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1 > 2011年第2期

存在与本源

作者:
时间:
2011-02-09 16:36:16

 信仰是人类战胜恐惧、正常地甚至勇敢地生活的依据源头,其中一些人选择了宗教信仰,宗教哲学就是要对宗教的本质进行说明和探索。宗教哲学不是神学,它并不针对具体的宗教问题,而是回答了究竟有没有神,什么是神,如果没有神,信仰宗教的人去信一个没有的东西是否明智等一系列有关宗教的基本问题。
何光沪研究员的《信仰质问》以基督教为线索,用不到100页的篇幅,试图说明人类宗教信仰的依据。但这本书并不是《上帝之城》、《天路历程》那样大部头的神学著作,也不是像康德那样在理性主义的旗帜下批判神的存在,更不会像宗教经典那样给人以心灵的安慰,而是用相当简练和通俗的语言,从宗教的起源、存在的源头、世界的因果关系、自由意志等方面告诉普通读者那一句“oh, my god!”后面的人类对自然、对社会甚至对宇宙的更多思考。
在《信仰之问》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宗教中“神”并不仅神通广大,救民于水火,而是当人类长期对时间长短、空间大小、终极因果百思不得其解而产生的一种无奈选择。“神”作为一种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的终极“存在”,设计了巧妙的世界,它是世界上惟一的不被推动者,站在时间和所有因果的尽头;也是惟一的绝对必然存在;更是绝对的真善美。因此,宗教信仰与迷信有着本质区别。无论敬拜上帝、佛陀还是真主,其实都是对世界本源的一种敬畏,而迷信则是利用世界上不同现象的关联为自己牟利;迷信是狂妄的,企图控制事物的进程,宗教是谦卑的,它旨在接受世界;迷信是功利的,它要用某种“神力”服务于人的利益,使圣洁者世俗化,宗教是道义的,它要使人的利益符合“神意”,使世俗者圣洁化。
以信仰“神”为核心的宗教只是众多信仰中的一种,当我们既相信“神”的存在,同时又接受“科学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时候,仍坚持“上帝爱我们”,由此也就产生了人类最可宝贵的“自由意志”——在摆脱自然规律或自我心中束缚之后,我们的选择最终取决于我们自己。而这种自由意志不仅被基督教和犹太教所提倡,而且被现代量子物理、伦理学、精神病学、神经病学所广泛接受。在此基础上,宗教就脱离了荒谬的迷信。
书中举例,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分子在最佳自然条件下形成需要10²³³亿年,而地球才存在10亿年之后就出现了生物,而且这10亿年的自然条件还远远不是“最佳”,归根到底这个世界太奇妙、太神奇了。
“如果没有上帝之假设,宇宙就会变得无法理解”, 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牛顿、爱因斯坦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定律,证明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妙和精致之后,却同时是虔诚的教徒?他们既然无法找到其背后的最终推动力,在百般迷茫之下只能选择了宗教作为最终解释,这并不能说明他们是非理性的,只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苏格拉底那句“我之所以智慧,是因为我知道自己很无知”不仅是世俗意义上的谦虚,而是揭示了我们真实的生存状态。在大多数西方科学家看来,“反偶然”和“上帝”两个词的意思完全一样,“上帝”不仅是普通人眼中的心灵慰藉品,而且也成为宇宙一切未知规律的抽象代名词。
至此,《信仰之问》回答了在我们这个科学昌明的时代,为什么宗教仍旧是大多数人类的共同精神支柱,全方位地介绍和澄清了宗教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这本书里,我们读到了历史上哲学家对一个又一个孩子气十足的问题的思考和解答,甚至很多问题到今天都没有答案,但这些问题的提出,本身就已经是对我们已经“熟知”而非“真知”的观念的颠覆,启示着我们对生活可以有另一个角度、另一个高度,因此也可以有另一种态度。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