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1 > 2011年第5期

韩永贵:从无到有的蜕变

作者:
时间:
2011-05-16 09:52:05

 “我觉得作为一个男人应该有他的理想,并且有为这个理想和目标实现的锲而不舍的精神。”采访就任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半年有余的韩永贵先生,是从这个围绕男性品质的话题开始的,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把这个事情做成,并在这个成功的过程中收获愉悦”,则诠释了这位业界强人不露声色的人生境界。
回首2010年9月28日,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汽股份)正式挂牌成立,韩永贵担任北汽股份总经理,这不仅是北汽发展史上的一个新起点,同时也是韩永贵职业生涯的一次新挑战。
众所周知,北汽是十大汽车企业中最后一个入驻自主品牌的企业。“这要搁在七八年前市场份额尚不饱和的时候筹建自主品牌,还是比较容易立住脚跟,但是现在整个市场已经非常饱和,北汽才来筹建自己的自主品牌,其发展之路必然是困难重重。”
从2007年北汽开始考虑筹建自主品牌之初,到2008年由韩永贵牵头组建北京第一个汽车研究总院;再到2009年收购萨博技术,以及2010年围绕北汽股份整体的筹建等等,韩永贵及其北汽股份的团队,已经踏入了与北汽自主品牌相关的每一个领域。
 
从“零”开始
 “自主难,难在一个新产品运行的客观周期,得耐得住寂寞。”说这话的韩永贵,已经做好了打一场硬仗的准备。
根据规划,北汽股份将以萨博技术为基础的自主品牌轿车和越野车为龙头,发展成为乘用车产品线齐全、产业链完整、企业结构和布局合理、管理高效、盈利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能力、自主品牌乘用车产品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公司。
不善言谈、精钻技术的他,面对北汽股份创建之后的每一步总是慎之又慎,他担心辜负了北汽领导的期望,更担心辱没了“老汽车人”的称呼。自认缺少果敢的韩永贵,做起事儿来却绝不含糊。按他的性子来说,想要获得成功,就一定要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气魄。接手北汽自主品牌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去年年底,北京汽车湖南株洲基地BC301Z汽车的下线,成为了北汽股份“自主”品牌的里程碑。虽然株洲基地是主要以交叉型和小排量乘用车为主的,但随着北汽踏上创建自主之路,其向前追赶的态势十分迅速。除此之外,以萨博技术为基础的中高级轿车工厂——北京顺义基地,也于去年8月份就顺利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就能有产品下线。
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也就是自北汽股份成立以来,韩永贵一直马不停蹄的原因。除了全面推进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研发、制造体系建设,公司的整体架构、产品从产业链的形成以及制造、营销、企业形等等,还有许多迫在眉睫的事情要做。“我现在恨不得是一天掰作两天来用。” 韩永贵揉了揉疲劳的眼睛。
 
