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3 > 2013年第6期

吕义聪:奋斗成就自我

作者:
时间:
2013-06-21 13:03:58

2013
54日,对于吕义聪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那一天,他作为第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在北京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切接见。
时至今日,再次回顾那段激动人心的经历,吕义聪的兴奋之情仍溢于言表。这个有着近一米八个头的大男孩,面带温和的笑容,向《汽车人》娓娓道来,这与他平时少言寡语截然不同。
 “总书记好,我来自吉利集团台州路桥基地,是吉利全国9个生产基地其中之一,我叫吕义聪。”当总书记走近他时,吕义聪激动地说。
总书记握着吕义聪的手,微笑着问:“是生产汽车的吉利吧,你们的董事长李书福认识你、知道你吗?”吕义聪响亮地回答:“认识,认识!我是吉利从一线员工自主培养起来的青年技术人员,从安徽滁州来到浙江台州打工,在吉利成长发展,获得全国汽车装调工大赛一等奖,董事长认识我!”
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后,吕义聪更加忙碌了。这位来自吉利汽车的一线员工,已然成为媒体竞相追逐采访的对象。5月8日上午,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亲自前往台州慰问了吕义聪,对他荣获“五四奖章”表示祝贺,还当场奖励了吕义聪一辆金刚公司生产的英伦SC6轿车。
“当时我心里想,董事长虽然可能不一定记得我了,但是,我获得的‘书福奖’可是董事长亲手颁给我的!立即回答道:‘我们董事长认识我!知道的我情况!’”他笑着告诉《汽车人》补充道。
问他为什么这么勇敢地向总书记介绍自己和企业,他笑着解释道:“可能这一辈子也就只能有这么一次见到总书记的机会,如果今天不把握这个机会与总书记汇报一下自己所在的企业情况和表达一下自己的激动心情,以后肯定会后悔的!”
尽管只是吉利汽车的一名普通员工,吕义聪却早已经是百度百科里的名人。在他的名字下面,是一串让人羡慕不已的殊荣:路桥区十佳优秀操作能手、台州市首席技师、浙江省十大能工巧匠、浙江省职工技能状元金锤奖、全国汽车装调工大赛一等奖、全国汽车装调工操作技术能手……这些荣誉的背后是这个“80后”青年的成长轨迹。
“这些荣誉只能激励着我永不停歇地努力,他们把我写得太好了,其实我还是我,只是根植于吉利这片沃土上的一个普通人。”面对鲜花与掌声,他一如既往地朴实而又谦逊。
 
持续学习
 
2004年5月,吕义聪进入吉利集团工作,在此之前,他在路桥客运南站一家修理厂有过两年的工作经验。在吉利的近9年时间里,他凭借“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和对汽车的浓厚兴趣,通过集团搭建的技能通道,快速成长为一名高技能技术工人。
刚进公司,吕义聪被安排在生产线上做装配,在流水线上他先后干过内饰线和最终装配线两个工段(现在叫班组),装过水箱、线束、机盖锁、散热器面罩、加注制动液和防冻液等等。
在流水线上干了一段时间后,他知道了总装分厂的调试工段是一个接触面广又能学到技术的地方,心里便有了当时的向往之地了。到了2004年9月,遇调试工段缺人,他凭借着自己之前的修车基础,能和调试的车辆调整、返修的特性沾点边,便申请调往调试。
调试工作是一个要求技术很全面的岗位,因为调整的是一辆辆整车,从生产线上下来的新车除了一些必调项目,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故障,包括不少一般不容易发现的疑难杂症。新的工作岗位对小吕来说是全新而陌生的。虽然以前从事过汽车修理,但那毕竟修的都是旧车,新车的操作规范及许多技术要求与修理旧车完全不同。
“进了调试后才发现,自己在外面的那些客车、货车、小面包等‘老爷车’上学的修理技术已经不够用了。工厂里轿车都开始用电喷发动机系统、EPS转向、ABS防抱死、SRS安全辅助等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功能了。”
外表谦虚老实但内心倔强要强的小吕很快意识到自己技能、经验的不足,于是,他便有了一定要掌握整车调试和排故本领的决心,之后一有难处理或者查起来比较麻烦的故障车子,他都当做是锻炼的机会。于是,不厌其烦地请教师傅、与同事攀比技能、把故障车拆散、把怀疑件换个遍、拖班加班研究问题、学看线路图纸和整车电气原理图、上网搜索专业知识、啃专业书本、研究其他品牌汽车的新功能等等。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自己所能触及到的汽车各方面的知识。
为了查清故障原因,他常常钻阴暗潮湿的地沟,一钻就是半天;弄懂了一个原理,他会像孩子一样一蹦老高;解决了一个其他人没有解决的技术难题,他会赶紧把故障模式记下来,以便今后工作中更好地摸索规律,家里床头贴着大大的汽车原理图,床边放满了各类汽车书籍,走着、躺着、坐着甚至都能睡着了,小吕想的最多的就汽车、汽车,还是汽车。如醉如痴的状态让小吕很快便进入了调试员角色,完全能独立胜任新的工作岗位了。
经过7年多的职业经历和锻炼后,吕义聪在汽车工厂里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得到了丰富的积累。为了发挥出个人的更大作用,分厂于20116月份将他从调试组调往技术质量科,处理现场过程问题、调试组工艺质量管理以及分厂技能培训方面的工作。
刚进技术质量科时,由于他在机械尺寸分析、二维软件、三维软件应用、检具量具应用包括沟通交流等方面没有什么经验和基础,对于现场每天出现诸多问题,当时根本就是无从下手。于是,他又开始了一段全新的学习过程:学习CAD软件二维功能、CATIA软件三维功能、英语词汇量与发音等,随着这些新技能的一个一个提升,问题也一件件被他从源头解决掉,想着整车下线后又少了一个缺陷,他内心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越来强。
自身的经历让吕义聪相信通过努力学习、刻苦锻炼,即使没能在校园里里读书,也能够成才。由此,他坚定了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掌握各种新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决心。而这也是他成功的秘诀。
 
