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货车销量大跌,所以我国7月汽车整体销量数据欠佳。但作为传统淡季,7月乘用车市场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文/《汽车人》张恒
7月我国车市销量再度下滑,但乘用车的数据并不差,因为无论是环比的降速还是与2019年同期相比,表现都更好,可以说是淡季不淡。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7月我国汽车销量186.4万辆,环比增长-7.5%,同比增长-11.9%,1-7月累计销售1475.6万辆。
乘用车7月销售155.1万辆,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7.0%,1-7月累计销售1156万辆。
商用车7月销售31.2万辆,环比增长-30.0%,同比增长-30.2%,1-7月累计销售319.6万辆。
直观来看,有人可能觉得7月的汽车销量数据凉了,实际并非这么简单,让我们详细分析。
从企业的产量和销量比例看,前几月产量大大低于销量,这个月销量是186.4万辆,产量是186.3万辆,基本持平。这不但意味着车企精准地预计到了7月份的销售状况,更重要的是去库存周期已经完成了。
传统来看,去库存完成后就是补库存周期了,补库存的话,批发就会比零售数据好一些。
2021上半年我国汽车销量是一个先高后低的走势,4月、5月、6月的销量是逐月递降,尤其6月销量还不如2019年同期。所以7月的数据就显得重要了,第三季度的销量,将直接影响到车企在“金九银十”和年底冲量的销售规划。
令人意外的是7月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状况。以往每个月新能源汽车都是产多少卖多少,但7月份生产了28.4万辆,却销售了27.1万辆,这个差值并不多见。
具体的,7月新能源汽车环比增长5.8%,同比增长164.4%,相比今年1-7月同比累计增长197.1%的增速来看,7月数据稍有下滑。用27.1万辆除以186.4万辆,7月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了14.5%。
拿近三年的柱形图比较,从3月一直到7月,销量在逐月递减。但注意,7月份作为传统淡季,今年的销量超过了2019年同期,相比6月份是有所改观的。
此外,今年6月到7月的环比降幅,比2019年以及2020年同期环比降幅都要少。最后,考虑到南方大范围的暴雨天气,今年7月能够有如此的表现,其实并不算差。
具体的,2021年7月相比2019年同期,产销分别增长了3.2%和2.7%;而6月份相比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了2.4%和-2.2%。
单独看乘用车,今年淡季的环比降幅就更小了,明显低于2019年和2020年6月至7月的情况。与2019年同期相比,乘用车产销分别同比增长1.3%和1.1%,增速均比6月转正。
乘用车整体转正了,但7月豪华车同比下降6.4%,销量完成了25.5万辆。这个降幅较6月扩大了4.4个百分点。相较于今年1-7月,豪华车销量同比增长37.9%的水平,7月豪华车销量缩水,可能和芯片短缺有关,但还不算明显。
7月份整体成绩表现不佳,最重要的原因是商用车销量出现了大幅下降,无论环比还是同比都是。7月商用车的产销分别是31.5万辆和31.2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8.8%和30.0%,同比分别下降33.2%和30.2%,可以说是断崖式的下跌。
主因是从2021年7月1日开始,全国的重卡采用国六的排放标准,车企不再生产国五排放的柴油车。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换车的车主和企业基本都在7月1日之前换完了,7月销量大跌也在情理之中。诚然,这可能也预示着商用车连续5年的景气周期宣告结束。
最明显的是重型卡车在7月只销售了7.6万辆,去年同期则卖了13.9万辆,同比下降了45.2%,直接就腰斩了。轻卡和微卡下降的还没那么夸张,轻卡同比下降了27.0%,微卡同比下降了34.0%。
新能源汽车相比之前几个月动辄两倍的增长来看,7月份只增长了1.7倍,增速有所下降,但是从绝对值看,7月27.1万辆的销量比6月份的25.6万辆再创新高。从细分车型来看,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都刷新了记录。
有趣的是,前面说4月、5月、6月、7月,汽车销量是逐月下滑的,但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却是从3月开始一路向上,而且是快速增长。
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了72万辆,同比增长22.2%,市场份额达到了46.4%,上升了11.1个百分点。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汽车品牌的优势已经显现,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
1-7月中国汽车品牌销量前15名的企业,它们的增速和19.3%的平均增速来对比,超过平均增速的有:上汽、长安、东风、长城、一汽、奇瑞、比亚迪、广汽和陕汽,一共9家企业。销量增速最高的5家分别是:奇瑞增长81.8%、比亚迪增长59.6%、长城增长49.9%、长安增长46.1%和广汽增长40.3%。
直观看,可能7月份的销量并不好。如果进一步分析,商用车正踩到政策时间线上,跌了30%;乘用车还是可以的,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再创销量新高。
作为传统淡季,今年7月的乘用车市场肯定不算差。车企的去库存周期完成,7月开始补库存,为年底冲量做准备了。(文/《汽车人》张恒)【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