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股汇双杀,锂电跌幅居首

作者:
张恒
时间:
2021-07-28 07:55:00

 

教育“双减”政策推出后,恐慌情绪蔓延到整个市场的各大板块。7月27日,锂电板块最为猛烈。后市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呢?

 

文/《汽车人》张恒

 

7月27日,市场出现“股汇”双杀,上证指数大跌2.49%,创业板大跌4.11%。

 

 

自教育“双减”政策公布以来,上证指数两个交易日累计下跌了4.77%,创业板累计下跌6.83%;汇率方面,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均破6.50关口。

 

 

“双减”政策对A股冲击的首日是7月26日,当天,第三产业都在下跌,但第二产业抛盘不大。27日的情况更糟,下午2点后,港股和A股同步跳水,上证指数当日全部跌幅都出现在最后一小时,各大板块除了芯片业都在跌。

 

其中,锂电业跌幅位居跌幅榜榜首。亿纬锂能跌13.06%、赣锋锂业跌9.84%、宁德时代跌8.30%,国轩高科跌8.2%。比较而言,汽车板块跌幅2.66%,情况还勉强说得过去。但前期涨幅较大的如江淮汽车、海马汽车,杀跌还是比较狠的。

 

 

近期的政经事件较多,市场上的传言真真假假,但有一点是靠谱的,部分外资机构投资者在“中概股”连续下跌中出现爆仓,触发了追加保证金,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美国机构投资者大都是带杠杆的,“中概股”跌成这个德行,出现爆仓也可以想象。港股也是类似的情况,港股的大资金都集中在几家互联网巨头中,这次腾讯、美团这些互联网巨头如此下跌,加上港股本来就流动性不足,根本就没有对手盘承接,这样的情况下,就泥沙俱下了。

 

近两天,A股不但外资在抛,公募基金也卖了不少。不少海外中小机构内部连一个会说中国话的都没有,就只能选择规避政策类风险。还有很多海外投资者是通过ETF投资的,当基金遭遇ETF赎回,也得被动减仓。

 

而中国的资本,机构投资者对于政策风险又显得过于敏感,甚至会过度解读。如26日,教育业的“双减”政策弄得整个第三产业全都趴下了。还一个原因是中资担忧外资减仓给自己埋了,于是也在第一时间抢着跑。

 

 

为什么锂电业登上了跌幅榜的第一名?就是获利盘太多了,锂电板块短期涨幅过于巨大。看过《汽车人》股市周评的应该了解,锂电板块近来周周都在创新高,整个板块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涨幅达到了三倍,一些个股的涨幅达到了10倍。尤其是近期有冲顶的态势,头部个股每周都是动辄百分之十几二十几的上涨。这叫做“过于拥挤”,过于拥挤的地方也更容易出现踩踏。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指向次日A股的领先指标——富时中国A50期货已经翻正了,说明市场的恐慌情绪已经得到了缓解。

 

需要注意到是,对新能源汽车和光伏这些前期涨幅过大的行业,仍不排除有进一步回调的可能。这里的获利盘太多,其中也有很多海外的投资者。但从中长期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是最重要的赛道之一。很多人觉得锂电公司动辄几倍十几倍的涨幅太大了,但很多企业的盈利也是几倍十几倍的涨,这就同步了。有机构预计,锂电行业供需紧缺的局面会持续到2023年。

 

 

人们总是倾向于过度解读当下的信息,尤其是负面消息。本次A股的大跌,《汽车人》认为:

 

首先,“双减”政策推出后,基金进行仓位的调整,自然会引发了市场动荡;

 

其次,新能源汽车包括锂电业积累了太多获利盘,赛道过于拥挤,原本就有回调需求;

 

再次,海外机构投资者鉴于政策不确定性主动回避风险卖出股票,在情理之中;

 

最后,宏观方向变动,板块轮动,涨多了跌,跌多了涨,原本就是常态。(文/《汽车人》张恒)【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