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7 > 2017年第6期

福特正在杀死自己吗?

作者:
时间:
2018-11-19 14:57:44

麻烦很可能来自福特自己。这一切发生在福特声称,并一直着手进行的转型过程中。

4月份的第一周,福特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美国第二大汽车企业了。特斯拉的市值已经超过福特,并一度超越了通用。这是二战后美国汽车业格局的重大变化。自从丰田1988年开始在美国进行本地化生产以来,福特再次遭遇了强大挑战。

转型的代价

距离前任CEO马克·菲尔兹(Mark Fields)发表福特转型为“移动出行”科技公司的主旨演讲,已经过去两年半。菲尔兹当时透露,正在全球投资25项“移动出行”项目,而且发誓要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交通方案而转变。

在菲尔兹演讲之前,福特董事会已经决定,无保留支持管理层的转型活动。无论是在硅谷兴建研发中心并招揽数以百计的研发人员,还是慷慨的“买买买”行为,都需要董事会忘记支票簿上签发的数字。

福特目前的核心业务正在支撑菲尔兹所称的战略转型,但福特的目标是变成一家轻资产的科技公司。福特坚信,汽车业的黄昏早晚会到来,能否在此之前上岸,关系到公司的生存。

现在,56岁菲尔兹已被勒令退休,由62岁的吉姆·哈克特(Jim Hackett)接任。这项任命表明,福特并不打算因菲尔兹去职而放弃转型战略。

智能移动公司去年3月份才成立。菲尔兹曾打算,将这家子公司作为“白手套”,收购一系列科技公司,纳入智能移动公司麾下,整合福特在移动出行领域杂七杂八的项目。福特这两年连续的收购行动,正在为转型付出越来越多的代价。

福特2016年税前利润104亿美元,比2015年108亿小幅下滑;考虑到中国市场利润暴涨377%,实际上福特在全球其他主要市场都呈现萎缩态势。福特还在2017年Q1财季刚刚过去的时候预测,今年税前利润将再度缩水成90亿美元,完成一波三连跌。福特将其之归咎为“研发成本上涨和连续收购行动”。

坏消息接踵而来。尽管中国和美国消费者对于SUV和皮卡的热情并未消退,但受雇于福特的Buckingham研究集团分析师们认为,北美和国际市场的产品定价正在退步,尤其是中国市场。同时,原材料和运营成本还在不可遏制地上涨。福特CFO鲍勃·尚克斯(Bob Shanks)承诺,“立即着手解决问题”。不过他也承认,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下降,福特将受到进一步的影响。

福特的财务状况,远没有自己宣称的那么健康。与竞争对手相比,福特更依赖于大排量的汽车产品,而油价上涨将对福特的盈利构成更严重的威胁。

尚克斯承认,这两年的利润下滑是因为公司大量投资于“新兴机会”。福特在自动驾驶、新能源、共享出行和人工智能等诸多前沿领域同时出击。在财务上,这显然不是稳健的做法。

菲尔兹坚持认为,智能移动服务将会为服务增加20%的利润空间,要远远高于其出售新车等核心业务所带来的利润。不过,何时能从新业务中获取预期的利润,菲尔兹无法给出时间表。

此举激怒了股东,直接导致了菲尔兹被解职。

62岁的吉姆·哈克特(Jim Hackett)是前办公家具公司Steelcase的首席执行官,三年前担任福特新成立的移动服务子公司的总裁。这不是哈克特第一次任命于危难之间。

在Steelcase的30年职业生涯中,哈克特被誉为扩大其业务模式,帮助公司从传统的办公家具制造商转变为改变人们工作方式的创新公司,Steelcase有助于将其从隔阂转移到例如开放空间环境中,使员工能够灵活地在他们想要的地方工作。

1989年,28岁的马克·菲尔兹(Mark Fields)正式加入福特,一干就是28年。

他上任以来,主张在自动驾驶和电动车等未来技术领域投资,但投入与产出并不成正比,截至目前,福特在自动驾驶和共享共乘领域投资了数十亿美元,福特仍旧赶不上通用或者谷歌的速度,别人家的自动驾驶路试如火如荼,而福特还要等到2021年才会有完全自动驾驶的汽车上路。

