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1 > 2011年第5期

被曲解的“第三方制造”

作者:
时间:
2011-05-16 15:31:04
 作为汽车消费者,您会为“第三方制造”配件买单吗?
在汽车配件的生产链上,“第三方制造”在市场上被称为“副厂件”,相对应的自然是“原厂件”。围绕二者,整车厂、配件生产商、第三方汽配商、4S店、汽配市场、消费者……都在进行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但和大多数时候一样,消费者由于信息不对称,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在这张复杂的利益关系网中,整车制造厂最具话语权。
汽车企业批准4S店加盟的条件之一,就是不允许4S店自行购买、外卖原厂件。同时,也不允许配件生产商向第三方提供该企业的汽车配件。前堵后截,确保对原厂配件渠道的垄断。这样的办法能够彻底杜绝副厂件流入4S店,保证原厂件在汽配市场上的绝对地位吗?恐怕整车厂商自己都不相信。
某些4S店经常采用的做法是,在配件市场上采购副厂件,按原厂件卖给消费者;将富余的原厂件转卖给市场经销商。而整车厂商在制定配件采购计划时往往富余10%-20%,这部分多余配件如果管理不严,也可能流出。由于利益分配不平衡,整车厂和4S店结成的原厂件渠道垄断格局,日益变得千疮百孔。
事实上,整车厂对上游零配件的控制,同样力不从心。
在扁平化生产和国际化采购的潮流中,如何确保技术不外流的前提下,采购到最优质的配件?整车厂为此伤透了脑筋。
敏感期就在遴选之初。为了选择最好的配件商,整车厂通常向多家配件商发出邀请,然后将性能指标、甚至提供生产、质量保证信息,请他们制造样品并改进。最后从多家部件厂商中选择最优秀的一家量产。不少与原厂件相似度非常高的副厂件,就是这样“催生”的。
以前,这样的机会以前并不多,因为整车厂都有自己长期合作配件商。但现在不同了。德尔福、电装等大厂,早已独立。整车厂也不再无条件地肥水不流外人田,而是价低质高者得订单。重新洗牌后,第三方配件商分化了,一部分登堂入室,得到整车厂商的长期供货合同,摘掉了“第三方”的帽子;另一部分则沉沦了,汲取先进技术的动力丧失殆尽,靠生产假货过活。
然而,整车厂对于打击“副厂件”多少有点首鼠两端。因为消费者选择车的时候,“配件供应方便”是考虑要素之一。如果偏僻乡镇都能找到该车配件的话(多为副厂件),无疑能促进销售。,整车厂最关心的,还是原厂件流向控制,这才是其利益所在。
拥有第一辆车的消费者往往经验不足,即使4S店报价高于中小修理厂,也愿意选择前者,原因就在于4S店承诺提供保姆式服务和纯正配件。只是实际操作中,两项承诺都打了折扣。拿副厂件当做原厂件装到车上,“三滤”和各种油品,是重灾区。保姆式服务貌似周到,但猫腻不少,以换代修、以修代换是最常见的把戏。
如果整车厂的政策得到严格执行,原厂件和副厂件各行其道,消费者也将受益,起码钱花得明白。因此,整车厂应该建立与消费者的直接信息沟通渠道,防止中间环节的舞弊漏洞。整车厂既然享有渠道控制权,也应承担特殊义务。同时,政府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监管,杜绝假货,引导厂家提高产品质量。目前政策对消费者的支持不够,也同样影响市场成熟。
副厂件并不是市场毒药,假冒伪劣的副厂件才是。它有存在的合理性,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副厂与原厂件有序竞争,符合各方的利益。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