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2009,全球车企中国年

作者:
管宏业
时间:
2014-12-22 14:53:13

  映衬在全球经济飘零动荡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愈发显示出举足轻重的魅力。即使那些处于破产保护下的国际车企,也毫不吝啬于向中国市场倾注更多资金和偏爱。这并不意外,中国车市刚性需求强劲,市场潜力巨大,当欧美日这些百年市场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饱和甚至过饱和趋势时,中国市场成为跨国巨头们过剩精力和产能的泄洪口。

  跨国公司如此,本土车企们更没有“灯下黑”的道理。一个明显的趋势是,那些曾经鼓噪着走出国门、占领海外市场的自主品牌,纷纷收回触角专心深耕国内市场。攘外必先安内,这不是没有道理,国内立足未稳,何谈海外竞争。潮起潮落,此消彼长,2009年中国车市的上空聚集了越来越多的雄心、抱负和期待,汽车企业中的的那些洋务派和本土派们,真的能够如愿吗?

  

  尽展中国雄心

  没有镁光灯,没有记者招待会,就是在这样的刻意低调中,丰田汽车公司新任社长丰田章男2月悄然来到中国,他此行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两个合资企业打气鼓劲,另外一点也是用行动表明,中国市场在丰田集团全球的权重再次大幅提升。

  由于2008年丰田集团破天荒地出现了71年来的首次亏损,最大的利润来源美国市场已经不能再担当“输血库”的重任,丰田汽车因此明确表示,将加快中国市场拓展步伐,保持在中国市场的稳定增长成为眼下丰田全球最重要的任务。

  为此,丰田集团接连对丰田中国高层做出调整,涉及职位包括丰田中国投资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分管雷克萨斯业务的负责人等。与丰田的含蓄低调相比,深陷破产边缘的通用汽车则顾不得了那么多,通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瓦格纳前不久接受采访时表示,其从美国政府得到的援助将主要用于中国市场的运营,因为“中国市场机会多得惊人”。虽然这话美国政府不那么爱听,但任何人都明白,要想让通用继续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中国市场的兴衰。

  而通用汽车在日前向记者发来的邮件中表明,通用汽车认为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市场之一,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光明的发展前景。因此中国也是通用汽车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确保在中国的成功对其在全球的业务发展至关重要。通用汽车承诺保持在中国的长期发展。通用汽车每年在中国的投资都达到10亿美元。此外,在未来2年内,公司将在中国市场推出雪佛兰和别克品牌各超过5款的新车型。截至2009年年底共推出包括新君威以及即将上市的雪佛兰科鲁兹在内的13款新车。

  最早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的大众汽车当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手中的优势旁落。大众汽车中国在即将发布“2018计划”中,确定了其未来10年在华战略。按照大众此前公布的雄伟蓝图,集团计划在2018年之前把全球范围内销量提高到1120万辆,全面赶超丰田。而目前大众全球销量不过为600万辆左右,为了达到此目标,新兴国家市场成为增量主要目标,其中,中国将成为重中之重,大众计划把中国销量从目前的100万辆左右提高到240万辆汽车。

  相对其他跨国车企在2008年的失意,日产去年在华成绩相当不错。2008年,日产在中国的主要合资企业东风日产成为仅有的销量超过目标的主流汽车企业之一。2009年根据已经披露的计划,日产计划2009年在华销售57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9%

  实际上,早在去年,日产雷诺CEO卡洛斯·戈恩就发布了“优先投资中国”的承诺。日产将在未来一段时期把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投放中国市场。其中,日产联合东风对郑州日产的的增资计划已获批准,郑州日产注册资本金将从2.5亿元增加到12.9亿元人民币。

  跨国公司中,韩系车企一向以大胆激进著称。2009年现代起亚集团希望继续在华扮演凶猛的后来者角色。据悉,东风悦达起亚计划今年实现销售18.5万辆,同比去年14.5万辆增长近30%,东风悦达起亚更主要目标在于将经销商网络从目前的187家猛增到170家,为未来产能放量做准备;虽然另一个韩系企业北京现代没有明确公布年销售计划,但一位企业内部人士告诉《汽车人》,在北京现代内部认定的半年销售目标是15万辆,同比也有大幅增长。

