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1 > 2011年第4期

李书福的纠结

作者:
时间:
2011-04-13 17:41:31
 
 斯蒂芬·雅各布起身,帮李书福脱去上衣。2月25日,沃尔沃中国战略发布会场的一个小细节,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兴趣。前者是沃尔沃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后者是沃尔沃老板,下级帮助老板脱衣,本无可厚非,但放在李书福这个草根出身的民营企业家身上,再配上中国特有的官本位思想,就不那么简单了。
“老土”、“民族企业特性”、“暴发户心态”、“国际礼节”、“中国人牛了……”网友们七嘴八舌,李书福总能召来正反舆论的强烈曝光。
这仅仅是一个有意思的细节而已。老板,终究是老板,更何况是李书福。
该日,李书福和雅各布共同揭开了沃尔沃中国布局。上海为研发中心,生产地址选在成都和大庆。以上海为支点,向东北和西南发出的两条射线,宛若在中国大陆构架起一个等边三角形。但从性格来讲,李书福可不是一个求稳的人。
尊重沃尔沃管理层,尊重沃尔沃的发展取向,从收购之日起,李书福一直如此表态。中国战略发布会后,一切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投产前的斟酌和博弈。确定了2015年20万辆,占高档车市20%的中国市场目标后,李书福和沃尔沃团队直面的问题,就是如何国产化。
生产什么车型?3月10日, S60在深圳上市,沃尔沃延续着既定的路数,但现在就想知道成都和大庆会投产何种车型,还无以为考。这也恐怕是李书福纠结的问题之一,他比一般企业的董事长更爱考虑具体的问题。
此前,“两会”期间,李书福公开建议沃尔沃,要为中国市场开发像奔驰S级、宝马7系那样宽大的车型,不要老抱着“环保,安全那一套东西”,但瑞典方面反应一点都不积极。而公众开始轮番攻击李书福,认为是其糟蹋了沃尔沃,这也让发话尊重沃尔沃发展路径的李书福,在最近的日子里不再那么“多嘴”。
奥迪、奔驰、宝马在中国市场的经验,足以为沃尔沃提供一条不是捷径的捷径,那就是大胆、深度地本土化。比如,车型加长加大。对此,虽然沃尔沃S80此前就做了,但瑞典方面还是认为不够理性,认为中国消费者最终会回归。
其实,李书福的意思,也不过是希望沃尔沃更加本土化,而并非要作践沃尔沃。只可惜,他太过直接,在表达的艺术上,欠缺了很多,反而引发了误解。不过,他所坚持的应该不会改变,依然是如何“本土化”?此次沃尔沃中国战略发布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即“满足中国消费者喜好的产品,快速适应中国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这是很尊重中国市场的表态,但要真正落到实处,李书福肯定还是要多说话。
说实话,李书福应该是懂中国市场、懂高档车消费的汽车老总之一。他将沃尔沃的设计师叫到中国来,看故宫,看天坛,感受中国文化之需,让沃尔沃的设计尽量靠近中国需求元素。只是李书福的纠结,恐怕不在于一款车的设计和市场,沃尔沃是一个全球公司,但新老板是中国人,一个草根出身的民营企业家,这本身就是一个势必发生碰撞的矛盾体。
但这只是沃尔沃和中国市场融合的前奏。沃尔沃要在全球成功,中国是首当其冲发力的市场,李书福是有办法说服瑞典人的,尽管他发话不多干涉,但他是那么不管事的人吗?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