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大局初定 车业有望持续向好

作者:
安丽敏
时间:
2014-12-22 14:52:07

汽车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切,从刚出炉的一季度汽车产销数据来看,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使得车市保持了良好的开局。国家总理李克强在日前的博鳌论坛开幕会上再次强调:“我们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这意味着,汽车市场增长的基础不会发生改变。

当然,车企竞争压力并不会随之降低,毕竟中国汽车市场的总量增速将逐步放缓,如何在一个日渐成熟稳定的市场迅速确立起今后赖以生存的品牌和体系至关重要。


内生动力不变

从根本上来说,汽车业赖以增长的基础便是消费者需求的增加,而中国市场本身自然是这一需求的主要提供者。这一方面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忽视本土市场的表现,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

中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增长则是汽车市场的内生动力源泉。对于在北京车展上即将被问到“如何看待今年车市”的车企老总们来说,李克强总理在博鳌论坛上的表态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中国经济持续向好是有条件的。中国经济体量大,外汇储备多,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回旋余地很大,市场空间广阔。尤其是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较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口占全国60%以上,人均GDP则刚刚达到5000多美元,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带来的增长潜力巨大。已经出台和还将陆续推出的一系列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将对稳增长持续发挥作用。”李克强在演讲中表示,中国经济稳增长是有基础的,今后一个时期不但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良好条件,而且具备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这段明确的表态中不仅可以看出中国经济仍然在一段时期内保持中高速增长,更重要的是,这揭示了未来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对于汽车业来说,将带来新的启示。

事实上,汽车业已经嗅到了变革所带来的商机,无论是在信息化还是城镇化以及中西部布局等方面,汽车企业已经行动起来。譬如汽车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渠道下沉也已经成为所有企业的共识,更有多家车企选择在中西部设厂。这都将为下一轮的竞争奠定基础。

当然,这并不是新机遇的全部,可供车企挖掘的仍然有很多,中国这个市场不仅是大体量,更提供了丰富的多样性。


向外寻找机遇

在经历了飞速膨胀的阶段之后,中国汽车业已经进入到由大变强的阶段,走出海外则是中国汽车业变强的重要指征之一。

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除了带动国内市场之外,也正在打开更多的海外市场空间。无论是此前习近平主席访欧带来的一系列成果,还是此次李克强总理对于亚洲共同体的展望,都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就汽车业而言,不可否认的是中欧之间的关系并不平等,中国主要扮演的仍然是一个“被输出国”的角色,相比欧洲,中国在亚洲市场的作为可以更多。

亚洲大部分国家仍然是新兴经济体,同时,也拥有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更重要的是,亚洲体系内的区域经贸协定将为汽车业在这一区域内的发展和流通带来根本性的保障。此次李克强明确表示:“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应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补充,二者可以并行不悖、相互促进,希望RCEP2015年能够达成协议。”

如果这一协议达成,将为中国汽车业走出海外奠定基础,对于很多车企来说,需要考虑的将不仅仅再是一个中国市场这么简单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转载请标明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违者中国商报将追究其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10-63045013

 

相关信息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