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充满机会的世界,同样也是一个充满选择的世界,信息像云一样汇集在眼前,如何过滤并筛选出有效信息就成了困扰大家的难题。到底是什么在影响我们的抉择?宏观政策分析?经济走势预测?民意调查?抑或商业市场前景?上述任何一个影响我们选择的棱面,都必须得靠一种“神秘语言”来粉饰,来彰显——统计数据。的确,如今的统计数据已然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动指南。大到政府报告,小到民生话题;宏观如经济分析,细微至打折信息,统计数据就像幽灵无处不在。
曾几何时,统计数据是被人们拍手称道的理性武器,使得统计学成为一门显学,统计学家也成为令人尊敬的楷模。但现在的统计数据却俨然成为被政治家、商业家甚至一些学者利用的宣传道具、骗人招数,统计学逐渐褪去神圣的、高尚的外衣,步入蛮荒的、虚伪的境地。平均工资的统计数据总会让很多人认为那是虚高;大学生就业率的统计数据也总会让很多大学生高呼“被就业”。统计数据再也不是高傲的图表、数字、折线的组合,而成为令人唾弃的假正经。“事实往往在所见所闻之外。平均数、作用关系、趋势和图表总是与看上去的不一致。虽然经验告诉我们‘眼见为实’,但眼睛告诉我们的‘真相’或许隐瞒了部分事实,或许夸大了事实。”是的,这就是成天萦绕着我们的统计数据,如今已经成了事实的陷阱。
这本名为《统计数字会撒谎》的书,就是一本痛斥滥用统计数据,集幽默、非正式统计术语、生活常见案例于一体的统计学普及读本。在贬责滥用统计数据的同时,也在向人们传递应该如何识别数据真相,如何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假相的漏洞。因此,这本已经出版50多年的书被入选到英国作家利奥·高夫撰写的《25本投资经典:透视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投资名著》(金融时报出版社,1999年版),一是这本书面世的时间,二是被冠之以“时代最伟大”的头衔,就足以说明这本书的可读性。
作者达来尔·哈夫是一位具有深厚统计背景的新闻记者。在20世纪50年代,统计数据大行其道,美国各大媒体和宣传机构开始大肆滥用统计数据,并开始蒙蔽、误导、欺骗大众,哈夫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从报刊、杂志、书籍中,从美国统计学会一些统计学提供的真实案例中收集了大量案例,并在1954年写下了这本亦正亦谐的书。尽管是本通俗读物,尽管离出版时间已经那么久远,但因其实用性和幽默性,以及50多年的畅销历史,也使这本书跻身经典行列,一直畅销全世界。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本书是一本如何利用统计瞒天过海的入门读物。看上去,它很像骗子的行骗宝典……替这本书说句公道话:毕竟,骗子对于行骗的技巧早已胸有成竹,而诚实的人出于自卫也应该掌握它。”而在谎言盛行的社会里,我们需要它。
就像魔术师教授魔术般,哈夫用最简洁的五步法教会不懂统计的人去揭穿事实真相——(1)“谁说的”;(2)“如何知道的”;(3)“是否遗漏了什么”;(4)“是否偷换了概念”;(5)“资料是否有意义”。通过寻找这5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就能识破那些因为有偏的样本、精心挑选的平均数、故意遗漏的某些重要数据、有误差的样本、不匹配的资料、混淆的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以及不正确地使用资料而导致的传递信息不真实。
阅读统计学方面的书会令你昏昏欲睡,但这本书不会,在普及统计学方面知识的同时会让你开怀和捧腹。