大量赎回,使得基金经理不得不抛售具有流动性的资产,导致市场进一步加速下跌。

显而易见,进入2020年下半年,监管层对实体经济降杠杆,尤其是地方政府降杠杆的态度变得今非昔比,异常坚决,该违约的就违约,该破产的就破产,该重组就重组,完全按照市场化的程序来。

这么一来,波及的不仅是国字号企业了,地方政府会因为偿债压力而变得流动性吃紧。2020年下半年,即便是受疫情影响,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资增速仍在快速下降,有的甚至都无法完成年度目标,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受此影响,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我国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还有60%,到了8月商用车同比增长就只有43%,9月商用车同比增长40%,10月商用车同比增长30%,仅三个月,增速就下降一半。《汽车人》在一个月前就提出观点认为,本轮商用车的牛市周期顶点已过。

虽然此次信用债市场崩盘,漩涡中心在基建和地产,但汽车行业同样对现金流要求极高,不容小视。前面提到的华晨汽车债券多次违约,就已经说明了车企若不能够维持健康的现金流,后台再硬也难逃被清算的命运。

一面在股票市场,诸多头部车企股价加速上涨,市值连破新高;一面在债券市场,处于竞争劣势的国有车企也会因为无法偿债,被上游供应链企业申请破产重组。

当下绝对不能低估的就是监管层对实体经济降杠杆的决心。虽然基建投资增速下降,市场利率高升,但好处是,即便国企,也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竞争变得更为公平。(文/《汽车人》张恒,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