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后的汽车将会是什么样子?人类将使用哪种类型的汽车?到2110年世界上是否还会有轿车?我们无法给出肯定的答案。
任何对未来进行的具体预测都是愚蠢的,但我们至少还敢于展望未来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后的汽车。但无论是20世纪初的火箭车还是如今的环保概念车,与其说人们在构想未来汽车,倒不如说始终追求更快捷、更方便、更经济、更环保。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我们有责任为后代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但在各种具象中的预测与概念无不更多地还是停留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变形金刚是机器人;蝙蝠侠的蝙蝠车只是多功能装甲车的民用型;会飞的汽车,不是汽车,只是小型飞机,科幻电影中的汽车更多地是对现有汽车技术的延伸。在这些有益的探索中,有的已经实现,有的还是天方夜谭。但其实,我们如果不将汽车仅仅作为汽车,而只是将作为交通工具的一种形式,也许就会扩大思路。
汽车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外形往往最为直观,未来汽车无疑将会向小型化发展,以便能够节省更多的空间。也许未来的汽车能够像折叠自行车一样,甚至放在特殊的胶囊中随身携带,城市中不再会出现一望无际的停车场,取而代之的则是写字楼寄存处中摆放的各式各样的装有汽车的背囊。随之而来的是汽车的容积也变得因地制宜,既可以作为容纳4个人的普通三厢车,也可以像一件外衣一样只装载驾驶者一个人,有充分的延展性,依靠化学属性,而不是机械伸缩。轮子作为汽车行进的主要形式届时也会消失,某种低空悬浮装置将不会对路面提出更多的要求,高能耗的越野车作为一种车型也许会在不久的将来消失。另外,用具有变形记忆功能材料制成的外壳,也许使车主再也不用为车辆刮擦而烦恼。这种基于材料科学的进步也许使我们在未来再也看不到老爷车的身影,因为所有的汽车一旦到达使用年限将会完全降解,形成零污染。但无论何时汽车作为一种基本的交通工具——驾驶者在驾驶室中进行驾驶应该是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基本形态不会改变。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使我们彻底抛弃笨拙的方向盘、刹车和离合器。古老的机械设计将成为一种少数人的业余爱好,汽车的机械传动和操作必将被某种更加便捷的操纵系统所代替,随着自动巡航和自动泊车系统的完善,真正完全意义上的人车互动应该不会遥远,未来汽车最终会兑现“自主机动性”这个响亮的承诺。随着信息传输技术的进步,卫星导航、车载娱乐、车主驾驶习惯设定等个性化服务将会被高度整合,汽车本身便是一个网络终端,从而使当今功能有限的掌上电脑相形见绌,我们将与我们的爱车融为一体。
追求零事故一直是汽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当依靠短距离刹车、高速反应气囊和结实的车身这些着眼于事故发生后的保护措施成为历史之后,我们更应该侧重于事故的预防,汽车作为一个网络终端将会与所在城市的主电脑相连接,行车路线会被自动安排,主机会对行驶在路上的每一台汽车进行有效、高速的操控,做到所有的汽车各行其道,高速汽车在高速道路行驶,按行驶时间收取更高费用,低速车道,免收费用,一旦汽车违章,将会被强制驶离主干道,违法超速驾驶将不再存在,酒后驾车将会被植入汽车的传感器迅速发现,届时汽车也将无法启动。
最后,在所有有关未来汽车的想像中,燃料问题是惟一可以准确预见的项目。如今几乎所有的传统能源都已经被开发,随着工业社会能源消耗的几何式增长,为了避免汽车社会的终结,无论未来汽车使用什么非矿物质作为燃料,都已经不是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创造和热情,更多的是人们在与时间赛跑,无论是电力、太阳能、氢气甚至核燃料,都要争取在能源枯竭之前完成对汽车和汽车社会的救赎。
也许未来的汽车将会面目全非,也许未来的汽车不再是环境的破坏者,也许交通事故将不会是人类致残的主要凶手,也许没有也许,甚至几十年后“汽车”这个名词只会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中,只能像赛马一样,成为一项古老的运动。尽管各种对汽车的奇思妙想可能让忙碌于现实的人们觉得遥不可及,但当卡尔本茨先生受到目光短浅者的嘲笑时,汽车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也许如今的幻想在若干年后可能就会在我们儿孙的车库中变为现实。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