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操作背后,隐藏着现代汽车对新能源车型市场更宏大的目标:到2025年,纯电动车型销售超过100万辆;到2023年,占纯电动车全球市场份额的10%;到2025年,成为全球前三的新能源车企。
文/《汽车人》管宏业
现代汽车集团的电动化战略再下一城。继今年8月在伦敦点亮巨型“Q”标识,发布全新电动子品牌IONIQ后,现代汽车集团日前发布最新电动汽车专用平台——E-GMP(电动化全球模块型平台),致力于在纯电汽车领域确立领先地位。
日前,现代汽车集团举办“E-GMP Digital Discovery"活动,介绍了全新电动汽车专用平台E-GMP的技术优势,并发布了全新高速电机和电池系统。

2021年是现代汽车集团实现电动汽车飞跃的元年,其计划陆续推出现代汽车“IONIQ(艾尼氪)5”和起亚汽车“CV”(项目名称)两款全新电动汽车,而E-GMP作为一款技术密集型全新平台,将成为新一代电动汽车产品线阵容的框架结构。
现代汽车集团研发总裁Albert Biermann表示:“现代汽车集团此前推出的电动汽车,凭借卓越功效备受瞩目。而具备全球最高水准的电动汽车专用平台E-GMP,将在保障当前卓越功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现代汽车集团的技术领军实力,并将其全面覆盖至对驾驶性能有更高需求的全新级别车型中。”
与当前出自内燃机平台的电动汽车不同,E-GMP平台作为最优化的结构,专为电动汽车而生,充电一次可行驶600km(NEDC标准工况)。同时匹配800V充电系统,采用超高速充电设施时,14分钟内电池可充至80%,这意味着充电5分钟、行驶100km的电动汽车时代正逐渐成为现实。

此外,与内燃机平台不同的是,E-GMP平台可实现平坦的地板设计。引擎、变速器和油箱等所占空间大幅缩减,创新性地提升了车内空间的利用率,同时打破了传统结构的局限性,打造了全新的汽车内外饰设计风格。
尤其令人瞩目的是,E-GMP平台具有模块化、标准化的特点,不仅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在短期内拓展电动汽车产品阵容,还降低了车辆生产的复杂性,提升了生产效率,从而利用改善效益来轻松实现再投资。
同时,E-GMP平台在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即将成为现实的无人驾驶、高性能EV、V2G(Vehicle to Grid)等全方位应用领域,有望在拓展未来移动出行市场份额方面发挥积极影响。
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在基于E-GMP平台研发的新一代电动汽车中,搭载全新PE系统(Power Electric System)、兼容多种充电基础设施的全球首款400V/800V多功能充电系统等等,为消费者提供进一步优化升级的电动化移动出行体验。

除了此次发布的E-GMP平台外,现代汽车集团未雨绸缪,在全面应对电动化时代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方面倾注了很多心血。2009年,集团在韩国推出首款电动化车型——混合动力汽车;2010年试运行了BlueOn电动汽车;2015年构建了涵盖所有电动化车型(HEV、PHEV、EV、FCEV)的量产体系。
尤其是随着近期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现代汽车集团计划率先加强全新电动化体系结构、高性能驱动系统以及新一代电池等电动化技术力量,同时进一步扩充电动汽车车型。

在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到2025年推出的44款电动化车型中,电动汽车共23款,其中涵盖了11款电动汽车专用车型,所占比重最大;同时,集团计划在全球市场实现年销量100万辆的目标,跃升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电动汽车领军企业。
现代汽车在今年8月推出了计划最先搭载电动汽车专用平台E-GMP的纯电动汽车品牌“IONIQ艾尼氪”,并从明年开始到2024年为止,率先推出涵盖紧凑型CUV、中型轿车及大型SUV等3款电动汽车专用车型的产品阵容。

起亚汽车也正逐步践行中长期发展战略“Plan S”,致力于向移动出行及电动汽车业务体系进行创新性转型升级。起亚汽车今年9月对外宣称,计划到2025年将电动汽车销量比重扩大到20%,并发布了7款车型的示意图,这些车型是起亚汽车计划截至2027年陆续推出的包括CV和高性能车型在内的电动汽车专用车型。

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操作背后,隐藏着现代汽车对新能源车型市场更宏大的目标:到2025年,纯电动车型销售超过100万辆;到2023年,占纯电动车全球市场份额的10%;到2025年,成为全球前三的新能源车企。(文/《汽车人》管宏业)【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