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人物】韩国总统风云车
某种程度上,韩国公务车特别是历任韩国总统用车的更替转换,折射出这个国家历史沿革不同时期的政治倾向和特点,细读下去不免令人唏嘘感慨。
李承晚韩国第一任总统,独立运动的领袖,在美国帮助下建国。因操纵总统竞选投票,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学生抗议而被迫下台,在流亡期间去世。由于与美国的紧密关系,李承晚的座车当然来自于美国,那是一辆美国通用1956年制造的凯迪拉克,是韩国政府成立后的首部礼宾车辆,也是韩国国内首部防弹车。
朴正熙没有朴正熙就没有韩国的现代化。朴正熙通过军事政变登上了韩国历史的政治舞台,但他自身也是因政变而亡,1979年他遇刺身亡。朴正熙的“总统礼宾用轿车”是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1968年制造的梅赛德斯-奔驰600。
金大中以持不同政见者出身的金大中在全斗焕执政期间曾被判处过死刑,后来流亡美国。当选韩国总统后,金大中曾因为著名的“阳光政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执政后期出现的公司丑闻给他的政治生涯蒙上了阴影。金大中的座驾一直很神秘。据报道,金大中个人青睐美国林肯轿车,2003年2月24日,金大中在离开青瓦台总统府时的座驾是林肯。
卢武铉2009年,前总统卢武铉突然坠崖身亡。如此看来,韩国的历任总统似乎结局都不怎么完美。卢武铉的自杀更让这种宿命蒙上一层悲剧色彩。卢武铉同样没有采用本土生产的汽车作为首选,而是出于安全的考虑选择了更豪华的梅塞德斯-奔驰s600 guard-防弹车。车头两侧安装的太极旗和凤凰图案的旗帜,表明了这辆车的特殊身份。该款防弹的梅塞德斯-奔驰s600 guard仅一个车门的重量就超过100公斤,车的总重量达3吨。即使有手榴弹等爆炸物在车底爆炸,也安然无恙。
李明博2009年9月,韩国总统车队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现代雅科仕成为第一辆进入韩国总统车队的本土车型。韩国总统一直使用国外品牌防弹车作为自己的座驾,多数时候使用奔驰S600 Guard和宝马760Li防弹车。韩国本土品牌的车型一直被忽略。媒体分析,选择现代雅科仕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目前在韩国汽车市场并没有类似的车型;另一个原因是当今韩国总统李明博曾经是现代的主席,李明博在现代公司工作超过了27年。
关键词】保守
大多数人或许都有同样的感受,站在韩国首尔街头,环顾四下,目光所及几乎所有汽车不会超出5个品牌,从微车、家轿、公务车到商用车,不是现代、起亚,就是大宇、双龙或者三星。以至于有人评论,在所有发达汽车工业国家中,韩国是最保守的一个。
扣上了这个最“保守”的帽子,也就不难想像,韩国的公务车同大多数汽车发达国家一样——基本是本国品牌的天下,而韩国这点做得更加彻底。如果说3年前韩国总统用车出乎安全考虑,还在美国林肯和德国奔驰间轮换使用,那在李明博上任后,就变成了韩国造。至于车型则没有多少悬念,那就是现代品牌的不久前最初的高端车型雅科仕。
首尔市政府官车仅4辆
身处百万辆公务车的中国背景下,一定会对韩国公务车数量之少咋舌。作为韩国第一大城市,拥有人口超过1200万人的首都首尔机动车保有量也已经超过300万辆。300万辆车海中,真正属于政府的“官车”只有4辆。没错,为了解决交通问题,首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以身作则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把公务车数量砍到只剩4辆。这4辆“官车”的分配情况是,市长一辆,3位副市长各一辆。
即使是这4辆公务车,与中国公车使用情况也完全不一样。4辆“官车”的任务是确保市级领导各种公务活动的交通所需及上下班的接送。在完成一天的公务后,“官车”必须返回市政府并登记就位。为确保政府工作效率,市政府建立了一套高效的公务车运营管理机制。与中国公务用车私有化的普遍情形形成鲜明对比。实际上,韩国政府一度也曾经有着不小的公务车队伍。首尔市政府过去“官车”众多,就连各课室(处级)都配备,仅司机就多达150人。为改变这一状况,市政府根据《公务用车辆管理规则》,对公务车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其中,中央行政机构次官以上官员才享有使用专车的权利。任何公务用车绝不许任何人私用。如果违反规定将公车用于私人目的,将受到处分。就连首尔市市长也经常乘地铁上下班。
在公务车问题上,曾经就有人栽过跟头。2010年8月,被提名为韩国新国务总理的金台镐在人事听证会上所遭受的质疑中就包括,他在担任庆尚南道知事期间,曾经有过公车私用的行为,最终导致其引咎自退。
与中国不少呼啸着警笛、晃动着爆闪的霸王车不同,韩国的“官车”没有任何特权,不仅牌照与普通车辆无异。警察对公务车也没有优待,更没有闪灯、开道和优先通过的待遇。不管多大的官儿,一样秉公执法照样处罚。
苛刻的紧箍咒
与中国类似,韩国也面临着经济发展过度集中化的问题。其中首尔作为首都,吸引了韩国超过1/4的人口。正因为此,首尔也患上了交通不畅的城市弊病。为了缓解拥堵,从2008年起,韩国政府就决定对机动车实行单双号限行。时任韩国总理的韩升洙曾说,政府以身作则,率先当模范,对819个公共机构实行车辆单双号限行。效果立竿见影,如今在首尔行车,即使早晚高峰时期也不会出现大的拥堵,有首尔市民开心地说:“这恐怕和政府专车专用分不开,限制公务车成效很大。”
