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一汽丰田在兰州的第二家4S店将要正式开业,扎根大西北10年有余的兰州赛驰丰田将迎来他的第一位竞争者。对于前来“分羹”的伙伴儿,兰州赛驰董事长陈庆铭已经做好准备,他相信在商业游戏中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要做更好”是惟一要应对的。
陈庆铭来自台湾,此时距离他初来乍到的日子正好一个轮回。但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似乎和他的秉性融为一体,厚重和沉稳。
感性商人
24岁开始独立创业,在台湾与大陆、中国与世界之间,从珠宝生意到金融服务公司,从证券公司到期货公司,再到现在的兰州赛驰丰田,陈庆铭在每个行业都做得风声水起。而家人也已经习惯了适应各种“外地”的生活。女儿有时候会跟他开玩笑地说:“穿梭于异地的生活,会使人有优越感。”
但陈庆铭的优越感更多来自努力之后得到的认可和尊重。至今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与他生意往来之后表示“和你的合作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其中的制胜法宝得益于真诚。
商场如战场,作为一名商人,摸爬滚打中自然练就生存的资本。年轻时候的丰富阅历充盈了他的人生,他坦言自己更喜欢读传记,有阅历的人才有资本留下传记,从他人跌宕起伏的故事里可以读到很多东西,而对于他自己而言,近40年的商海沉浮也不失厚重。
与兰州的结缘要从1999年说起,距今正好一个轮回。当年,陈庆铭从台湾来到兰州,整整8个月的驻扎考察,这片土地的落后与淳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黄土高原的汉子豪爽大气,但是由于地域限制,思想上也很保守。”彼时,兰州汽车业方兴未艾,与祈大庆(兰州赛驰丰田前董事长)的结缘,让他4年后重回兰州,欣然担任兰州赛驰丰田的总经理。
2003年9月1日,陈庆铭履新赛驰丰田第一天,就向员工阐述了他的“三个理念”。一要身体健康,二要孝顺父母,三要有团队精神。
把是否孝敬父母当成员工业绩考核标准,这几乎很少在管理者的经营法则中出现,但陈庆铭坚持“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不可能忠诚于一个企业”。母亲节的时候,他让所有员工带上母亲下馆子,有些老人一辈子都没有进过城,他们第一次知道城里还有这样的老板。
“收买了员工妈妈”的陈庆铭很是骄傲,“如果不努力,就告诉你们母亲,让母亲收拾你们!”这样的管理方式使得赛驰丰田在他经营期间,只有两人因工作原因离职。
他把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浪漫、人性化的服务带进了兰州汽车界。尽管来自异乡,但在很短的时间内,他的管理方式和优异的业绩赢得了尊敬。
公益修行
4年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一汽丰田爱心图书室”公益计划正式开始实施,这一计划得到一汽丰田经销商的积极响应。按计划,兰州市天祝县松山小学成为这一项目的第一所捐助学校,天祝县为藏族少数民族聚集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松山小学只有7间教室,教学设施非常简陋,学生多来自周边乡村,家境贫困,其中很多都是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
位于本地的赛驰丰田,很自然地肩负起了东道主的责任。首先与松山小学签定 “一对一爱心互助”意向书,这属于一汽丰田经销商们的集体行为,随后的“爱心早餐”的诞生,却彰显了赛驰丰田与它的经营者们的善举。时任董事长的祁大庆得知松山学校的孩子们因为家境贫困都不吃早餐时,当场宣布:“松山学校学生和老师10年的早餐,我们包了!”陈庆铭对董事长的当场拍板,只说了一句话:“在做慈善捐助这方面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
话虽简单,却开始了长达4年的“爱心早餐”之路。
从2007年至今,每个月,陈庆铭和他的同事们都按约定时间把4000块钱的早餐款打到学校账户上,每年的6月他们都会发放优秀学生奖学金,每年的企业年会,他们都邀请孩子们去兰州看看。
4年间,赛驰丰田已经无偿捐助28万元物资,结束了当地孩子“没有早餐吃”、“没有书读”的历史。4年间,这些孩子们有的毕业,有的离开,对他们来说,“我更希望达到一种爱心的传承,他们长大的时候,可以去帮助别人。”陈庆铭有些感慨。
松山小学图书室的黑板上,还保留着4年前一汽丰田的领导们写下的祝福,校方说:“保留下这样的纪念就是为了表达一种感恩。”
不仅如此。2003年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地震、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他们都积极捐款捐物,献出了一份爱心。在教育方面,赛驰从1998年开始向兰州培黎石油学校进行捐助,设立赛驰奖学金;2006年对皋兰县石洞乡风水小学捐助。除此之外,公司还不定期到儿童福利院看望孤儿,将现金及电器等物品捐赠给福利院……
身为佛教徒的陈庆铭,将公益看成一种修行,深谙佛学宗旨的他,一直在修行的路上。“看到孩子们那种期望的眼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忍不住流眼泪的。“如果10年后,他们还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还会帮!”
而令他感到快慰的莫过于,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一方面,我们要打造自己环保、安全的汽车产品,另一方面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汽丰田霍裕民的“天人合一”理念与陈庆铭不谋而合,他坦言人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人们都快乐地生活,希望身边的人事物达到很和谐的状态。
接受采访时,电话那头传来孩子的一阵啼哭,陈庆铭开心地说:“这是我外孙。”两个月前,家人从台湾来到兰州和他一起生活。年过耳顺之年的他,在异乡享受着天伦之乐。
爱如果能蔓延,快乐真的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