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时代,矿企、电池厂或汽配企业,无论上中下游,只要技术领先,都有机会拔得头筹。不但产业如此,资本市场更是如此。
文 /《汽车人》张恒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的试点工作重点之一“促进新技术创新应用”,尤其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通知》中提到:要加快新体系电池、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等技术的攻关和研发,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的融合发展。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补充说道:“此举将促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探索和创新应用,巩固和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
受此消息影响,汽车零部件板块在A股市场表现持续抢眼。2月7日,A股的汽车热管理、激光雷达、固态电池、一体压铸等新技术在概念板块中涨幅领先。
汽车热管理
众所周知,锂离子电池特别怕冷,所以这是纯电动车的一大短板,诸多企业都在此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目前,给电池加热是普遍的方案,如何加热则是重点攻克的方向。
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是从传统燃油车的热管理系统演变而来的,既有共同部分,如发动机冷却系统、空调系统等,又多了电池、电机、电控等发热零部件冷却系统。此外,还包括了电动压缩机、电池冷却板、电池冷却器等关键零部件。
2月7日,有6家热管理系统概念上市公司涨停或上涨10%以上。代表企业如三花智控、汉宇集团和宇通重工等。整车企业中,长安深蓝驱动电池和电驱产生高频脉冲电流加热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半固态电池
投资者对动力电池的前沿技术极其看重,尤其是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电池技术的开发。
行业发展方向是固态电池。固态电池虽好,却还有难以解决的根本问题。半固态电池凭借着良好的安全性、较长的寿命以及不错的经济性,成为液态电池向固态电池过渡时的关键产品。
根据当前的蓝图,2023年会有一批半固态电池装车。市场预计,半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转折点将在2024年到2025年到来。各大电池厂商、锂矿厂商以及整车企业均在这方面有布局,如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和长城汽车等。
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方面,2月7日消息,速腾聚创(RoboSense)宣布与丰田汽车旗下多款车型达成量产定点合作。速腾聚创也因此成为了首家进入丰田汽车供应链体系的中国激光雷达企业。
据悉,一汽丰田品牌旗下多款车型将与之展开合作,通过搭载RS-LiDAR-M系列激光雷达,推动激光雷达在汽车产业前装量产和规模化。受此消息影响,A股市场相关概念的卓翼科技和兆威电机涨停。
此外,一体压铸仍是热点,也是汽车轻量化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汽车人》在《A股汽车板块五连涨,港股和中概股下跌》中有专门介绍。2月7日一体压铸概念股仍然榜上有名。
进入到2月份,虽然整车股有所回调,但具有创新技术的汽车零部件股受资金关注的程度有增无减。
《汽车人》认为:
首先,进入2023年,监管层对汽车产业的发展仍然显示出了高度的重视,只是关照的方向变了,从补贴过渡到着力解决行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和短板上。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近期一系列的新政都在推动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并巩固和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
其次,在燃油车时代,车企是绝对的主角;而在新能源车时代,矿企、电池厂或汽配企业,无论上中下游,只要技术领先,都有机会拔得头筹。不但产业如此,资本市场更是如此。当前汽车业投资的主线逻辑就是技术创新,哪怕是中小零部件企业也无妨。
再次,投资车企看格局,投资零部件企业看技术,技术领先可以令它们快速获得下游的车企客户。也就是说,具有优势的零部件企业更具成长空间。
在新能源车时代,推动产业创新的零部件企业正走向前台。【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