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历这一年打拼,在品牌创新、技术升级、营销破圈上荣威多点开花,愈发有了心得。
文/《汽车人》管宏业
让每个人倍感难熬的2020年正接近尾声,波诡云谲的一年里,有的人沮丧,有的人振奋。对上汽荣威而言,五味杂陈中最强烈的一点是:收获。
早在四年前,荣威发布了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奠定了“互联网汽车创行者”地位。今年10月,基于万物互联时代用户对于MPV的全新价值诉求,荣威推出iMAX8,为用户的出行生活带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

更早一些,5月10日中国品牌日,上汽推出全新的R标。定位为新势力国家队的R标,不仅为上汽乘用车构建了新力量,也让上汽的自主矩阵愈发清晰。与此同时,荣威狮标全面焕新,进一步明确了互联网汽车创领者、新能源科技领导者、智能驾驶领航者的三大标签。
经历这一年打拼,在品牌创新、技术升级、营销破圈上荣威多点开花,愈发有了心得。

首先是品牌创新。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俞经民介绍,从2006年诞生,荣威就是对标主流合资企业,挑起自主品牌的中高端。这个定位到现在也没有改变,不同的是,依托上汽集团在“新四化”的布局以及技术、资源和用户等各方面的深厚积累,荣威又向前进了一大步。

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俞经民
2020年,荣威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独家冠名庆祝紫禁城建成 600年的《须弥福寿:当扎什伦布寺遇上避暑山庄》展,合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二是技术升级。以前不久刚上市的荣威iMAX8为例,它脱胎于上汽全新的智能模块化平台——SIGMA架构。该架构可以覆盖包括SUV、MPV、A级车、B级车在内的多车型。得益于架构的优越性,可使车辆前悬更短,整个车型造型比例更好。此外,在新能源动力系统方面,整个平台也有很好的适应性。在安全性方面,SIGMA架构下打造的车能够符合欧洲五星碰撞标准。

某种程度上,可以将SIGMA架构理解为一个孵化器,俞经民说,在推进互联网汽车到智能座舱,实现自动驾驶的过程中,上汽已经具备了从单点突破到体系性整体升级的能力。
第三是营销破圈。上汽乘用车荣威品牌营销部总监兼市场及公关总监王建峰介绍,由于疫情原因,“倒逼”荣威做了不少创新。早在今年2月14日,俞经民率先破冰,开启了国内第一个汽车高管直播。不仅自己做,还指导经销商如何做抖音直播、视频拍摄,如何增粉涨流量。总而言之,通过真正围绕客户进行沟通,打造全新的服务体系,将营销和服务理念都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新技术和新思潮冲击下,跨界破圈并不容易,但荣威品牌线上线下一起打通,通过多场极富创意的脱口秀、挑战赛、发布会、用户大会等,与用户走得更近。
这个过程中,俞经民“胖头俞”的抖音、微信短视频粉丝也呈几何级数增长,他本人在面对直播镜头时也愈发游刃有余,有了不一样的心得。他总结出四大诀窍:
第一,打造营销团队的整体人设。要乐活一点,亲切一些,将团队IP化,从而和用户融合在一起;
第二,增加与用户的触点、粘点。作为品牌方,与供应商、服务商也好、经销商一起,更好地进行线上线下的结合,触达整个体系,更好地实现To C;
第三,优化结构,快速反应。以大区为例,原来大区销售和售后是分开的,现在是销售、服务、市场三合一,进而带动经销商能力提升;
第四,优化业务工具,推动全服务流程数字化。他介绍,无论是APP、内部的营销,还是各式各样的自我激励、自我学习的端口都很丰富。

今年10月份,上汽乘用车销量突破7万辆,创造有史以来单月最高纪录。俞经民认为,随着下半年整个市场渐入佳境,预期明年整体市场规模也会有所增长,中性预期增长7.5%,保守估计增长5%。在明年整体大势向好情况下,上汽荣威将切实以用户为中心,快速搭建起全新新零售服务体系,强化与用户的沟通触点。他相信,这是优秀中国品牌日益自信、成熟的表现,也是中国车企厚积薄发之后强大实力的必然。(文/《汽车人》管宏业)【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