  即使是目前在华没有合资企业的菲亚特也希望梅开二度,重新掘金。2009年,菲亚特继续在华发展并完善网络体系,它最核心的工作无疑是重新找到合作伙伴,通过本地化生产从而完成年度5万辆的销售目标。正如菲亚特在遭遇与南汽的婚变后内部所形成的一个共识:中国可以没有菲亚特,但菲亚特不能没有中国。

  

  无利不起早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本世纪初继中国加入WTO后,跨国车企对华战略的再次调整,如果说那时中国还刚露出新兴市场的端倪,现在没有人再否认,中国实际上已经是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市场。除了中国汽车市场自身蜕变的内因外,发达市场,特别是美、日等汽车生产大国市场萎靡、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等迫使跨国车企不得不为多余的产能寻找突破口。

  从去年开始,当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后,汽车业可以说是继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之后,遭受损失最大的实体行业。不少车企接连遭受销量下滑、利润收缩、现金流面临断裂的困难,甚至一些百年企业都面临破产倒闭的窘境。即使到了今年1月份,情况丝毫没有好转,美国车市销量同比暴跌37%,销售不足66万辆,跌至27年来最低水平。实际上,这已经是连续第4个月美国汽车销量跌幅超过30%。这其中,通用销量下跌49%,福特下跌41%,而克莱斯勒更是连续跌幅超过50%。日本车市也好不到哪儿去,受金融危机和日元升值影响,2008年日本汽车销量为23年来的最低水平。以至于日产汽车公司CEO戈恩大声疾呼,必须依靠日本政府援手才能渡过难关。

  相形之下,中国市场的刚性需求和强劲潜力,成为跨国公司抵御全球车市寒冬的利器。即使在本土暴跌的情况下,通用汽车去年在中国销量仍然取得两位数的增长,更不用说表现一向稳健的日系车企。“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中国车市在全球所有区域市场中“一枝独秀”。

  尽管去年中国车市也遭受金融风暴影响,增幅大幅回落,但没有人会质疑国内车市的长期向好。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汽车人》,更重要的是,中国还有很大一片市场没有开启,这就是曾经被人们忽略的二三级市场。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二三级市场的消费能力一直在迅速提升。据统计,目前一级市场的汽车销量增长率为8.1%,而二级、三级、四级市场的销量增长率分别为27.6%33.7%36.0%,远高于一级市场。

  此外,随着汽车振兴规划中对二三级市场财政补贴和金融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2009年二三级市场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车市的主角。

  对于精于经营和长远规划的跨国公司来说,无利不起早,如此看好中国,根本原因在于对中国经济和市场的信心。与其在本土市场坐吃山空,不如在中国车市放手一搏。

  

  狂热下的冷静

  虽然中国车市风光独好,但在全球经济低潮背景下,跨国公司在制定具体2009年事业规划时,无一例外地显示了审慎的态度。从记者掌握资料来看,大多数合资汽车企业对2009年销量增幅预期普遍不高于10%,其中上海通用预计增幅5%、一汽丰田8%、一汽-大众增长10%、广汽本田5%、东风本田10%。与前两年高达20%的增幅相比,今年跨国车企在国内稳字当先。连续5年增幅超过20%的一汽丰田计划在今年放慢步伐,在上周公布的事业计划中,一汽丰田计划2009年销量增幅不过为8%,不少人对此感到过于保守。而一汽丰田常务副总经理王法长解释,虽然1月份一汽丰田实现开门红,销售超过预期,但他预测全球经济形势仍将严峻,上半年国内车市仍将维持低迷状态,因此“一汽丰田的销量目标是与市场变化相对应,不能算保守”。

