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1 > 2011年第5期

郁俊 踏上“理念”征程

作者:
时间:
2011-05-16 10:07:24

 3月25日,理念S1正式下线的前一天,广州刚刚落了些许细雨。第二天清早来到广本黄埔工厂,湿漉漉的厂区地面上,还留着被雨水洗刷过的痕迹。车间里,上百把椅子已经排列整齐,等待迎接来自来自广州的领导、嘉宾,和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媒体记者。
 
在提出合资自主这一新模式3年之后,理念终于告别了车展上的概念车,以完全量产化的面貌出现在众人面前。在理念S1下线仪式之上,身为广本副总的郁俊并未多言,身为活动主持人的他,大部分时间都是静静地站在主席台的一侧。从《汽车人》记者所在的角度看去,侧面的郁俊神态平静而笃定,背后的大屏幕上,“理念”两个大字光芒闪烁,这个组合充满了象征意味。
 
12年一个轮回。12年前,第六代雅阁伴随“世界同步”的称号,与广汽本田的名字一起传遍中国大地。彼时身为广本汽车销售部销售科科长的郁俊,或许没有想到12年后,自己不仅已身居广本副总经理高位,更亲手将全国第一款合资自主的车型推向前台。
 
“新基准国民车”
 
作为中国第一款量产的合资自主产品,理念S1的诞生有着众多与众不同的历史意义。一方面,这是中国车企从代工向自主走出的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另一条路径。另一方面,双品牌的运作模式,将不仅考验企业的设计制造能力,同时对企业营销、管理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得不承认,广本理念是一款极具话题性的产品。从3年前公布这一计划开始,就引发了中国车业关于合资自主究竟是真自主还是假自主的讨论。讨论虽没有结果,却可以看到日产和大众的快步跟进。如今理念S1正式下线,一切谜底都将揭晓。
 
关于合资自主是合资还是自主的问题,说到底还要从产品和技术上来研判。而在技术方面,广本从不讳言理念S1这款车的技术来自本田。但技术并非全部,如果单纯只是用日方的技术,套装一个自主设计的外壳,显然广本并不需要用3年的时间来完成产品的导入。
 
在以营销为主的郁俊眼里,理念S1作为一款以“新基准国民车”为目的开发的产品,首先要达到的一点,是最大程度的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这绝非一句空话,事实上理念S1为尽可能满足本土化的需要,做出的努力之大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想像。只是这些,并不能一眼被所有人察觉。
 
根据郁俊的介绍,在理念S1的整个开发过程中,中方的开发团队走访了全国各地的3000多个消费者,细致地听取他们对于一款入门轿车的期待,再根据这些实地采集的一手资料,汇总成为一张中国消费者期望车型的图表。在这张图表之中,品牌、品质和价格,都是消费者关注的内容。而想要达成“国民车”的标准,就要满足全部这些消费者的预期。
 
“品质同源”的难度
 
在品牌和品质方面,此时合资自主的优势凸显出来。“广汽本田拥有12年的积累,无论是品牌、制造技术、品质管理还是服务等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合资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技术,在这个基础上打造我们的产品。”
 
这些先天的优势是理念S1的成功之本。但作为一款经济车的开发,对本田来说,其经验也并不是很丰富。“在开发的过程当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要开发一款客户喜爱与信赖的产品,同时在价格方面让大家容易接受的产品真的是很不容易。”
 
郁俊的感触并非没有道理。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群雄混战阶段,特别是在低价位入门车型上,自主品牌在品质上的敏感度,明显低于对外观、内饰和价格等方面。理念S1想要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取得成功,价格因素是不能忽略的。
 
为了能够打响合资自主第一炮,广本早在理念S1下线之前,就已抛出了“价格比锋范低20%”的口号。而这一说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令人不禁怀疑,这是否意味着,理念S1在品质上也同比向下?
 
