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1 > 2011年第7期

查尔斯•盖森海默:电动汽车的信徒

作者:
时间:
2011-07-22 11:04:21

查尔斯·盖森海默(Charles Gassenheimer)并不具备人们想像中的特质——他既不是什么汽车发烧友也不是硅谷的精英,他来自华尔街,对着Bloomberg的电脑屏幕研究了不少年头的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的操盘手大多都是自负的,他们甚至认为自己无所不能。2006年,盖森海默终于厌倦了和那些“paper figure”(纸上数字)打交道的日子,他更想到现实世界中去尝试“可以触摸得到”的东西——“为电动汽车生产制造电池”,成为盖森海默眼中最切实可行的惟一方案。
“未来,就在那里”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电动车的未来就在那里。20年后,你就会看到这样的现实。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从现在起就要为那一天做准备。”在纽约百老汇街某一幢大楼25层的Ener1公司总部内,盖森海默想要表述的激情总比前来采访的记者还要高。
“电能的可续性储备将改变整个汽车工业,就像之前的微晶片改变了整个电子产业一样。”每次谈到电动车以及他所领导的致力于锂电池生产的Ener1公司,倾听者总能被他的热情所打动。
采访过程中,有心人会发现,放在盖森海默办公桌上的一本杂志封面,正是泰斯拉电动车汽车公司的掌门人艾龙·马斯克。和盖森海默一样,他们同为“电动汽车”这片新沙场上最前沿的斗士。
“我们是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的校友,只不过我比他低两届。”他接着谈到,“虽然Ener1生产电池,目前客户也不是很多,但我们的目标并不仅仅局限于做电池供应商。电动车的发展壮大,必须要有新的商业模式支撑。因此我个人认为,利用我们在锂电池上所拥有的先进技术,争取与电动车制造商、基础设施供应商、电力公司乃至国家电网展开广泛合作才是我们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华尔街质疑
在Ener1公司任CEO 5年来的时间里,查尔斯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来自产业内部对电动车未来的不断质疑。
2011年5月,Ener1公司公布一季度业绩,作为挪威电动车制造商Think的最大投资方,公司在Think项目上总计已亏损了7330万美元。面对持续扩大的亏损规模,同为Think董事会主席的盖森海默不但没有收手,反而毅然宣布,将为Think公司再追加3000万美元的投资。这样的举动,无疑是想让那些专为电动车唱反调的人封口,另一方面,作为上市公司,Ener1更加看重的是资本市场对于电动车未来的信心。
但这些努力显然并未奏效。在专门研究可替代能源分析师皮特森眼里,Ener1的前途可用 “一片灰暗”来形容。他在分析报告中写道:“只要Think持续亏损的状况不改变,Ener1在今年内就将面临严峻困境。”分析师欧内尔甚至将Ener1的股票评级从“持有”降低到“卖出”。
经历过华尔街风雨的盖森海默似乎对此早有准备,他坦然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当一种新技术问世,在刚开始时‘混乱’是避免不了的,就像当年手机和电脑的发展过程一样。对于目前一些人并不看好电动车的前景,我早有心理准备。但这只是暂时的。”
尽管盖森海默给人留下的印象总与自负分不开,但这并不影响他客观地看待电动车市场的现状。不论是新兴电动车公司泰斯拉的亏损不断扩大,还是通用Volt乃至日产Leaf每月100多辆的销量,都是电动车在现阶段不具备规模化市场基础的“铁证”。
面对市场对电动车近乎迟钝的反应,盖森海默是这样解读的:“至少要等到2013年,电动车的生产成本才有可能大幅下降,而到那时,充电站网络也将初具规模,电动车才会逐步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到2014至2015年,电动车将迎来‘曲棍球式’的增长(曲棍球式增长是指在某一个固定的周期,前期销量很低,到期末销量会有一个爆发式增长,其需求曲线的形状类似于曲棍球棒),到那时,这种爆发式的增长才会给新能源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
作为一线的电池生产商,对于锂电池居高不下的成本,盖森海默认为,创建新的商业模式是Ener1未来发展中所必须要走的一步。在他看来,消费者最终将以租赁电池的方式来降低自己的购车成本,每个月交纳一定的电池租赁费用,就像手机付费一样。而电池组也可以通过智能电网在充电站充电后重复使用而实现自身的增值。
中国“幻想曲”
   不论是哪个行业的创业者,“中国市场”总是他们不能也不愿绕过的课题。就在今年1月底,中国万向集团宣布旗下子公司万向电动车有限公司将与美国Ener1公司成立合资企业,目标是在中国生产电动车锂电池组,并有计划未来将锂电池组出口到美国等西方国家。
   美国媒体人史密斯就此事对盖森海默进行了专访。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盖森海默所谈的重点始终是在强调,中国电动车的市场前景潜力巨大,而新技术的诞生很有可能使中国跳跃过在传统燃油技术上的弱势,在抓住市场机遇的同时直接取得在电动车上的技术优势,从而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来推动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发展。他还指出,最终,中国在电动车上取得的成绩,甚至会推动美国政府给予电动车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
   其实,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在盖森海默心里,Ener1未来的希望更多地寄托到了中国市场上。尽管目前中国政府在电动车产业方面的支持力度还无法超越企业的期望值,电动车市场的培育基础并不像西方人想像的那么乐观,但在盖森海默所谱写的“电动车乐章”中,中国“幻想曲”已经奏响了序章。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