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1 > 2011年第4期

铃木:攀上高枝的松鼠

作者:
时间:
2011-03-30 14:43:11
 小巧而温顺的松鼠,其啃噬性却极强,只要能够剥开坚果的外壳,它就能享受到美味。铃木也是如此。作为“全球小型车之王”,铃木以小搏大,其成本控制力,更让全球车企难以“望其项背”。然而,松鼠的胆小习性,在铃木身上同样存在。铃木无论是品牌、产品还是资金,从可持续发展方面来讲都较为薄弱,加之过度保护自己,海外市场基本采用代工模式,导致其市场决策效率与抗风险能力不足。好在去年年底与大众结盟之后,攀上高枝的铃木,有望借大众之力,突破独立发展瓶颈。但于铃木而言,必须思考如何弥补海外弱势区域的短板,尤其是中国。如果仅靠日本与印度两大市场,是无法像松鼠的大尾巴那样,一直作为自己的“暖帘”。
一、2010年:未能实现300万辆规划
2010年,铃木全球254万辆的成绩相比2009年增量不算太多,但却将铃木从全球第9大汽车厂商的位置拉到了第10名,之前希望能在2010年实现全球300万辆销量的计划,未能达成。
日本与印度,铃木多年来的两大重要阵营。前者,以619.517辆的成绩,位居日本车企销量排行第4名,后者,虽近年遭遇通用、大众、现代的挤压,铃木仍占有该市场半壁江山。
北美,一直是铃木的伤痛。即使向美国投入首款中级轿车凯泽西,却因品牌知名度太低以及品质问题召回,未能改变弱势命运。2010年,铃木在美销量持续大跌37.99%至2.4万辆。
至于中国,铃木更是弱者,该身份在2010年更加严重。长安集团整合中航汽车业务之后,铃木两大合资伙伴长安铃木与昌河铃木,并入一个集团运作,但长安的强势与铃木的保守成为矛盾,同时受制于产品与品牌,被寄予重望的进口凯泽西,最终以降价败走,铃木中国管理层的频繁换帅,也只能是徒劳。
 
二、铃木株式会社社长铃木修:铃木下一步?
 
  •  “我们没有追赶也没有被追赶。听起来可能有些自以为是,但我们要以自己的步调前进。前进更加重要。”
  • “加速长安铃木的发展是双方共同的愿望,今后长安铃木不仅要扩大产能,更会加快销售网点的建设。”
收集铃木修在公开场合的言论比较困难,但是这个铃木汽车的掌舵者,在成本控制与自我模式上,有着独到之处,习惯了印度市场与日本市场的庇护,铃木的下一步究竟该如何走?“如果要挖井的话,从最容易出水的地方开始。”铃木修的这句话成全了铃木印度的辉煌,北美市场的开拓难度姑且不论,但中国这个“容易出水的地方”,为何未能成为铃木的第二个“印度”呢?
 
三、2011预测:“大众”提供加速度,中国仍旧是难题
 
日本与印度仍是主力市场,但攀上了大众的铃木,在资金、研发、产品力等方面,将获得大众支持,而不是独自支撑。与此同时,大众在欧洲、中国、南美等市场拥有较大优势,这将逐渐弥补铃木在这些市场的短板,同时提升品牌价值。不过,如何治疗中国“水土不服”的症状,铃木面对的,不仅是长安这样的强势伙伴,复杂的中国消费习惯,还有诸如经营理念、决策效率这些自身问题。短期内,尚难期待更多改变。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