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1 > 2011年第5期

董海洋的自主独白

作者:
时间:
2011-05-16 09:59:47

即使低调,但要想了解董海洋的最新动态,也并非不可以。与其他车企管理者一样,他的微博,吸引了媒体与舆论的极大关注。
开博不足一年,更新400多条信息。谈书谈史谈时政,圈子大都会绕回到中国汽车的自主之路上来。“路遥说,人要做成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宗教般的信仰和初恋般的热情,不能投机取巧。”做中国汽车自主之路的拓荒者,于董海洋而言,已然成为信仰。
他调侃汽车合资企业干“自主品牌”像是遮羞布,他与做本土自主的同行们“惺惺相惜”,当然也有时候,直率的性格显露无遗,在微博里很“爷们”地说上一句:“在一个没有骨气的国度里干汽车,真TMD窝火!”
如此种种,则可以为董海洋的汽车职业生涯做出相应注释。
2008年,董海洋从一汽丰田离职,闪电加盟北汽福田海外事业部,汽车圈内的目光都聚集在这位守候一汽集团18年的干将身上;两年后,福田海外事业部的同仁们收到了他的告别信;2010年8月,董海洋再次加盟北汽任副总裁……他以让圈外人匪夷所思的速度,践行着自己的汽车职业历程,甚至让大众在瞠目结舌之际,感到匪夷所思。
真如彼时舆论所认为的那样“神秘”吗?现在,我们可以借用其微博上的只言片语,来解读他的选择了。
“如果百年之后为中国汽车写史,我相信李书福先生和吉利将是很重要的一笔。因为他和吉利为自主汽车的发展之路的探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个内蒙古汉子要表达的,正是对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焦虑和热情,而他想做的,则是创造中国人自己的汽车。
 
硬汉归来
在业内,董海洋以英文流利、深谙现代化管理思维而闻名,素有“中国艾柯卡”之称。他以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热情向艾柯卡致敬。“搞汽车需要铁血精神,在中国更是如此。”董在一篇纪念艾柯卡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从福田走出来,就意味着董海洋要给信仰一个交代。从汽车的“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是很多汽车人的梦想。彼时,相关报道称:“董海洋离开的消息,令福田整个海外事业部陷入到一种从未有过的伤感之中。” 这足见董的人格魅力。从北汽福田离职后,董甚至感慨:“生长在英雄辈出、卧虎藏龙的中国汽车界,真是幸事。”
“我继续在福田做5-8年,没有意义。”谈起当年出走福田,董海洋这样说。在福田的两年,“丰满”了他海外市场的经验。与其站在已有的成熟平台去享受一个品牌的荣耀,远没有将自己能力“输入”进一个新兴自主品牌那样,更有成就感。
外表温文尔雅的他,骨子里有着与众不同的执着,“给儿子讲一件让我骄傲的事情”也成为他的奋斗目标,如果将来儿子问起父亲的职业,“我可不能说干了一辈子汽车,为别人卖了一辈子汽车,却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一生中,哪怕我干了一个小品牌,告诉儿子,这是你的爸爸和同事们想破脑袋创造出来的。”
这是他的梦想。走过不惑之年的董海洋,不会再去合资或者外资企业做汽车了。当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向董海洋伸出橄榄枝的时候,两位对于中国自主品牌研发有着强烈热情的汽车人,自此握手。
硬汉归来,注定要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做点事儿。
北京市政府希望北汽集团能够开拓国外市场,北汽人也希望自己的汽车品牌卖到世界去。按照北汽集团的“十二五”规划,2015年将要达到400万辆的产能,新增的产能放在哪?“全放在北京,显然不现实。城市资源不足、交通拥堵等问题都是制约因素。”这是徐和谊的焦虑,他首先看到的,是东南亚的汽车市场。只是目前现状,日本车雄踞,韩国车也分得了一杯羹,由于他们有自己的金融体系提供汽车借贷、信用方面的支持,中国车要想走进去抢市场,难度不言而喻。
这样的压力,自然抛给了北汽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董海洋。而这还只是困难的一部分。全新的品牌,一切从零开始。在合资品牌和成熟自主品牌产品的双重挤压下,北汽的自主品牌产品何以对抗双重顽敌?渠道建设、网点布置以及推广策略,这都是负责营销的董海洋的难题。
“艰苦的日子一旦来临,除了做个深呼吸,咬紧牙关尽其所能外,实在也别无选择。”艾柯卡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曾这样写道,多年以后,当董海洋回忆起当下的这段日子,无疑也会用“艰苦”二字形容,现在他也只能是“咬紧牙关,别无选择”。
 
