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吉利雷诺合作,能否趟出一条新路?

作者:
王俊
时间:
2021-08-14 07:50:00

 

在新能源日渐兴盛的大趋势下,雷诺有新能源技术,而吉利则有平台和市场,两者“殊途同归”地联手参加未来电动车的竞争,未尝不是一手妙棋。

文/《汽车人》王俊

 

8月9日,吉利控股集团与雷诺集团共同宣布签署谅解备忘录:吉利将提供先进的平台技术、雷诺提供品牌策略和内容,将联合研发生产雷诺品牌混合动力车型,参与中韩及世界市场竞争。

 

据备忘录披露,双方将建立创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在中国,双方将基于吉利控股集团先进的平台技术,联合开发雷诺品牌混合动力车型;在韩国,双方将基于领克节能平台展开合作,共同开发适用于韩国市场的车型。

 

 

此种创新型合作将加速雷诺“Renaulution计划”在中韩两国的落地,雷诺和吉利将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中韩市场达成双赢局面。

 

山不转路转。仔细想来,雷诺到中国与吉利结缘第三次“婚姻”也不无道理。

 

很多人可能没想到,告别中国市场18个月的雷诺又“蓦然回首”中国牵手吉利。大家可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雷诺与三江、东风合资“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这次雷诺又返回中国与另一家民企“再续前缘”,虽然对其是否能结成正果,“吃瓜群众”心中没底,但还是抱着极大的兴趣去关注这段“新姻缘”的走向和未来。

 

大势所趋,雷诺吉利殊途同归

 

根据世界汽车发展趋势和中国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的局面,双方有理由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新能源和电动化是世界汽车发展不可逆转的大势。2020年,中国政府开始加大对新能源车的推广力度,要求到2025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25%,到2035年达到50%;还有“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相继出台,再次凸显了电动化趋势已成必然;加之中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从2020年的6%,快速上涨到2021年上半年的10%,在很多一线城市甚至已经接近30%。

 

 

据最新数据显示,7月我国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50.0万辆,同比下降6.2%;而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2.2万辆,同比增长169.4%。

 

纵观我国新能源汽车,近6年来产销累计550万辆,已经连续6年蝉联世界第一。即使在去年经历了新冠疫情的冲击,新能源汽车增速还是突破了10%,并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再次成为一个大风口。

 

既然是“创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总要有别于其他合资模式。成立23年的中国民企吉利提供平台和技术,而有120年造车经验的雷诺将提供品牌和设计,双方将基于吉利控股集团先进的平台技术,联合研发雷诺品牌混合动力车型。同时,雷诺将充分利用在品牌策略、内容和渠道、生态服务开发以及优化用户旅程方面的优势,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所以,在新能源日渐兴盛的大趋势下,以品牌积淀和品牌运营见长的雷诺有新能源技术,而以市场营销和车型平台技术优势的吉利则有平台和市场,两者“殊途同归”地联手参加未来电动车的竞争,未尝不是一手妙棋。

 

凭借优势,雷诺欲三返中国市场

 

虽然在中国市场雷诺有些“水土不服”,但是作为“百年老店”的雷诺在世界汽车业还是有相当的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号召力。

 

2020年,雷诺集团全球销量近300万辆,在欧洲本土销量为144.4万辆,占了雷诺总销量的近50%;2021年7月,雷诺集团公布了第一季度累计完成销量66.5万辆,在新冠疫情严峻的大背景下,同比依然增长1.1%;集团收入100亿欧元,同比增长4.4%。尤其亮眼的是在欧洲乘用车市场,雷诺电动及电气化车型占市场份额23%,技术领先,优势明显。

 

 

虽然雷诺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Zoe在欧洲市场玩得风生水起,但在亚洲地区、尤其在中国,雷诺依然是一个“屡战屡败”的角色,品牌甚至被边缘化。

 

三江-雷诺合资公司28年,是半死不活、度日如年;合资不到7年的东风雷诺,于去年4月雷诺将持有的50%股份转让给东风集团,至此在市场草草收场留下一个落寞背影;雷诺在华的另外3个业务板块——轻型商务车的华晨雷诺、新能源板块的江铃雷诺,以及与东风日产合资的新能源公司易捷特,也是乏善可陈、鲜有亮点。

 

这次雷诺另辟蹊径,想在中国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所作为,从品牌运营和技术积淀方面看,还是有强大的底气和优势,与吉利联姻也在情理之中。

 

 

作为百年老店的雷诺,在市场竞争中不如大众、丰田、本田等车企成绩骄人,尤其是与合资企业几乎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业绩。雷诺在亚洲市场仅有品牌,却没有竞争力的车型;空有市场机会,却没有好产品。

 

此番双方合作推出混动版雷诺车型,借用吉利的架构,不仅有助于其在新车研发投入上“轻装上阵”,还有助于抢占混动车型中高端市场,也为第三次入华打好基础。

 

 

今年雷诺发布“Renaulution”全新战略规划,计划到2025年将推出不少于10款纯电动车型。

 

在中国市场,雷诺将重塑商业模式,利用在中国的资产,借助中国产业生态系统,为中国和全球市场开发新的移动解决方案;在韩国市场,雷诺将携手吉利打造基于领克CMA节能平台的车型,共同开发韩国市场。两家合作各取所需、优势互补,也不乏是种明智之举。

 

假以平台,吉利欲“借船出海”

 

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吉利,凭借其较为丰富的产品序列、平台构建和市场营销,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今年7月,吉利销售汽车9.9万辆,同比下滑5.65%,环比下滑0.01%,市场略显疲态;1-7月,累计销量72.9万辆,同比增长15%,但这个增长是建立在去年上半年较低销量的基础上,基本与当前的车市大盘同步,已然谈不上多么突出。

 

 

另一方面,吉利在新能源的发展上步伐缓慢,与燃油车销量形成巨大反差。2020年,吉利汽车总销量132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6.8万辆,占比仅为5%,与当初确定的90%目标相去甚远。

 

在新能源车逐渐成为主流的时候,吉利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从7月份新能源车的销量看,在前15名的名单中居然找不到到吉利的名字,不说与比亚迪、“蔚小理”等头部车企比,即便是与名不见经传的新能源车企比,也不见少许优势。

 

从最先打造的新能源品牌几何,到最近极氪出现的交付矛盾来看,吉利在新能源的道路上似乎走得有些步履蹒跚。

 

这或许正是吉利与雷诺联姻的初衷。自吉利收购沃尔沃以来,吉利的发展速度还是很快。借与雷诺合作,加速“走出去”,对吉利来说,不啻是一个上乘之选。

 

 

此番,以吉利CMA平台和领克车型与雷诺的品牌和领先电动车技术实现有效结合,绝对是“1+1大于2”的买卖,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了才知道”。吉利和雷诺虽各有所长,但两种文化的融合需要时间的考验。希望双方的合作,能够开花结果,走得更远。(文/《汽车人》王俊)【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