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0年:全球表现失色
在本田全球第一大市场美国,即使同样遭遇金融危机后续恢复缓慢的影响,但本田6.9%的增速不仅低于市场平均增速,也低于日系车企中的日产、马自达、斯巴鲁。
在欧洲,本田继2009年大幅下滑之后再次跌去23%,市场份额下滑到10年来最低的1.5%。个中原因,普遍认为是除了欧版雅阁和两厢思域外,本田几乎没有专门针对欧洲市场的本土化产品,甚至是连全球风靡的CR-V都在欧洲市场折戟而归。
更为关键的是,就在这一年,本田被日产取代,失去了“日本第二汽车企业”的称号。日本本土市场的表现,也被中国市场超越。
即使是在增长迅猛的中国市场,本田在华也远没了曾经的风光。尽管销量处于上升状态,但增速却是在华跨国汽车巨头中的最低水平,产能不足与过分谨慎的运作模式,是本田中国现状的两大主要因素。
二、本田汽车首席执行官伊东孝绅:修正本田
“本田近年来的确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并不是本田可以沾沾自喜的资本,现在本田汽车需要重新考虑如何研发出更好的产品和修正营销策略。”
“本田公司正在集结所有的技术力量对Insight的技术指标进行改进,争取下一代的Insight在燃油率上能赶超丰田普锐斯。”
“我们或许对本田的拳头产品雅阁、思域和CR-V太过自信了,应该更加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并努力使自己的价格更具优势,尤其是针对价格相对更具诱惑力的韩国现代汽车。”
“中国的合资企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合资并不是单独靠量领先,而是要推动企业真正本地化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自主研发的项目。”
三、2011年预测:全球格局维稳,中国与欧洲深耕本土化
从目前对董事会成员进行精简的计划来看,本田已经希望能加从管理层加快决策效率,而非过分谨慎,也非过分自信了。北美依然是本田的最大销量贡献地,研究近年在北美迅速增长的现代汽车,将是重头戏。而在欧洲与中国,本田需要将北美的成功经验复制,也即深度的本土化研发,而不是单纯导入原型车。尤其是在中国,作为先来者的本田,因为“保守”,已经落后于深谙中国消费者之心的大众与通用。不过,广汽本田3月底上市的合资自主理念S1,或许会给产品短缺的本田带来更多希望,也将给东风本田合资自主产品的推出带来经验样本。
图表:
本田汽车全球市场销量比例 单位: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