在监督方面,政府部门各部处的长官必须于每年的1月末之前将本单位的公车数量、使用等信息通报行政安全部长官,并同时在其政府网页上予以公开,做到了透明公开。
事实上,韩国政府早在1976年就首次以总统令的方式发布了《官用车辆管理规定》,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管理。为了节约耗费惊人的公车开支,韩国行政安全部上调了公车使用年限,由原来的“使用5年就可以更换”,改为“使用7年或行程在12万公里以上”。韩国《中央日报》曾对此做过推算,只要延长其使用寿命一年,每年就可节约购车费用8亿韩元。对于一个处处以纳税人为重的国家而言,能够节约8亿元当然是得民心的举措。
为何韩国人力挺本国车
与不少韩国人进行过交流,他们概念中并没有确定哪一款是“国车”,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韩国人却不由自主地表现出处处以国车为重的民族自尊与自豪。
不去韩国,你或许还体会不到韩国人对本国汽车的热忱。无论是在其首都首尔还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济州岛,到处都可以见到现代、起亚、双龙、雷诺-三星、通用-大宇等韩国五大工厂生产的车型。正因为此,要想在韩国街头找到一辆外国品牌汽车还真是有点难度,这就好像要在中国找到一辆本土品牌的高端车型一样罕见。在韩国出现的外国车基本上是以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为代表的豪华车型。
不用介绍都可以看出,韩国车在韩国的市场占有率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从数据来看,这几年韩国车市场占有率尽管有所降低,但仍然达到93%左右,足以让中国汽车政策制定者蒙羞。
2011年,韩国汽车市场销量达到145万辆,其中在销售排行上排名前列的也清一色是韩国车,分别是现代伊兰特、起亚morning、现代雅尊、现代索纳塔以及起亚porter。虽然进口汽车份额同比大涨,但也是刚刚超过10万辆,占总量不足7%。
韩国人力挺韩国车,除了本国汽车工业争气以外,更主要的是来自于韩国人近乎偏执的爱国热情。
几乎是约定俗成的规则,韩国商人去会见本国的客户,如果开的是自己的国产车,生意就有可能谈得成;如果开的是日本车,对方很奇怪,根本就不想跟你合作。有这样一种消费氛围,即使你没有那么高的爱国觉悟,不想买本国车,自己都会感到格格不入。
这种对韩国车的追捧,甚至被韩国人带到世界各地。记者在欧洲、在美国遇见的韩国子民,也几乎都只开韩国车。国内凡是韩国人聚集的地区如青岛、大连等,
那里的韩国人一般都会买自己韩国品牌汽车。不能不说,韩国人喜欢买自己的国产车,既有表现为爱国的自觉,也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导向。但不论哪种因素更多,都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希望中国人不要动辄冠之以“棒子车”的名号,真正能够学习韩国人对国车的那种真切呵护和关爱,哪怕是狭隘偏执的爱国主义。
问中国
Q 上世纪50年代韩国汽车与中国汽车几乎同时起步,为何半个世纪后全球汽车市场“韩国车”能够脱颖而出,中国车还难见踪影?这其中政府起了多大的作用?A:韩国汽车工业给中国汽车发展值得借鉴的启示很多,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之外,政府的作用相当大。韩国政府始终在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主导角色。从利用合资学习外国先进经验与核心技术,到出口导向战略让本国汽车企业到海外参与竞争,以及一直实行的进口壁垒对本国汽车市场的保护,无不体现了韩国政府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从2009年开始,韩国总统也开始使用韩国车,至此,政府对汽车业的支持达到顶峰。
Q、“国车”质量必须过关,现在韩国总统也已经用上了现代车,说明现代的质量已经被认可。而仅仅是10年前,韩国车与中国车一样,都被认为是低质的标志,为何如今韩国车能够甩脱此恶名?A:在美国曾流传个笑话:因车祸两个人进医院,医生先问开的什么车,然后先救开美国车的,再救开韩国车的,因为救也救不活。可见韩国车曾经口碑之差。韩国汽车在如此重大的挫折面前,从上世纪金融危机之后,开始了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工程,后来这也成为苛求质量的典范。特别是现代汽车会长郑梦九向世界消费者承诺的保修期10年或10万英里,不仅体现了现代的信心,更是在汽车界是史无前例的。根据2009年美国J.D.Power质量指数调查,现代汽车质量与丰田并列第二。韩国车质次价廉的印象,终于被打破,成为总统用车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作者/管宏业)【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