开始“攻坚战”
3月29日,北汽乘用车推出首个自主品牌——微客“威旺”,董海洋迎来了自己北汽自主生涯最为正式的一次亮相,开始出现在媒体采访的视线中。
北汽自主,首推微客而非轿车,尤其是在中国微客市场已经被新长安、五菱、东风小康等几家传统强势企业把持的背景下,这究竟是一张什么样的牌?
尽管从未主导过微客这类产品的市场营销,但于董海洋而言,这是一场“必须的”攻坚战。而北汽之所以首推微客,是源于国家“十二五”对“民生”的关注。“在全社会都强调民生、三农的时候,向农村转移是一个必然的战略”。董海洋说。
至于切入已经被垄断的微客市场,北汽到底有多大胜算,董说:“后来者能看出别人的优劣势,厚积薄发,建立别人没有的优势。”他认为,拥有先进工艺流程的全新株洲工厂、国际化的合作团队以及作为集团业务单元的定位,都是威旺品牌的优势所在。
业内同样有观点指出,虽然北汽没有赶上微车利好时代,但是作为后来者,威旺整合了市场上微客产品的优势,同时也弥补了其不足之处。像长轴发展趋势、产品轿车化、产品类别多样化等这些其他产品竞争的优势,都被其吸纳了进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其产品的竞争力。
除了吸收外来的优势,北汽把微型客车作为独立的业务单位来发展,还融合了北汽集团内部的各项资源:萨博的技术平台、奔驰和现代的轿车工艺流程以及人才。如董海洋所说:“我们是在举集团之力来做微车,未来5年,威旺要占据中国微车市场10%的份额。”
这是一个大目标。至少从目前来看,完成的难度相对较大,但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只是董海洋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2010年10月,作为北汽集团的首款自主品牌乘用车,交叉型乘用车BC306Z在北汽株洲基地正式下线。同样的战火硝烟,前狼后虎,尤其合资企业产品下探,纷纷推自主品牌,在董海洋看来很纠结,“这种典型的侧翼品牌策略(flanker brand)明显是冲着自主来的。”就像为保护主力品牌潘婷,宝洁公司推出了海飞丝和沙宣作为进攻低端品牌和保护主力品牌的策略。
纠结归纠结,董海洋需要做的是用销售数据说话。
在品牌建设上,他要做的不仅仅是唤醒中国人对自主品牌的自信心,从外国车铸成的丛林中走出来,打造北汽的自主品牌文化,也是摆在眼前最实际的问题;对于刚刚上市的微车来说,二三线市场尤其农村市场是微车的战略市场,当地经销商对于北汽自主的认知度低,渠道建设是一场硬仗;而针对汽车的换购市场,董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北汽数据库,在储备客户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一对一的精准营销,把自主品牌推到消费者的眼前,以高性价比为自主加分。
作为国内外市场有着丰富经验的营销一把手,面对这个全新的市场,还是感受到了形势紧急。

“人”的力量
威旺发布会现场,18家经销商经理整齐地站在主席台上,这是董海洋以真诚和执着打下的“第一梯队”。
从董海洋任职北汽的第二个月开始,他的日程表就排得满满的。招募微车经销商是这个阶段最难啃的骨头。由北汽邀请100家经销商来京参观考察之后,南京、杭州、青岛、顺德……董海洋在全国市场来回穿梭,品味做中国自主品牌的艰辛。最终结果,华南37家经销商,只有一家有意向同意签约。这样的艰辛,董说:“有很多圈里人同情我的压力。”不过,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中国自主要发展,他一个人的力量未免微薄。
开疆拓土,招兵买马,未来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
北汽太需要人才了。董事长徐和谊仿佛操着古代乐器唱着《短歌行》,求贤若渴之心路人皆知。董海洋在面对吉利、华泰伸出的橄榄枝的时候,还是选择了北汽,这个企业尊重人才的文化让他很舒服,而加入到这个燃烧着创业激情的队伍里面去,也符合他的性格。
履新北汽,他先要做的同样是整合团队,让团队有危机意识的培训首先提上日程。对于北汽的营销蓝图,董海洋心里有底。
在泛媒体时代,“汽车销售的硬道理是品质和价值。如果从源头上把握好产品的概念、目标定位、规划,定义好了,卖出去就是技术操作的问题了。”这样的观点得到了北汽的认可,董建言北汽,研发部门与销售部门要同心协力,共同把产品做好,销售车型的评定要销售部门来做把关。
“除了产品好,做好营销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渠道。”根据一汽丰田的经验,董坚持,企业与经销商应该有良好的关系,注重共赢,坚持长期稳定。举例来说,如果大众在中国的成功是依靠产品平台,那么丰田则是注重渠道建设。转移到北汽发展上来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说法虽然俗气,却很准确。
其实,北汽对于经销商的选择只有一个准则,那就是“人”,包括投资人与总经理。投资人是以投资还是投机的心态入市,是影响后期发展的重要标准。“我们的经销商一定要对北汽有信心,说白了就是把北汽当回事。”这也是董海洋的选择标准。
可惜,“拿北汽当事儿”的人,目前看来还并不太多,这让董海洋很是焦虑。做了多年营销,他认为:“营销本身是人与人之间的商品交换,商品只是介质,人还是主角。人与人之间是互利与共赢的关系,才是长久之谋。”而这也是中国自主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有了人才,才有其他实现的可能。
未来艰辛。董海洋明白未来在哪里,在他履新北汽不久,他在微博上写道:“有一个人问一位登山家为什么要去登山,这位登山家回答,因为山峰在那。”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