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ABB竞争加剧 豪华车市场蕴酿价格战

作者:
陈雄亮
时间:
2014-12-22 14:52:39

    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奔驰在全球市场继续缩小与主要竞争对手宝马和奥迪的销量差距,以A(奥迪)、B(奔驰)、B(宝马)领军的豪华车市场争夺加剧。
    相比去年同期,奔驰4月的新车销量增长了14%,这一比例超过了奥迪的12%及宝马的8%。奔驰的在售车型中,S级和E级两大车系的需求量分别在4月份猛增60%和26%。上月,成为奔驰进一步缩小与对手差距的决定性因素。

奥迪TT offroad.jpg
    4月份,奔驰的单月销量为13.31万辆, 1-4月,奔驰全球新车销量50.74万辆,同比增长15%。包括旗下紧凑型SUV车型GLA在内的紧凑级别车型的销量增幅达到了两成。在奔驰最大的单体市场美国,今年前4个月的新车销量同比增长10%。
    今年4月份,宝马的单月新车销量14.08万辆。今年前4个月,宝马新车销量56.91万辆,同比增长11%。
    4月份,奥迪全球销量149,050辆,较之2013年4月份的133,495辆,同比增长11.6%。在各大豪华车品牌中,奥迪当月销量仍然仅次于宝马位居第二。在中国及美国两大主要市场,奥迪上个月的增幅分别达到了17%和19%。
    截至4月底,宝马以约7200辆的优势领先奥迪,暂居豪华品牌销量榜的榜首。而奥迪则以5.45万辆的优势领先第三位的奔驰,居亚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历年的数据相比,奔驰宝马奥迪的差距已被明显拉近。
    另一个趋势是,大型豪华车型增量趋于平缓,而中小型尤其是SUV车型成为豪华品牌新增长点。
    以奥迪为例,4月份,紧凑型SUV Q3全球交付销量15,542辆,同比大涨29.3%。新奥迪A3系列同比激增44.4%至25,766辆,该家族车型正不断在全球更多市场发布。而全尺寸车型,包括奥迪A6、奥迪A7、奥迪Q7和奥迪A8全球总销量同比提高9.1%。
    ABB之争历时已久,在国际市场,奔驰宝马打得不可开交,最初是奔驰称霸,但自2005年起宝马超越奔驰,成为豪华车销量老大。2011年,奔驰又被奥迪超越成为老三。奔驰自是不甘心,而上升正猛的奥迪也不愿长久屈尊老二,双方均宣称2020年前要超越宝马成为全球第一。由于欧洲市场长期疲软,美国车市趋于滞胀,竞争焦点集中在中国。

<a href=奔驰SUV概念车.jpg" width="708" height="429" src="/d/file/2014-12-22/16e2379a00f00a9f9f2c7b996f459beb.jpg" />
    在中国市场,截至目前,奔驰今年的增长幅度达38%,宝马增幅为25%。4月份,奥迪在中国市场(含香港)销量45,216辆汽车,在2013年4月份38,710辆的基础上,同比增长16.8%。1-4月份,奥迪累计在华销量169,736辆,较之去年同期的141,520辆同比攀升19.9%。
    目前中国仍然稳居奥迪头号单一市场,而奥迪也仍然把持了中国市场销量最高的豪车品牌桂冠。但奥迪依然不敢托大,面对奔驰宝马的步步紧逼,奥迪年初重新化分公关部门职能,设立网络营销总监,增强了对数字营销的投入和重视,此举显然是为了拉动销量。
    业内认为,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趋缓,主流城市限购的大环境下,高端豪华车型消费不会有明显增长,中小型豪华车型将成为拉动销量的主要增长点。
    一位北京某品牌经销商告诉汽车人网站,由于限购影响,自己所销售品牌车型的高端车型不是太好卖,原因是一些消费者觉得摇中号还容易,很多人因此咬咬牙直接购买豪华品牌车型。

BMW Vision Future.jpg
    面对当前消费环境与趋势,ABB无疑会加大20-30万车型的争夺。比如,3月份,国产奥迪A3 Sportback上市,成为奥迪在华投产的紧凑车产品中的新成员。加上国产奥迪A3及奥迪Q3,紧凑车在奥迪中国布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同样, 3月份,宝马已经公开展示新车2系Active Tourer。接下来,定位于中等级别的4系新品也将会在10月份登陆。
    奔驰预计今年9月份推出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的长轴距版新C级车型。在此之后,基于C级开发的旅行版车型也将在年内露面。而在今年3月份日内瓦车展上露面的A级coupe车型将于今年9月份开始交付。新款车型将分为标准轴距版和加长轴距版两种车型。在认识到一些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对于加长车型的喜爱之后,奔驰将在更多车系上推出加长版车型。
    由于中低端豪华车型的消费群体对价格相对敏感,更容易被降价所触动。在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尤其是为了抢占中国市场份额,以ABB为代表的豪华品牌无法避免在价格上做文章,价格战很有可能成为下半年豪华车市场的主旋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转载请标明来源《汽车人网》,违者中国商报将追究其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10-63045013)
 

相关信息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