  1月份销量创造单月销售记录的北京现代也选择了低调。该公司副总经理强宁告诉《汽车人》,尽管1月份销量同比增长17%,情况出乎人们的意料,但北京现代今年并不急于提升产量,他没有透露北京现代09年的销售目标,只是表示,北京现代今年主要任务是提升品质,同时考虑灵活调整产量目标。据一位北京现代内部人士透露,北京现代全年计划确实没有制定,只是初步确立了约15万辆左右的上半年计划。

  作为去年为数不多超额完成销量任务的两个佼佼者,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今年的销量目标平实低调。东风本田副总经理刘洪表示,今年东风本田计划销量为18万辆,但他相信市场好转时,能够超越这一目标;东风日产的预期增幅是记者所了解主流合资车企中最高的,预期增长10%。东风日产期望今年能够融入行业三强的行列。调低对2009年的预期,各合资汽车企业似乎不谋而合。这样的决策相对更加理性务实,毕竟,正如强宁告诉《汽车人》那样,“1月份不代表全年,而2009年经济走向究竟如何,现在还很难说。”

  

  自主与合资对决

  与合资企业的谨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主品牌今年显示出高歌猛进的势头。包括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在内的四大自主车企,今年为自己制定的产销目标之和超过了125万辆,待发布新车总和超过了43 款。如果上述目标实现,2009年绝对可以称作国内车企的自主年。

  自主汽车品牌显示出较高的期望和热忱,这也难怪,汽车振兴规划实施以来,自主品牌成为最大获利者。无论是燃油税改革还是低排量车降低购置税,都使车型主要为小排量的自主车企受益匪浅,而待31日补贴农民购车政策落实后,主要面向二三线市场的自主车企更将成为最大的赢家。借汽车振兴规划的政策东风,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纷纷调整市场预期,根据各大自主品牌车企日前公布的2009年销售目标,奇瑞、吉利等主流企业预计今年销量将同比增长两位数以上。其中奇瑞汽车再次成为焦点,根据奇瑞日前公布的2009发展规划:年销量同比增长17%,同时向中高端市场进军。此外,奇瑞汽车新闻发言人金弋波表示,奇瑞不排除收购海外汽车品牌的计划。为了完成目标,奇瑞将充分利用政策牌,重点在小排量汽车上做文章。

  据了解,为配合“汽车下乡”,奇瑞成立了微车公司,推出共计15款新车。奇瑞内部人士告诉《汽车人》,奇瑞今年计划“进入一个全面升级换代和扩充阵容的时期”。

  看好今年自主发展契机的不止是奇瑞。吉利日前公布的2009年销售计划显示,2009年吉利汽车将推出8款新车,销量在去年22万辆的基础上同比增长25%,达到27.5万辆。同奇瑞类似,吉利计划在推出B级车的同时,还向SUVMPV及中高级轿车领域渗透,从而实现上档次、上规模的战略发展。

  国内另外一个自主品牌生力军华晨汽车也跃跃欲试,据总裁刘志刚表示,自骏捷FRV上市后,华晨开始迈入小排量家用经济型轿车市场,开发出排量在1.0升左右的微型轿车。

  从1月份市场反馈来看,汽车振兴计划中有关小排量车型车辆购置税减半政策的效果开始初步显现。《汽车人》在北京市场上了解到,大多数自主品牌单店销量都有所提升。在亚运村车市一家奇瑞经销店,原本门前广场上挤得满满的库存车,前段时间已基本销售一空。可以说,1月份市场回暖给了自主品牌底气,而利好政策支持更是自主车企的新靠山。与前几年的备受冷落相比,自主品牌的待遇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政策改变时,往往也是市场力量、强弱对比发生激烈变化的时期。据统计,1月份乘用车市场自主品牌所占市场份额已经回升到29%以上,比去年全年25%的总体份额提升4%左右。而不少本土车企也看中这次千载难逢的政策契机,或者扩大产能准备抢地盘,或者推出新品从低端市场向中高端延伸,准备改变“千年老二”的地位,与合资品牌一较高低。

  