“买买买”的激情

菲尔兹在任时,福特花钱的地方急剧增多。因为养老金的算法问题,2016年净利润损失20亿美元,但福特不想因此停下花钱的脚步。

福特在今年3月底斥资3.75亿美元,在位于加拿大渥太华的研究中心招募400名工程师,以加强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研究。

这家研究中心在3月初才投入使用,以落实福特研发信息娱乐和自动驾驶系统的雄心。

福特CTO拉吉什·奈尔(RajNair)强调了智能网联对于福特未来“移动战略”的重要性,他认为,这些动作可以使公司走在创新发展的前端。

其中一笔生意,即去年晚些时候花费5亿美元,收购一家共享班车服务公司Chariot。这家公司和优步一样,诞生于旧金山,利用私人大巴满足预算有限人群的出行需求。Chariot同样不拥有任何车辆,其公司可以被称作大巴版“优步”。结合优步(尚未上市)的数百亿美元估值,菲尔兹认为这笔收购非常划得来,而且非常符合福特想要的“移动出行服务试验”。

花5亿美元做个试验,福特真奢侈。Chariot只在一个城市开展业务,目前打算15个月内扩张到其他4个城市。“私人大巴”模式只适用于美国本土。

不过,菲尔兹对此非常乐观。他说,解决低收入者“最后一英里”只是开始。

自杀还是重生?

作为最新的重量级举措,福特将投资10亿美元,控股人工智能公司Argo AI,用于打造机器人汽车的“大脑”。这是传统车企在AI领域的最大单笔投资。Argo AI成立不到半年,还默默无闻,福特疯了吗?

Argo专注通过AI方式发展无人驾驶控制软件。其CEO曾任谷歌自动驾驶硬件的总监,而COO则来自优步软件工程部门。福特不惜砸钱追上谷歌和优步研发的脚步,不用说,此举可能遭遇麻烦。

谷歌和特斯拉已经分别起诉离职的前高管偷窃公司的研发成果,这些高管可能以不正当手段为自己创建的新公司增加优势,进而卖掉新公司套现。埋单的汽车厂商则希望在不道德的收购中牟利。如果法院支持了原告方,福特、优步和通用都将受到打击。福特则可能为激进的收购行动,付出高昂的试错成本和形象折损。

福特很冤枉,花了大笔钱还被指责为“洗劫”。福特持续的爆买行动有其内在逻辑。福特拼命鼓吹出行服务的背后,是在一些州的汽车销售一年内下滑了30%。福特想凭借智能移动填补损失。如果经济势头不妙,该业务将迅速成长。新业务相当于对新车销售形成对冲。福特热衷于两面下注,显然是对传统业务的未来缺乏信心。

福特宣称新业务永远不会衰退。但无论菲尔兹,还是哈克特,都对新业务目前当前的扩张困境轻描淡写。如果主营业务无法在2018年重获振作,智能出行的新业务很可能来不及“接班”。

菲尔兹曾经表示,2025年前将向市场推出成熟的自动驾驶汽车。而最近福特的研发总监最近声称,普通消费者在2026年到2031年之间“无法购买”完全自动驾驶的汽车。福特自己的研发部门趋向于保守的时间线,对雄心勃勃的高管们,是一个警示——新技术和新市场的发育未必按照美好的想法进展。

到目前为止,福特仍然是一家彻头彻尾的传统企业,拥有十几万名员工和庞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只不过又花了相当代价在尚未成熟的业务上面。从未听说,有哪一项新生成的业务,能够养活一家重资产公司。创业科技公司流行外包生产产品,员工数目相对于传统制造企业微不足道。

哈克特曾和自己的前上司菲尔兹持相同看法。他认为智能移动有很大的利润空间,投入的资本也较低,周期也是往复循环的……这几点非常吸引人。而汽车行业正处于强周期的末尾,苦日子即将再度到来。

他接任福特CEO后,还未就新政做出阐述。福特致力于将自家产品变成一个智能化的共享平台,把自己变成代工厂。如果,福特品牌的原有价值会消失,而新价值未能按照预想注入,投资人将不会看好福特的未来20年。从这个角度看,福特正在努力地杀死自己,至少是消灭自己最有价值的那一部分。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