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开车到首都机场T3航站楼接人,往返各10元过路费,觉得一如平常。回来和同事谈起,被称之为“火星人”,因为机场高速单向收费实行已近两年了。
震惊之余连忙上网,果然,首都公路发展集团(以下简称首发)自2009年10月1日起就已实行同日往返单向收费。心里郁闷不已,因为这些年跑这条高速无数次,都是老老实实往返缴费的。从来没有任何收费员提醒这条政策,也没有看到任何告示牌。
后来又被朋友提醒,说在进京方向天竺收费站口边上,有个极为隐蔽的牌子上写有上述信息。至此,“心如明镜台”,又是一例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偌大收费站十几条通道,大多数司机不可能置前方安全于不顾,发现侧方远在数十米外的小牌子。无异于被反复欺骗的感觉,愤怒过后则是失望,因为骗你的不是人,而是政府委托的首发。
最搞怪的是,媒体已经曝光若干次,首发集团承诺一定尽提醒义务。但这和笔者的个人感受不吻合,究竟该相信自己的感受还是貌似诚恳的首发?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却可以一天毁掉,更何况天天毁之不倦。抛开机场高速收费的合法性不谈,单向收费既然已成“准法律”,执行效率却殊为可疑。而城区占路停车收费提高的行政命令下达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的停车收费牌子焕然更新,整齐划一,交警、协管全面出动,四处“贴条”。如是可知,我们从不缺乏强大的执行力。
有新闻称,7部门(一说5部门)联合清理不合法的收费公路。当初征燃油税的时候,好像亦有官员出面信誓旦旦:“全面取消2级公路收费,全国96%的公路免费。”如今数年一晃而过,还在“清理”,而且清理的前景似乎并不乐观。政府公信力毁于食言而肥的官员?还是毁于部门利益纠葛?抑或毁于看到利益不肯撒手的地方政府本身?
记得还是上小学的时候,对师长的话和白纸黑字深信不疑,后来逐渐长大,往往发现这些权威有时与现实并不一致,坚强的信任不免产生“蛛网般”的裂痕。成年人对政府和执法部门的话信任程度如何?尽管还没有盖洛普式的调查机构数据证实,但相信是很可怜的百分比数字。人无信不立,靠强制力和权威执政的政府难道不需要公信力?近年来政府公信力的下降人所共知,什么原因造成的?答案明摆着,都是钱闹的。赤膊上阵与民争利,甚至不惜坑蒙拐骗。如此怎能获得长久的支持?
政府没钱做不了事,但问题是如何得到?税收、财政之外还需要巧立名目搜刮敛财、多如牛毛的行政收费代替税收?甚至将公共资源变成政府私产以自肥?
好政府爱公信力,这玩意儿可以降低执政成本,也降低社会成本。施政无阻碍是每届政府的梦想,但上述行为好像政府部门在给自己的施政添堵。单靠强制力推行的政策效率低下、缺乏生命力,丧失老百姓信任的政府前途堪忧。
坏政府恨公信力,有这玩意儿束缚着好多事不方便。先头讲讲,是为了应个景儿,配合一下气氛,如果有傻瓜信了自然好;后头办了,和先头讲的不一样,你奈我何?任你千言万语,我自岿然不动。
人民政府无疑想做个好政府,政策出发点无疑是好的。老百姓大多认为,经是好经,被歪嘴和尚念差了。这说明政府挽回公信力的群众基础仍在,言出必践,信重如山,政府施政和做人的道理真有相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