吉利沃土
“通过2004年至今近9年的吉利职业生涯,我从一名普通的汽车装配工到成为一名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并受到了习总书记的接见,可以说是在吉利实现了自我价值。”谈及自己的感触,吕义聪由衷坦言,如果没有吉利这片沃土,就没有他的今天。
他告诉《汽车人》,吉利的人才战略非常完善。对于他这样的技术人才,企业在研发、技术、工艺、质量等方面有潜质和能力且有志于在技术研发方面发展的员工而设立了技术通道。
除了基本技术的提升外,吉利还给了他更为广阔的竞争的平台,这让勤奋学习的成果迅速得到了验证。
吕义聪真正展露头角是在2005年。他从公司选拨、集团集训、决赛资格选拨、参加全国装调工比赛,并最终拿了二等奖。那一年,吕义聪还不满22周岁。
20071020日,吕义聪背负着吉利人的重望和各项荣誉的压力,再一次站在全国第三届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大赛的决赛场中,他以集团一等奖的身份参加了这次由吉利、上汽、北汽、奇瑞、华晨、哈飞、昌河等六大集团及其旗下数10 家企业,共140 名选手参加的全国大赛。这一次,他获得全国汽车装调工大赛一等奖,羽翼更加丰满了。
在工作中很快独挡一面的他,日益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2007年元月份,金刚公司承接了284辆出口车定单,时间要求紧迫。正在这批车即将交付的时候,调试人员发现,有近40辆车在行驶中异响,如果不能及时排除、发货,不仅会影响企业声誉和形象,而且会给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给我一辆车,我开出去,让我试试看。”吕义聪话音刚落,在场的那些工程师、技术员都回过头惊讶地看着这位不起眼的调试工。小吕目光坚定。半个小时过后,他回到了生产现场,胸有成竹地对着专家们说:是动力转向液壶和发动机怠速控制阀出现了问题。专家们半信半疑地打开机舱,就在那一刻,大家恍然大悟,纷纷向吕义聪投来钦佩的目光。40辆车的故障连夜排除,按时交付,为公司挽回了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
到了2009年,考虑到他的职业技能水平对于分厂来说已经到了没有更多上升空间的时候,厂里安排吕义聪担任调试组副组长职务,希望他把个人的单兵能力转化到全班组,通过技能帮带来培养出更多的技能人才。在此之后,他虽是副组长,却更多的担任起了班组的技能带头人、全线通或者师傅的角色,调试组的下线调试岗、过线返修岗、路试返修岗、交检返修岗,包括入库岗的各个区域都是他每天来回跑动的区域,带领各个环节的调试员一起分析问题、研讨专业知识、动手处理故障,同时在班组内组织开展技能训练、理论知识教授、实车技能测试,培养了一批新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丰富的经验积累。班组的整体技能水平得以明显提高,大家都开始学习汽车专业知识、重视自身技能水平的提高。其间带出了十几名整车调试技能高手。其中有很多都成了基地和新工厂调试班组的“当家花旦”,有的凭借技术优势转入了集团的其他系统,如售后服务、市场技术支持等等。
2010年,吉利路桥工厂开始生产了一款全新车型,由于新车型技术尚未成熟,整车下线以后多达40-50项的问题,正常的调试组作业流程和人员配置,根本无法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于是,厂里临时决定成立一个专项调试组,给吕义聪8个人,负责所有新车型的调试、返修和交检任务。
而这8个人多数是从生产线上临时抽调过了来的,没有什么调试、返修和排故的经验,一辆车调整好、返修好到能满足出厂的状态,需要4-5个小时,吕义聪和同事们每天都需要加班到12点左右才能完成生产任务。经过5个月的努力,通过专项调试组的努力,顺利完成了新产品批量生产前的过渡期,并根据在调试过程中发现的产品缺陷,进行反馈改进、协助进行效果验证,帮助整车产品完成了超过100项目的缺陷改进。同时,也为班组积累了丰富的整车调整经验,为后期的批量生产和整车进入正常的调试作业流程奠定了基础。
 
