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1 > 2011年第5期

汽车涂鸦艺术报告

作者:
时间:
2011-05-15 16:25:51

汽车的外观无疑相当于车的衣服,既然不能忍受总穿同一件衣服,那为什么能够忍受车的外观数年如一日呢?况且,您的车不管原厂提供配色多么丰富,走在街上还是会频频撞衫。如果不想伤筋动骨地改装,那就试试汽车涂鸦吧。
“涂鸦”好像和艺术并不沾边,换成“汽车彩绘”是不是感觉好一点?如果画在亚麻布上是高雅艺术,画在汽车钢板上何尝不是?画师们既要懂绘画,也要懂喷漆工艺。既然追求艺术,千人一面、5元一张的贴纸就切忌往上招呼,彩绘可是大师小匠们的艺术作品。
 
“拉斐尔派”
作为学院经典的代表,讲究尊重古希腊的均衡、庄严、恢弘的审美原则。从两侧看,汽车并非对称。在这样的基底上均衡构图,难度显而易见。但真有高人,在A柱和C柱之间画了一幅溪边少女沐浴的图画,车身的自然流线充当溪水的线条。晨曦微晞,柔和的乳白色光影投在娴雅安静的脸上。多遍油漆和清漆的共同作用,使层次感和质感无与伦比,颇有经典名画《泉》的神韵。
秉承古希腊风格,少女的身躯被刻画得线条圆润丰满健康。后风挡上也画着低矮的灌木丛,高出前后机盖的座舱部分,被巧妙设计成岸边的岩石。车主为了美,付出代价不小。这种车开出去,容易让看见的人走神,真不知道这位仁兄如何取得交管部门的谅解。
在油画界,学院派的重要工作就是宗教题材的“圣像画”。被东正教大牧首视为“圣徒”的鲁勃廖夫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但还没有哪位斗胆把耶稣和圣母画在汽车上,所以,彩绘界的“鲁勃廖夫派”尚未诞生。看来经常玩出格的老外也有所不为。
当然,坐着驼鹿雪橇、肩负背囊的圣诞老人和长着一对肉翅的天使不在禁忌范围,就像我们很少把敦煌里的“飞天”看做神一样。有甚者在车体上画了七八个手持弓箭的厄洛斯(罗马人称“丘比特”)。
 
“莫奈派”
作为印象派的开山鼻祖,莫奈画作-的受欢迎的广泛程度甚至超过梵高。莫奈派对风光和动植物情有独钟(参考名画《狂风中的橡树》)。在白色车身上勾画白雪皑皑的北极风光,车顶上绚丽的极光闪烁,前中网被划分成几个部分,伪装成北极兔的巢穴入口;前机盖上趴着银狐,守洞待兔;而侧面车窗则被描绘成漂着冰块的海洋。但这一切景物并非照片一样的写实,该派最擅长描绘烈日下光影斑驳的情形。在近处看,只觉得堆叠的色彩块浓得化不开,如同“雪豹突击队”的迷彩服一样,只有撤出一定距离,才可欣赏。
类似的题材不少,夕阳西下,一只蝎子游弋在沙漠中,身后留下长长的痕迹;艳阳高照,一匹孤狼徘徊在旱季的东非草原……总之,都搞得跟《国家地理》封面似的。
莫奈派(或称印象派)虽然被拉斐尔派认为离经叛道,但和后面的几类比起来,已经循规蹈矩得如同神学院的修士。
 
HIP-HOP
嘻哈街头风格,来自美国的街头文化。涂鸦总是同街舞、刺青、街头篮球和大两号的服饰联系在一起,永远散发着纽约布鲁克林小巷里的味道。每天只有几美元生活费的赤脚男孩儿们,虽饱受大人们失业、犯罪和单亲家庭的困扰,但依然不妨碍他们在街头巷尾的墙上一展艺术才华。HIP-HOP风格的汽车涂鸦,同样带有非洲裔特有的韵律和令人头晕目眩的色彩。
不要以为黑人的涂鸦总是充满重金属风格的摩擦和喧闹感,这只是其中一种。与蓝调爵士乐一样,低调忧伤的抒情风格也出自黑人艺术家之手。
对前者而言,和非洲炽烈的阳光一样,这种彩绘往往极具色彩冲击力,甚至堆砌了一大堆颓废、暴力和重摇滚象征物。骷髅是常见的跑车涂鸦,但HIP-HOP风格的骷髅风格,则类似尼古拉斯·凯奇出演的一部影片《灵魂战车》里面驾驶哈雷的骷髅形象,烈焰蒸腾中,散发出邪恶和复仇的意味。相比之下,某些庸俗作品描画的骷髅头太缺乏性格,显然不够劲。
据说有的喷绘师只有在吸食致幻剂之后才能达到近乎癫狂的创作状态,以寻找感觉为借口,行为不可理喻甚至走向犯罪,是这种艺术难登大雅之堂的原因之一。
而蓝调风格的喷绘,难得一见。虽说绘画和音乐是相通的,但毕竟表现形式不同。安慰、纾解受苦的人、向上帝告解很难用绘画表现,弄不好又跑到传统宗教题材上去了。车身上画一个孤零零的老人形象,张大了嘴,举止扭曲的面庞象征痛苦,有点像著名的油画《呐喊》。而乖戾的背景线条向人物身后发散,直到被黑暗吞噬。
很难理解这一忧伤甚至惊悚的大作。不晓得开这种车会不会影响心情。
 
ACG
即动漫电玩派,拥趸众多,以日本的动漫影响力最强,几乎所有的动漫形象都有人愿意绘到车上去。《森林大帝》、《铁臂阿童木》是“70后”最早的动漫记忆,虽然年代久远,过世的手冢治虫仍被膜拜成“漫画之神”。在他身后,诹访道彦、鸟山明、宫崎俊也可称为大师。名侦探柯南、龙猫、金鱼公主、少女海吉、七龙珠、圣斗士……成年人都相信,童年记忆最值得缅怀。这些可爱的卡通形象重新陪伴我们的生活,是不错的想法。
这些印满ACG图案的车辆在日语中被称作“痛车”,汽车彩绘就像是纹了身一样,人在纹身时会感觉到痛,而经过“纹身”的车便是“痛车”;也有人说,日本政府对于印图案的车要征收附加税,让人肉痛(到底人痛还是车痛?)。不光可爱的小车可以痛,法拉利也有人痛,日本的有钱人也有ACG控。
宅文化发展到极致,就是营造这种孤芳自赏的“动”漫空间。与HIP-HOP的张扬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有兴趣试试的人不免心生疑惑,怎么没听说过汽车彩绘出现泰山北斗式的大师,甚至连叫得响一点的人物都没听过。这不足为奇,这种交叉的边缘行当宣传不够,还处于小众水平。更遗憾的是,汽车彩绘经常和改装服务搅合在一起,匠气或铜臭气多了一点。这也是它难以通向高雅艺术的重要原因。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