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合资品牌贡献减少与市场变革,广汽集团启动深化改革,强化自主品牌控制,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焕发新生。
文 /《汽车人》张恒
广汽集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并试图通过加强自主品牌控制来促进公司整体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
据内部消息,广汽集团正在制定一项深化改革方案,旨在改变传统的研产销分离的战略管控模式,转而推行自主品牌的一体化运营模式。据悉,公司已经制定了多套改革方案,但最终的选择仍在讨论中。虽然具体的改革方案还在细化中,但公司计划平稳地分阶段实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广汽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公司将提升总部对自主品牌管理的级别,增加对自主品牌运营的直接控制,以提高一体化协同效率。这意味着广汽集团或将战略直管传祺和埃安。为此,部分广汽集团总部的工作人员将迁移到广汽研究院工作,以便更好地支持这一转型。
转型迫在眉睫
过去,通过与本田、丰田、菲亚特、三菱等跨国车企的合作,广汽集团得以快速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汽车集团之一。2018年,广汽集团的净利润达到顶峰,为109亿元,其中大约80%的利润来源于合资企业。
受近年来行业价格战的影响,今年1-8月,广汽集团累计销量约为115.24万辆,同比下降25.68%。目前,广汽集团超过60%的销量仍然依赖于两大合资品牌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而自主品牌广汽埃安和广汽传祺的销量占比仅为37.19%。
然而,缺乏电气化和智能化技术与经验的合资品牌难以继续为广汽集团提供足够的支撑。今年上半年,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的销量分别下滑了25%以上,导致广汽集团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了约50%,降至15.16亿元。同期,广汽集团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为-3.38亿元。
2024年中报显示,广汽集团上半年的投资收益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0%,降至32.59亿元,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更是从53亿元大幅下降至20.11亿元。面对这样的局面,广汽集团在2024年的半年报中明确提出,将深入实施全面且深刻的管理体制改革,以提高公司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的效率,推动研产销一体化运营,建立更加精简、高效、灵活的市场机制。
自主品牌迎新机
根据年初的规划,广汽集团设定了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10%的目标,其中自主品牌销量目标为至少100万辆,力争达到110万辆。今年1-8月,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的总销量约为42.86万辆,距离百万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为此,广汽集团进一步加大对自主品牌的投入和发展力度。进入9月以来,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动作频繁。广汽传祺不仅与华为展开了紧密合作,还计划拓展增程式电动汽车路线。
广汽集团强调,此次改革的目的在于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提升运营效率和投资企业的协同效果,同时降低成本,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的增长。事实上,广汽集团的内部改革已显得尤为迫切。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和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国有汽车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因此,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激励汽车企业向新能源科技型企业转变,对于推动国有汽车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鉴于合资汽车品牌涉及复杂的中外股东利益博弈,调整难度较大,广汽集团将自主品牌视为转型改革的先锋,特别是在向电动化转型方面。
广汽集团一直以稳健著称,但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现在正积极开放与外部的合作,尤其是在智能技术研发领域。2024年4月,广汽传祺宣布将在轿车、SUV和MPV等多个车型上搭载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和鸿蒙座舱技术,首款合作车型预计于2025年第一季度上市。双方近期还共同展示了合作的第一款概念车型。
合作创新谋未来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表示,广汽将加强与外界的合作,确保资金能够用于那些真正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领域。他强调,无论是自主研发还是外部采购技术,都应基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考量。
值得注意的是,广汽埃安今年的表现与去年形成了鲜明对比。2024年1-8月,广汽埃安的销量为18.64万辆,同比下降了37.74%,仅完成了全年70万辆销售目标的26.91%。
面对全球纯电市场增速放缓、竞争对手增多、消费者态度趋于保守以及资本市场的审慎态度,广汽埃安正在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应对。一方面,从单一的纯电动路线转向了增长速度更快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电动汽车;另一方面,广汽埃安也在积极寻求海外市场的扩展机会。最近,广汽埃安发布了第二款面向全球市场的车型——AION RT,以15万元的价格为用户提供了20万元以上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型,希望以此打开A+级细分市场。
《汽车人》认为,广汽集团的种种举措都表明其正在积极谋求自我突破,而不仅是被动应对外部冲击。虽然挑战重重,但从广汽的改革中仍然可以看到其重新塑造市场竞争力的可能性。
广汽集团通过调整“研产销分离”的战略模式,向自主品牌一体化运营模式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传统的分离模式容易导致各个业务板块“各自为政”,形成内部资源分配不均和决策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一体化改革可以更好地整合研发、生产和营销的各个环节,使自主品牌能够更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形成统一的品牌战略。
以广汽埃安和广汽传祺为例,过去由于品牌管理权分散,导致各自定位模糊、资源投入不均。此次整合可以帮助广汽更好地聚焦于品牌塑造和产品定位,并形成更强的内部协同效应,从而提升自主品牌在市场中的整体竞争力。
尽管合资品牌的电动化转型步伐较慢,但广汽集团仍将其视为整体转型中的重要一环。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正在加速推进电动化车型的投产和本地化改造,表明广汽在合资品牌的电动化发展上保持了较高的协同效率。未来,随着广汽与合资伙伴在技术和产品上的深入合作,广汽的整体电动化转型将更具协同效应。
要想在国内乃至全球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广汽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实现效率提升和品牌塑造,在长期发展中建立起技术领先和市场引领的核心能力。唯有如此,广汽才能真正实现“破而后立”,在未来的汽车行业变革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