苦难财富
被习总书记接见后,载誉而归的吕义聪成了吉利集团的名人,面对宣传自己的标语横幅,铺天盖地的鲜花掌声,小吕依然坚定地做着真实的自己。低调、谦逊,在他脸上看不到任何辉煌的痕迹。
“我哪来什么天分,就是本身对汽车修理的兴趣很大,再加上花在这上面的时间也比较多。”说起自己的成绩,吕义聪十分谦虚。
没有非凡的天赋才华,更没有出身富豪权贵,一个普通人的成功之路上,自己永远是主角。
“别人可以拼爹,拼家境,我没有爹可拼,所以一切要靠自己。”他告诉《汽车人》,自己必须学会做一个强者,做最强的自己,有力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轨迹。
吕义聪的人生是从不幸的童年开始的。在他10岁那年,一场无情的车祸永远地夺去了他的父亲,为了帮助母亲共同支撑破碎的家,懂事的小吕成了家里惟一的壮劳力,忙着田里的活计,地里的庄稼是小吕最亲切的儿时伙伴。可是,仅仅时隔一年,灾难再一次造访,病魔夺走了母亲年轻的生命。小吕和年仅6岁的妹妹成了世上孤苦伶仃的孤儿。没过多久,吕义聪被姑姑接走,而妹妹,则送到了阿姨家里。从此,兄妹二人天各一方,一周最多只能见上一面。
高中毕业后,出于经济压力的考虑,成绩优秀的吕义聪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选择了外出打工,也就因此与台州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妹妹也来到了台州,现在和哥哥在一起。“我是哥哥,我有责任照顾我妹妹,现在我们住得很近,我能好好照顾她。”吕义聪说。
当一个又一个荣誉向吕义聪走来的时候,年轻的他没有骄傲,更没有止步不前。工作中的他依然努力勤奋,生活中的他依然谦虚朴实。因为小吕有着一颗滚烫的感恩的心。鉴于吕义聪的出色成绩,2007年5月,他被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浙江省职工技能状元‘金锤奖’”,并奖励给他10万元奖金。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并不富裕的吕义聪将这笔奖金的一部分捐给了台州本地的孤儿院,其余的钱交给公司支配。
“我从小就是个孤儿,本身就一无所有,是吉利这个大家庭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我把这里当做了我的家乡。我所得到的荣誉和奖励在人生长河中终究会淹没,但我愿作大浪淘沙下永远闪光的金子,用善良正直的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吕义聪说。
经历了一次次的角色转变,吕义聪逐渐地确定了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我的经验和内心告诉我需要做到:养成持续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的习惯;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合适的追求和目标;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坚持不懈努力并自我加压;不能有一劳永逸的思想;要有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要向善和守信;作为年轻人要有年轻人的冲劲和激情。”他对《汽车人》一口气说了很多。
在收获事业的同时,他还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女朋友是成都人,是做技术的同事,特别朴实,也很支持我,今年我们打算把证给领了。”吕义聪一脸幸福地说。
吕义聪特别认同习总书记的话:“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年时代选择了吃苦,就等于选择了成功;选择了付出,就等于选择了收获!”
而他的青春也正是在奋斗中绚丽多姿,无怨无悔。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