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案车辆京牌都卖到8万了,早知道这样,怎么着也得在限号之前买个10辆20辆的破夏利、破奥拓什么的。到这会儿一半的房款都凑齐了。”跟朋友一起吃饭时,朋友打趣地说。
的确,要早知道限号半年的结果是京牌成了车市的主人,那么我也会想要去囤积什么破夏利、破奥拓的甚至破面包,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我也甘当一把倒京牌的“黄牛”。
没办法呀,要开车,行!先过了京牌这一关。于是乎,转眼之间,京牌在北京车市里红得发紫。要是京牌会说话,肯定也是拿着京腔,竖起大拇指,趾高气昂地说:“想当年,在车市里,我也是个角儿。”
一般说来,角儿都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比如说梅兰芳,再比如说张国荣。至少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会给阴霾的生活带去一丝丝光亮,一丝丝希望。但京牌这个角儿不怎么地。自从它成了角儿以后,北京的4S店都长草了。汽车厂商对4S店也开始和颜悦色了,没有销售数量要求不说,甚至还停止审批在京新的4S店项目,只为保护好现有4S店利益,以求共渡难关。
也有不长草的地儿,比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几十万人的名字挤里面呢。可是挤归挤,中签率也只是1:30.3。白热闹!
还有更稀奇的事情呢,为了能摇上号,全家上阵的在北京早已屡见不鲜了。有的主儿可奇了,人家摇中号了舍不得用,非再去买个二手车,占坑儿!这事恐怕只有北京有,其他地方真没有。真是京牌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啊。
当前北京最热闹的车市当属二手车市场。我一朋友开着她的polo两厢去二手车市场做估价。一进市场,一群“黄牛”就围了过来。大有不把你灭了死不足惜的气势。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评论起来:你这刮水器有问题、你这车门装饰条有问题、你这后视镜有问题……总之,这些所有的指责无一不是在告诉我这朋友,你这车就是一破车不值钱。可明明人家一女孩子开的车,保养得特好。至少我们每次见了都是窗明几净、一层不染的。更有令人讨厌的“黄牛”直接就问:“你这车牌卖吗?这到值不少钱。”朋友回来直叫恶心。但有啥办法呢?谁教现在京牌成“角儿”了呢?
也许正是应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名言,京牌自然也深谙此道。所以在目前能狂的时候,使劲耍狂。京牌或许也明白,过了这村就没这店的道理,让正统的车市杂草丛生不是长久之计。这不,最近北京又在征集民意,说是要对摇号限车做出调整。谁知道到那个时候,京牌是否依然能张狂呢。
且张狂吧,毕竟这种张狂在现在的经济体里,终归是时日无多的。毕竟汽车行业还是经济命脉的一大主力军。隔断了这条命脉,整个经济形势也不过是个残障人士,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和谐发展。在美国经济逐步复苏的今天,作为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谁又愿意看到中国经济跛着个脚,一瘸一拐永远跟在美国屁股后面呢?反正我是不想,我还指望着在我有生之年也能微笑着看着美国,一脸的和颜悦色,然后耍一个中国大碗的范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