人才,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2010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汽车大国。但是,面对中国车业大而不强的事实,话题总会回到中国车企核心技术以及研发能力不足这个老话题上。这次北汽能从这个根本问题上入手,或许正是他能化茧成蝶的关键所在。
2009年北汽成功收购萨博相关知识产权,一时在国内炒得沸沸扬扬。这也成为当年国内汽车企业收购海外先进整车成套技术和动力总成技术的第一个成功案例。获得萨博知识技术的支持,使得北汽股份自主品牌乘用车在设计开发和工业化方面提前了3到5年。
随后,北汽围绕萨博发动机、底盘等核心技术,建立起了一支600多人的专家型研发与管理团队。2010年年底,北汽再出重拳,一举拿下瑞典威格尔变速箱厂全部设备装备和知识产权,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大扭矩变速箱从产品到制造的完全知识产权的汽车企业。尽管对自主品牌的投入较晚,但北汽从一开始就拥有了超越其他自主品牌的优势。
但是,如果仅仅依靠收购来的资源,尽管短期内能获得技术上的优势,但显然不能成为未来的发展动力。建立属于北汽自己的研发队伍、培养属于北汽自己的技术型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就目前而言,依托着北京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优势,北汽研究院已经与6所大学联合办学。“核心技术,这才是一个企业真正的竞争力。北汽有个几百条几千条的专利技术才好呢。” 韩永贵说道。
在完成北汽研究总院建设之后,韩永贵又开始筹措北汽股份自己的研发团队。他希望北汽在他们这代汽车人的努力下,有个好的开端;他更希望在这个开端之上,后人能踏在他们开拓的这份坚实基础之上,让北汽自主品牌走得更远。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自主开发是一项浩大而漫长的工程,对于整车企业财力、人力、物力要求非常之高,它需要建立强大而完备的零部件供应体系,需要整车企业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到达自主开发的彼岸。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是韩永贵经常跟自己的研发团队说的一句话。“适合又包括自身的能力和所处的阶段,这需要有一个判断。” 韩永贵则认为,能被引进来的技术必然有它的优点的,但这不意味着要没有选择地全盘接受。这不仅仅针对于技术问题,在所有事情的处理上都同样适用。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供应商在整个市场经济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它的遴选到管理,都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砝码。一项全球范围内的采购与供应链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的降低采购成本的方式当中,供应商参与产品开发最具潜力,成本的降低可达42%。由此可见,降低采购成本的最高境界是“上游”采购,亦即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充分有效地利用供应商。
这样一个企业运营的关键环节,如果不进入这个行当,很难了解其中的奥妙所在。幸运的是,在收购技术的整个过程当中,北汽自主也收获了这些企业对质量控制、供应商管理以及营销的一些成熟模式,以及一些开发流程。“不能照单全收,但有个参照点,对我们的发展是有启示作用的。”韩永贵说道。
 
信任源于品质
中国车企做自主,不仅意味着将要面临的诸多挑战,同时也意味着将有机会获得巨大的提升空间。韩永贵坦言:“虽然定了目标,在随后的期限里也达到预期,但是更多关心你的人都希望你能再好些更好些。”这就是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差异所在。合资品牌能拥有很多技术乃至原始品牌的依靠,在销售方面合资品牌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平稳增长,“而自主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里面存在着一个期望值。”
虽然,北汽股份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按自己的目标稳步推进,但韩永贵仍然即满意又不满足。“过去是大鱼吃小鱼的时代,而现在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对于目前市场竞争的惨烈残酷,韩永贵深有体会。
无论是什么市场,质量都是品牌的生命,都是品牌忠诚度的源泉。在韩永贵的眼里,“以质量为生命的品牌才有灵魂,有灵魂的品牌才能最终形成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所以北汽自主也正是以“高质量的制造体系、高品质的供应商体系、高水品的经销商体系”去定位北汽股份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一个不想做世界一流车企的企业不是好企业。”正是基于此种信念,北汽股份从筹划之初就一直以国际先进企业为榜样,并努力地向像他们靠拢。“目前我们还不能超越他们,但至少不能比他们差吧。”
 
有信心不需要盲从
“北汽开辟自主品牌不是空喊口号,更不是空穴来风。”对此韩永贵胸有成竹。“十一五”期间北京汽车通过一系列战略举措,不断加强和完善自主品牌乘用车体系建设和研发能力建设。进入“十二五”后,北京汽车在体系、资源、技术上的优势,都将极大地增强自主品牌竞争力,成为北京汽车自主品牌在未来5年中的重要支撑。
实际上,本土车企想要发展做大自主品牌,其核心关键仍在于提高自身的技术与体系的竞争力。造一辆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拿得出手的自主品牌将成为韩永贵在北汽股份孜孜追寻的目标和动力。
“自主品牌若没有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盲目跟风必定是要吃亏的。我们只做自己能力所及的,不会勉强跟进。”韩永贵一边说着一边列举着自己见的各种事例。“企业就像人生,人生之路是否顺畅得益于人生的目标是否明确。只有拥有了自己坚定的发展目标,在整个人生的过程中才能稳住阵脚,处变不惊。”
“有强悍的团队和北京本地资源的优势以及先进的核心技术支撑,把北汽自主做好,还是很有信心的。”韩永贵说道。随着北汽股份各产品的逐步下线。北汽自主的优势会越发凸显出来。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