试车环节中,一个小细节被《汽车人》所关注。在车上有一个无盖设计储物格,看到此处不免让人感慨日系车对于成本的节约到了如斯地步。但在驾驶过程中,无论是急刹车还是高速过弯时,格子里的东西并不会跳出来。事后,丰田的技术人员解释,这并非一个“偷工减料的设计”,而是在市场调研中,消费者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拿取饮料盒、纸巾更方便。
 
事实上,目前广本的产品国产化率已经高达95%,绝大部分的供应商和零部件都是在国内采购。这些,都能有效地帮助广本控制成本。同时,本田50年的研发经验,为广本建立了良性的品质体系。“我们有很多选择方案,其中也有通用的部分,采用零部件的规模大了,成本就低了,而这部分利益会最后反映到用户身上。”为了实现“品质同源”,理念S1的开发是精打细算,却并非纯粹的“唯价格论”。
 
先走后跑的路径
 
一款雅阁,在市场上笑傲了10年而不倒,广汽本田以小搏大,在经营上的成功令人瞩目。但是在和以“保守”和“抠门”著称的日本车企打交道,初做自主,广本在技术和体系上并无根基可言。
 
中国的汽车产业,从不到100万辆发展到今天的1800万辆,其市场之大已被世界瞩目。但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唱主角的,是像广本一样的合资车企。发展快,赚钱多,没技术是人们对于合资车企的普遍看法。被人卡住脖子,要如何真的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摆在合资车企面前的这道难题,只有自主开发可解。
 
在中国汽车自主研发的道路上,既有像奇瑞、比亚迪这样的传统自主车企,也不乏上汽、北汽这样通过全盘收购国外品牌和技术,打造自主品牌的。前者根基不牢,很多情况下只是摸着石头过河,是一场成功与失败的对赌。后者所需资金巨大,且收购对象是否契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像上汽曾经对双龙的失败收购案例,也证明了这条道路并非坦途。而广汽本田,正在走出的是一条新的道路。
 
在理念S1的开发过程中,成立不过3年多的广汽本田研发公司团队,由中日双方人员组成的。这其中,来自日本的十几位“师父”,带领着中方部分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和一批刚刚毕业的新人,组成了大雁飞行一样的排阵。
 
“这样的开发不是日中开发,而是中日开发。什么意思?日中开发就是以日本的专家为主导,但是中日开发就是在开发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我们中方的工作人员。”采访过程中,广本强调的这一点,正是合资自主的关键价值核心。究竟,是谁在主导谁?
 
如今理念S1下线,3年的投入初见成功。广汽本田总经理姚一鸣认为,除了获得了一款拥有竞争力的车型之外,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建立和培养了我们自己的研发团队和研发体系。“如何把中国的汽车工业做强,我觉得就是要研发、制造、销售能够形成一体来为企业的发展而做贡献,这是一个企业灵魂。”如今的广汽本田,正在从单纯的汽车制造企业,升级为一个拥有自我灵魂的完整汽车企业。
 
双品牌运行的考验
 
虽然理念S1的下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但实际上广汽本田在合资部分的业务上也丝毫没有停顿。今年下半年,广本增城工厂将完成24万辆产能的建设,同时还将加大对本田车型的引进,用以改善广本目前产品线比较短的不足。而同时,广本的发动机工厂已经获得了国家批准,未来广本将摆脱由东风本田提供发动机的现状。
 
在渠道方面,理念S1将共用现在的广本的销售网络。这一方面解决了理念初期产品少、建网难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并网销售的理念是否会对广本的其他产品造成冲击?郁俊认为,想要避免冲击,而获得1+1大于2的效果。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于经销店的设计和管理。
 
目前,广本已经开始启动对全国4S店的改造,包括在店外塔牌打造出理念的标识,在展厅里面会建立理念品牌销售的专区。以期达到“为理念S1的用户提供超他们期待的服务,同时又和广本有所区别”的效果。
 
“就单一城市来说,他们对车辆的需求可能不如一二级市场大,但是城市的数量在全国占的数量远远超过一二级城市的数量,总额也会远远超过一二级市场的需求量,理念S1会进一步加大对三到五级市场的开拓。”
 
随着一线城市限车政策的纷纷出台,车企未来发展的空间将更多依托于二三线城市。而理念的出现,对于产品价格偏高的广本来说,就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帮助。会帮助广本在下一级市场的开拓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
 
“广本今后一直会坚持两条腿走路,一个是引进消化吸收从本田导入的技术与车型,来丰富我们的产品线。二是在强大的本田技术实力背景下,为我们的理念未来的发展,以及我们的研发公司提供一个技术支撑。”
 
对于合资车企来说,引进的车型如同是抱养的娃娃,合资自主虽是外来的姻缘,孩子却是自己的骨肉。如何协调好两个宝贝之间的关系,为两者都提供充分的空间,让其独自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和未来。这将是郁俊以及整个广汽本田团队的将要面临的全新考验。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