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6 > 2016年第5期

丰田的回收大计

作者:
时间:
2018-09-20 16:32:06

丰田宣布将在北京建立一家废旧车回收公司。为了此事,丰田向北京市政府游说了数年之久。

这件事,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简单。汽车报废回收,是汽车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环节。中国汽车企业普遍还没有涉足这一领域。基于目前的技术水平,从事这一业务,大家认为无利可图,但丰田不这么想。

丰田在今年4月份称,打算与全球100多家企业“分享”资源回收利用经验,在发展中国家促进废旧汽车材料的回收利用,并在京授权成立(中国)首家回收技术工厂。这家公司也是中国国内第二大资源再生利用企业,今年就将启动建设。作为政府允许其将触角伸到这一全新领域的回报,丰田将会给受到批准认可的工厂提供可再生资源提取技术。

差距的鸿沟

日经新闻认为,丰田与中国车企在回收方面的技术差距可能有数十年。日本在资源回收和废旧物资处理方面全球无出其右。整个日本社会对资源回收已经达到变态严谨的程度。一个矿泉水瓶都分成三部分(瓶身、瓶盖、标签),在指定时间、在指定地点回收。

中国目前的废旧汽车回收产业可以说不存在。实现回收作业的企业隐藏在城中村和城市近郊,都属于作坊式小厂。污水横流,垃圾堆成山,毫无环保可言。这些企业依赖年纪大的妇女和没有教育经历的年轻人,将旧车上的铜线、锡等金属用简单机械拆解,将废旧轮胎拆片,并用强酸浸洗电路板,以获取贵金属。对于占大头的钢板、塑料无能为力。因为这些工厂缺乏重型机械和对环境污染较小的剥离手段。剩余旧车身则送往附近的钢铁厂。

北京处理旧车的手段也大体类似,因为酸液很难处理,这座城市事实上无法成规模地回收旧车中的贵金属。

丰田集团内负责海外投资和贸易的丰田通商,同时也主导在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建立废旧车辆回收企业。丰田早就拥有各种回收技术,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2013年以前,丰田通商对该领域的投资非常谨慎,当时旗下仅有一家海外废旧汽车拆解工厂(不含本土),位于欧洲。这表明丰田也认识到,专门从事废旧材料回收,即便达到一定拆解量,盈利也是极为困难的事。

一个显而易见的理由是,中国自2004年以后飞速跨入汽车社会。此后几年内存量车都比较“年轻”,即便早期的车辆,也都在旧车市场里周转,并未进入大规模报废期,此时建立回收企业,业务量可能不够充足。而据丰田估算,中国到2017年,废旧汽车将超过100万辆,而2020年将达到1000万辆。提前数年建立的企业,正好会赶上节奏。

“重稀土”才是目标

丰田并不讳言,打算授权这家企业一些独门技术,包括从绕线组中提取金属铜和从废旧马达中提取金属镝的技术。

中日关系在2012年因钓鱼岛恶化以后,中国一度对日本实行稀土禁运。在此之前,日本车企已经对此有所准备,大肆在国际市场上购买稀土,甚至对越南、印度出资,敦促后两者重启稀土矿山(美国人自己决定重启)。丰田通商在那几年很大精力就投入在这上面。遗憾的是,被中国廉价稀土逼迫关闭多年的矿山,不是说一句话就能重启,不但技术方面储备不足,熟练工人和生产线的搭建也需要时日。

更悲摧的是,重稀土元素资源中国占据全球的90%,在当时是绕不过去的坎儿。丰田的普锐斯混动车型,一辆车就要使用340公斤稀土提炼的氧化物,重稀土使用量不多,但不可缺少。丰田想尽办法,使混动车型使用的稀土量减少到200公斤左右,同时加强在废旧汽车中回收这些材料。但仍然不敷使用。

虽然目前稀土市场的价格一直下行,供应也不成问题,但丰田居安思危(心有余悸),仍然要加强在废旧汽车上回收镝。

因此,丰田在2013年开始鼓吹废旧汽车回收,不是时间上的巧合。丰田时刻警惕国际关系动荡带来的供应不稳定。提前布局,反映了这家公司的战略眼光。

为了加强技术实力,丰田通商在当年春季收购世界第二大废料业务公司德国Scholz的约40%股权。后者在贵金属的提取方面拥有独到的技术。

丰田在2013年启动此事,一方面拥有多年的技术储备,另一方面其他材料不赚钱也无所谓,它瞄准的是某些特殊材料。但直到今年,回收企业建立才算有了眉目。

为远景布局

据悉,丰田将负责这家工厂的人员培训、并负责销售回收的材料。并且,如果这家工厂回收的材料足够多,丰田还将考虑把这些材料直接用于自己的汽车制造环节。

在日本国内,丰田通商采取与其他公司合作运行资源回收项目,以分担风险,共享技术。在本土,丰田主要回收混合动力电池中的塑料零部件,该部件的重量约占电池总重的20%左右。

社长丰田章男曾发布愿景,在2050年,丰田将停止销售所有的汽油发动机汽车。在此之前,如果丰田尚未找到稀土应用的替代性方案,即便单辆新能源车的稀土使用量随技术进步而减少,但总量将有增无减。丰田一方面加大采购力度(中国不允许与外国合资开发稀土矿),开辟更多的源头,另一方面在回收上想办法。因此,北京回收技术工厂,属于丰田全球供应链的一部分。丰田在谋求重要物资储备上的长线布局思维值得借鉴。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