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7 > 2017年第2期

财政补贴退坡,自主品牌挨打

作者:
时间:
2018-10-25 13:21:13

2016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2017“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公布。没有意外,无论是纯电动车还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财政补贴都被大幅压缩。但这一拳,结结实实地打在了自主品牌的胸口上。

财政补贴的压缩是显而易见的。根据新政,纯电动续航里程大于等于250公里的纯电动车,财政补贴为4.4万元,且地方补贴不得超过国家补贴的的50%,即总补贴额度不会高于6.6万元。而在2016年,北京、西安、长春以及河北省、山西省均是按照国家/地方1:1的补贴标准执行,同是续航超过250公里的纯电动车,总补贴可以达到11万元。

相比实力雄厚的合资企业,自主品牌无论是技术储备、人才积累、体系实力都有较大的差距。但是这一次,新能源车财政补贴“缩水”,恰恰是自主品牌集体“挨了一拳”。

调查发现,市售的纯电动车包括19个自主品牌的38个款型。自主品牌的车型普遍平价,补贴减少,直接推高了终端成交价,平均提升幅度超过19%。一辆续航超过250公里的纯电动车,2016年12月15万元就能开回家,现在至少要18万元。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中,同样是自主品牌“挨打”。比亚迪秦、唐、元的价格门槛提升16%,荣威e550、e950和eRX5的价格门槛平均提升13%。

相比之下,跨国车企一直在岸边观望政策的变化,在华销售的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非常少。市售的电动车有BMW i3、大众electric Up!以及特斯拉的8个车款;而国产的插电混动车型也仅有宝马、凯迪拉克、梅赛德斯-奔驰和沃尔沃的各一款产品。它们的指导价较高,补贴缩水的影响度也较低。

已经被压缩的财政补贴不可能“回弹”,2020年的燃油限值也不可能“开口子”……销售若要继续,成交价格恐怕要向2016年“看齐”。据说很多经销商只接受预定,却不发货,显然是在等车企的商务政策出台。

惟有销量能帮助降低成本,也惟有销量能帮助平衡燃油限值。大众不是要与江淮一起造廉价电动车吗?不知道能不能赶上这一波行情。

这一次,政策终于选择了“激励”的方式,但压力也紧随其后,能否成为“冻梨”还是未知。都说今年暖冬,但我怎么还是觉得冻手。

这一次,政策终于选择了“激励”的方式,但压力也紧随其后,能否成为“冻梨”还是未知。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