  寒冬远未过去

  进入2009牛年,中国车市、股市似乎又找回了牛市的感觉。从1月份市场形势来看,不仅车市回暖,股市也是涨幅连连,大盘从去年的1600点低点涨至日前的2300点以上,涨幅超过40%。车市股市一起回暖,是否预示着中国经济已经度过了寒冬?业内人士指出,这个结论为时过早。

  根据商务部数据,今年1月份,我国出口同比下降17.5%,进口同比下降43.1%,降幅之大为近10年所未见;与此同时,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额仅为7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2.6%。这表明西方国家经济低迷远没有走出低谷,中国不能再指望依靠以往海外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外来投资指望不上,内需拉动也没有实质性利好。据来自电力部门的统计显示,1月份全国用电量继续减少,同比下滑12.88%。最近的GDPCPI数据(1月居民物价同比涨幅仅1%),也都显示出中国经济快速下滑的态势。种种迹象表明,全球经济萧条的持续时间,可能超过人们最初的想像。中国政府旨在维持国内经济正常运转的种种刺激对策,至今没有发挥明显效果。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国会日前通过的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所包含“购买美国货”的条款,遭到其他国家的强烈抗议。专家对此认为,这也许将成为一个危险的先例,国际贸易环境很可能会因为贸易保护主义而急剧恶化,并导致世界经济面临更加严峻的衰退威胁。

  人们担心的是,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再度重演。当时,正是为了消化国内过剩产能,美国启动贸易保护措施,结果导致其他国家报复,沉重打击了出口导向型国家,拖累了全球经济,间接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以往模式中,投资、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两极,如今外来投资急剧萎缩,贸易保护主义又开始抬头,导致出口环境非但好转,甚至有进一步恶化可能。如此看来,1月份的股市大涨、车市回暖并不值得沾沾自喜。

  在国家产业振兴政策带动下,自主车企高亢、合资车企沉稳,二者表现出迥然不同的基调可以理解,但对那些踌躇满志,欲借政策东风后来居上的自主厂商们来说,寒冬还远未过去,切忌急功近利。

  

  谁的2009

  为了摆脱经济寒潮,各国政府纷纷提出经济振兴计划,这本无可厚非。但在这些救市政策背后的隐忧是,很多措施是通过树立贸易壁垒、阻碍他国商品进入为代价。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各国相互间对贸易保护的相互指责远不是口水战那么简单,如果这种倾向得不到遏制,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潮可能甚至成为全世界动荡的诱因。就在不久前,顶着全球指责和压力,美国国会最终通过了包含“只买美国货”内容在内的救市计划。这给本已不甚稳定的全球贸易体制开了个坏头。随后法国总统萨科奇又以购买国产零部件作为政府救助法国汽车制造商的条件;为了支持本国汽车厂商,俄罗斯政府上个月上调了汽车进口关税,并对来自欧盟的卡车开征特别养路费;印度更是把矛头指向中国,频繁地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实行进口限制,其中涉及汽车零部件和轮胎等产品。

  对于早已实现流通、采购一体化的全球汽车业来讲,在可能的全球贸易大战面前显得更加脆弱。一旦实行各国贸易战,汽车贸易的生产、经营都将收到极大冲击,对于全球汽车业都将是严重倒退。

  虽然实行贸易保护的国家在初期也许可以保证工厂开工率,避免工人失业。但不要忘记的一点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的。一旦有国家开了头实行采购本土后,其他国家肯定会采取报复措施,限制进口。

  一位分析人士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实行贸易保护无异于饮鸩止渴,在脆弱的全球贸易体系中引发贸易大战并不困难,一旦战火点燃,后果将一发而不可收拾。

  在这个信心与毁灭交织、困顿与希望并存的年代,全球经济何时回暖、国内车市能否撑起增长重任,没有人能看得清楚。每个因素都独立发挥作用,每个因素又相互牵连制约。楼市、车市、股市联动丝丝入扣,国际油价、大国政治、能源角逐环环相连。如国人所愿,中国成为全球车市最重要的一极,但这样一来,跨国车企对中国的开拓和投入也将孤注一掷。自主品牌和跨国车企,这是谁的2009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汽车人》杂志    电话010-63045013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